往核桃寨的山嶺上,陽曉月和孔祥兵像兩只小小的梅花鹿匆匆地走著。他們是石林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家都住在核桃寨,每天上學和放學都結(jié)伴走這條道。
核桃寨是一個苗族村寨,產(chǎn)核桃,所以叫核桃寨。二十多戶人家全是苗族,散居在一座叫馬擺大山的山腰。
從核桃寨到石林小學約有六千米山路,其間,要翻過兩座山,經(jīng)過一個彝族寨子,一塊田壩,才能到達學校。學校不大,才百十來號人,卻是方圓十里唯一的村校,周圍幾個寨子的孩子都在這個學校上學。
走到半路,孔祥兵對陽曉月說:“我先走了哈!”話剛說完,就像山林中的兔子一樣,飛快地往家里跑去。
陽曉月在他身后喊:“你走那么快干嗎?”
“我要趕快回家去,跟奶奶講在學校吃飯的事!”
孔祥兵上氣不接下氣跑到家里。
奶奶正在剁豬草,母豬在豬圈里不停地叫喚。弟弟小米渣在院壩里玩石子。
“奶奶,有……有……好事!”孔祥兵喘著粗氣喊。
奶奶抬頭望著他,“看你滿頭大汗的,有哪樣好事?”
“從明天起,中午在學校吃飯!”他一邊用手擦額頭上的汗,一邊說。
奶奶沒太聽清楚,問道:“你說哪樣?中午在學校吃飯?”
孔祥兵放大了聲音:“是的,營養(yǎng)午餐,這個學期才開始的!以后,學校里全部學生,中午都在學校吃飯,大米飯,還有肉!”
奶奶打心里不相信這是真的,心想,全部學生都在學校吃飯,百十號人,這要好多米和油啊,要擺多大的場面,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她活了六十多歲,從來沒聽說過有這樣的事。
“我們老師已經(jīng)通知了,從明天起,我們要帶吃飯的碗筷,中午就在學校吃飯?!?/p>
奶奶繼續(xù)剁她的豬草。
孔祥兵看奶奶還是不相信,很認真很認真地對奶奶說:“千真萬確的!下午放學的時候,我親眼看到,用車運來了十多袋珍珠米,還有豆芽、豆腐、洋芋,還有幾大塊肉,就等明天做飯吃了?!?/p>
弟弟小米渣一聽到哥哥說有肉吃,忙不迭跑進屋里,“我也要吃肉!”
孔祥兵白了小米渣一眼,“去去,你都還沒有讀書,吃個屁!”
“我要吃,就要吃!”小米渣扯著孔祥兵的衣角嚷著。
奶奶看到小米渣要急哭了,忙說:“別鬧了,是不是老師跟你們說著玩的?先不說這個了,餓了吧?快去吃飯吧!”
孔祥兵是早上六點半吃的飯,到現(xiàn)在都快十二個小時了,確實很餓了。他覺得沒有必要和奶奶爭辯,反正這已經(jīng)是事實了。
他快步跨進伙房,從碗柜里端出酸菜豆湯,和著辣椒水,呼呼地吃了一碗,把碗筷放下用手擦了一下嘴,來到水缸邊,舀了一大瓢水,咕咕地喝下去,嗆得直咳嗽。
要是在往日,孔祥兵一定會吃上三大碗。可是今天,他才吃了一碗就不想吃了。
奶奶見他這么快就吃完了,問道:“小兵,這么快就吃完了,吃飽了沒有?”
