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越
“您要米飯還是面條?”這大概是空姐們最常說的一句話。2014年5月出版的《科學》雜志刊登了一篇論文,極大地擴展了這句話的外延。文章的主要結論是:吃米的人偏好集體主義,善于從整體角度思考問題;吃面的人則正相反,崇尚個人主義,善于分析細節(jié),重視個案。
且慢!這個差異不就是通常所說的東西方文化差異嗎?心理學界很早就有這個說法,認為歐洲和北美人崇尚自由、宣揚個性解放,東亞人都是