“天天都是酸菜豆湯、辣椒水、苞谷飯,不想吃了!留著肚子明天吃大米飯和肉?!?/p>
“我的小祖宗,你說啥子話?要遭雷打的!你是不是想吃肉想瘋了?盡說些瞎話!有酸菜豆湯已經(jīng)不錯了,像我們小時候,能吃飽肚皮就算是菩薩保佑了。”奶奶不滿地說。
孔祥兵在心里嘀咕,你說的那是哪個年代的事了,現(xiàn)在都二十一世紀了。
晚上,孔祥兵和弟弟睡在一張床上。
弟弟早已睡著了??紫楸粗艿?,心想:“小孩就是小孩,一天到晚就只知道玩,一點追求都沒有。”但到底什么是追求,他也說不清楚。反正明天就可以在學校吃飯了,而且是大米飯和肉,他覺得這就是自己目前的追求。
一晚上,孔祥兵翻來覆去睡不著,口水止不住冒出來。
他想,自己好久都沒有吃上一頓好吃的了。以前過年的時候,媽媽總會做很多好吃的東西,有自己最喜歡吃的紅燒肉、麻辣豆腐、魚,還有油渣、豆腐皮……滿滿的一桌菜,自己和弟弟兩只小饞貓,肚皮吃得鼓鼓的。
小貓在旁邊喵喵地叫喚,孔祥兵越聽越煩躁,越想睡著越睡不著,折騰了不知道多久,才發(fā)出輕輕的鼾聲。
第二天清晨,孔祥兵早飯也沒吃,帶了家里平時裝酸菜用的大鋼缽,早早地去了學校。心想,這鋼缽裝得多,中午可以好好吃一頓了。
以前,每天早上六點半,他就早早地起床自己熱飯吃。因為家離學校遠,來回要兩個多小時,中午不能回家吃飯,要等到下午放學才能回家吃飯。所以早上必須把肚子填得飽飽的。
孔祥兵到學校的時候,只有幾個家離學校近的學生比他先到了。他徑直走到食堂,見一個人在生火,是學校隔壁的王大嬸。熊熊的火苗把王大嬸的臉映得通紅,像一個紅紅的蘋果。另外一個是三年級班主任吳老師的妻子,穿著白色的大褂,戴著白色的帽子,就像電視里的廚師一樣。她正在用一個大大的盆淘米,白白的大米像一顆顆珍珠。孔祥兵心想,難怪口袋上寫著“珍珠米”呢。
想著一放學就可以吃到大米飯和肉了,他使勁咽下嘴里冒出來的口水。
第一節(jié)課下課的時候,有人已經(jīng)拿出裝飯的餐具,敲出叮叮當當?shù)捻懧?。教室里沸騰了,大家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中午的營養(yǎng)午餐。
突然,一個學生盯著孔祥兵手里的鋼缽,“你們快來看,孔祥兵帶了一個大鋼缽!”
大家都把目光一下子聚集在孔祥兵手里的大鋼缽上。有個女生問:“你拿的這個是家里煮菜用的吧?這么大的鋼缽,裝滿了,你能吃得完?”
孔祥兵的臉一下子紅起來,吞吞吐吐地說:“哪個說我吃不完,待會兒我吃給你們看!”
“呵呵,真是大肚皮!”
同學們哈哈笑起來。
上午的三節(jié)課,孔祥兵的腦子里一直想著被嘲笑的事情,老師講的內(nèi)容一點都沒有聽進去。
終于到了吃午餐的時候。班主任阮素素老師也很興奮,她站在講臺上,高興地說:“同學們,安靜,安靜,安靜!從今天起,以后大家都可以在學校里吃飯了。營養(yǎng)午餐是國家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后的又一項民生工程,是為了改善農(nóng)村義務教育學生的營養(yǎng)狀況,提高農(nóng)村義務教育學生的健康水平,加快農(nóng)村教育發(fā)展和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今天是我們的第一頓營養(yǎng)午餐,大家能吃多少就吃多少?!?/p>
阮素素老師是到石林小學來支教的老師,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大家平時都叫她“素素老師”。
“老師,能添不?”有學生問。
“可以添,不限量,但不能浪費,以后學校食堂就按這個量做?!?/p>
素素老師又補充說:“大家千萬不要撐著哦!”
同學們興奮異常,早已按捺不住了。
按照素素老師的安排,班長陽曉月協(xié)助她分飯。
素素老師和陽曉月把從食堂里端來的一桶飯和幾盆菜,齊刷刷地擺放在一張課桌上。
孔祥兵站在課桌旁,不時踮起腳,張著嘴往菜盆那邊看。終于看清楚了,一共有四樣菜:亮晶晶的紅燒肉、青辣椒燴白豆腐、炒洋芋,還有肉末酸菜湯,樣樣都是他最喜歡吃的。
素素老師負責盛飯,陽曉月負責盛菜,同學們依次去打飯,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吃。
終于輪到孔祥兵,他端著大鋼缽對陽曉月說:“曉月,紅燒肉多來點,多來點!”
“看你那樣子,像是剛從牢里放出來的一樣!”曉月給他舀了一大勺紅燒肉。
“慢慢吃,不夠再來添?!彼厮乩蠋熢谂赃呎f。
校長到班上來看大家的時候,孔祥兵已經(jīng)狼吞虎咽吃第三缽了。校長問:“同學們,今天的飯菜香不香?”
孔祥兵往嘴里送了一大口飯菜——臉上還沾著幾粒飯粒,跟著全班同學齊聲答道:“香——”
放學路上,孔祥兵不時用舌頭舔著嘴巴,好像上面還留著油水一樣。他摸了摸自己的肚皮,肚皮還是鼓鼓的。要是在以前,肚皮早就像一個泄了氣的氣球了,還會不時地咕咕叫。
“今天的營養(yǎng)午餐真香!”孔祥兵說。
陽曉月回頭不屑地看了他一眼,“真替我們苗家人丟臉,帶了一個大鋼缽,居然吃了三大鋼缽。你曉得其他人是咋個說你的嗎?”
“咋個說?”
“說你上輩子是一個餓死鬼!”
“誰說的,我找他去!”
“哪個說的你不要管。營養(yǎng)午餐是香,可你也太能吃了,像是八輩子沒吃飯了似的?!?/p>
“其實,最后的一缽,我是硬加的。除了過年,好久沒有吃到這么香的飯菜了?!笨紫楸缓靡馑嫉卣f。
“真丟人,除了吃,你就不能把成績搞好一點嗎?”
晚上,奶奶叫孔祥兵吃飯。
孔祥兵像一個軟橘子,癱坐在板凳上,有氣無力地說:“不想吃,還飽著呢!”
從學?;氐郊遥呀?jīng)上了三趟廁所。
弟弟小米渣在旁邊看著孔祥兵,一邊拍手一邊說:“哥哥生病了,哥哥生病了!”
小米渣這一說,引起了奶奶的注意。她急忙來到孔祥兵的身邊,用手在他的額頭上試了試,“沒發(fā)燒呀,你們的營養(yǎng)午餐都吃了些啥子,是不是吃到了哪樣不干凈的東西?”
孔祥兵心里其實清楚,自己是吃多了,拉肚子了。但他怕說出來奶奶也笑話他。
“我也不曉得是怎么回事?!笨紫楸檬治嬷瞧?,又去了一趟廁所。
奶奶所說的“不干凈”,是指遇到什么邪氣了。以前,每次孔祥兵和弟弟小米渣莫名其妙地肚子疼或者頭暈,奶奶都要為他們“驅(qū)邪”。
這次也一樣。
奶奶拿來一個碗和三根筷子,準備給孔祥兵立筷子請“鬼”。
她先將三根筷子打濕,然后將三根筷子合在一起,把筷子大頭的一端向下立在碗底,用手小心地扶著筷子的頂端,口中小聲地念道:“如果我的孫子小兵得罪了哪個,害他肚子疼,就請你站穩(wěn)。沒有飯吃,我給你潑水飯;沒有錢用,我給你燒紙錢?!?/p>
念完一遍,筷子不肯站穩(wěn),奶奶又念第二遍:“如果我的孫子小兵得罪了哪個,害他肚子疼,就請你站穩(wěn)。沒有飯吃,我給你潑水飯;沒有錢用,我給你燒紙錢?!?/p>
筷子還是不肯站穩(wěn)。
奶奶又重復念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
筷子仍然沒有站穩(wěn)。
“看來不是遇到不干凈的了!”奶奶有點疑惑地說。
孔祥兵抬頭看看奶奶,“奶奶,你就別在那里費勁了,是學校里的菜太好吃了,我吃多了,拉肚子了!”
“我的小祖宗,好吃也不能吃得太多呀!你們都吃了哪樣?”奶奶問孔祥兵。
弟弟小米渣也在旁邊催:“快說,快說,你們吃的哪樣?”
“白白的大米飯,紅燒肉、青辣椒燴白豆腐、炒洋芋,還有肉末酸菜湯。嗯,說了也是白說,反正你也得不著吃!”
“現(xiàn)在這個社會好啊,讀書不要錢,還有飯吃。哪像我們那個年代,只有男娃娃能讀書,女娃娃都沒讀書的命!”奶奶自言自語地說。
小米渣一邊聽著,口水不停地冒,“哥哥,明天帶我去,我要吃,我要吃!”
“去去去,不要煩我,等你上學了,就可以吃了?!?/p>
第二天的第一節(jié)課是語文課,素素老師在朗誦一篇新課文。
突然,素素老師停了下來,因為她發(fā)現(xiàn)窗口有一個小腦袋在那里晃動。
看到素素老師往窗口看,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往窗口那邊看。
那個小腦袋迅速縮了下去。
坐在窗口的學生站起來,往窗外瞧了一下,說:“老師,那是孔祥兵的弟弟,小米渣!”
孔祥兵一聽是弟弟小米渣,臉立刻紅起來,心“怦怦”直跳,心想,小米渣咋個會跑到學校來了?
素素老師望向孔祥兵,說:“孔祥兵,走,我們?nèi)タ纯词遣皇悄愕牡艿??!?/p>
孔祥兵忐忑不安地和素素老師走出教室門,繞過教學樓,來到教室的后窗外。
遠遠的,孔祥兵就已經(jīng)確定,那就是自己的弟弟小米渣,小小的身子蜷縮在窗子下面。
看到孔祥兵和素素老師向自己走來,小米渣一臉害怕的樣子。
素素老師來到小米渣的身旁,蹲下身子,親切地問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能不能告訴老師呀?”
小米渣更加害怕和緊張。
“你啞了?老師問你呢!”孔祥兵在旁邊吼道。
素素老師輕輕地撫摸著小米渣的頭,“不要怕,告訴老師,你叫什么名字,來找你哥哥有什么事?”
“我叫小米渣?!毙∶自忧拥卣f。
素素老師把小米渣牽起來,問孔祥兵:“你弟弟怎么一個人跑到學校來了?”
“他昨天聽說我們學校吃營養(yǎng)午餐,今天早上吵著要跟我來,我不讓,沒想到他悄悄跟來了!”孔祥兵的臉更加發(fā)燙。
“哦,原來是這樣。沒事,一會兒我們吃飯的時候,給他盛一份就是了?!彼厮乩蠋熣f。
素素老師把小米渣牽進教室,讓他和孔祥兵坐在一起。
素素老師繼續(xù)朗誦課文。
小米渣四處打量著教室里的一切,又好奇,又有些緊張。
孔祥兵看著弟弟小米渣,心想:“昨天自己帶了一個大鋼缽已經(jīng)被人嘲笑了,今天你又跑到學校來,更讓我丟人,等回到家,看我怎么收拾你。”
吃飯的時間到了。大家打好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高高興興地吃著。素素老師從學校食堂給小米渣找來餐具,盛了一份,讓他挨著孔祥兵一起吃。
這時,小米渣已經(jīng)不再害怕了,大口大口地把飯菜往嘴里送,一臉開心的樣子。
素素老師來到小米渣的旁邊,問:“好吃嗎?”
“好吃!”
“好吃就多吃點。不過,以后不要偷偷跑到學校來了,路上不安全。等下個學期上一年級了,天天都可以在學校吃飯了!”
小米渣點著頭,高興地說:“嗯!”
看到小米渣可愛的樣子,一些學生圍過來,逗他說話。
“你幾歲了?”
“六歲了?!?/p>
“你家住在哪里?”
“核桃寨。”
“你爸爸叫什么名字?”
“孔仁平?!?/p>
“媽媽呢?”
“熊書春?!?/p>
“那他們在哪里?”
“爸爸打工去了,媽媽不要我們了?!?/p>
“什么?媽媽不要你們了?”
“我奶奶說,我媽媽和爸爸去打工,我媽媽嫌我們這里窮,就不肯再回來了!”
“哈哈,那你就是沒媽的娃娃了?!币粋€男孩笑起來,其他孩子也一起哄笑起來。
他們的對話正好讓在教室后面玩的孔祥兵聽到了,心中突然躥起一團火。
他快步走到那個男孩的面前,“你說哪個是沒媽的娃兒?你再說一遍!”
“是你弟弟說的,說你媽媽不要你們了!”
孔祥兵氣憤到了極點,用手狠狠地指著那個同學,“你……你……你才沒媽!”
那男孩一聽孔祥兵罵自己,也不示弱,馬上給孔祥兵胸口一拳頭。立刻,兩個人扭打在一起。
其他人急忙趕來勸架,把他們分開。
陽曉月站在兩人中間,警告道:“你們再打,我馬上去告訴素素老師!”
有了陽曉月的警告,兩人雖然還是憤憤不平,但總算不再大打出手了。
孔祥兵猛地從課桌上拿起自己的書包,對陽曉月說:“曉月,下午幫我向老師請個假,我送我弟弟回家!”
說著,使勁地拉上小米渣,匆匆奔出教室。
剛出學校門,孔祥兵就狠狠地揪住小米渣的右耳,“你這個大憨包,哪樣都往外說!我叫你說,我叫你說!”
小米渣用手使勁地護住耳朵,帶著哭腔喊:“我不敢了,我不敢了!”
一路上,孔祥兵拿小米渣出氣。媽媽不肯回家的事情,孔祥兵最不想讓人知道。現(xiàn)在好了,全班的人都知道了。孔祥兵想著想著,又給小米渣的頭上一巴掌,“都怪你!”
“可是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免費的營養(yǎng)午餐吃啦,不會再挨餓了,媽媽知道應該就會回來了吧?”小米渣躲到一邊,淚水未干的眼睛里閃出一絲希望。
“對啊,你說的沒錯!”孔祥兵高興得又一巴掌重重拍在小米渣的肩膀上,兄弟倆開心地笑了起來。
發(fā)稿/莊眉舒
文學背后
寫這篇小說的初衷,還得從自己的經(jīng)歷說起。師范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偏遠的山區(qū)小學教書。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有一件事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因為很多孩子的家離學校都很遠,中午放學的時候,有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沒有回家吃飯,要等到下午放學后才回去。試想,從早上六七點吃一頓飯,直到下午四五點才能吃上飯,這樣的求學之路,豈止用“艱辛”來形容。
所幸的是,2012年,經(jīng)過一些志愿者和媒體的努力,山區(qū)學生的營養(yǎng)狀況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于是,一場以“農(nóng)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yǎng)改善”的攻堅戰(zhàn)隆重打響,實現(xiàn)了農(nóng)村學生“人人吃午餐”的目標。
作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我希望這篇文章,既客觀反映山區(qū)孩子的艱難和辛酸,又真實地展現(xiàn)他們成長路上的光明和希望。并且真誠地期盼,國家政策、社會關(guān)愛和家庭溫暖的陽光,永遠地籠罩在孩子們的身上。侯澤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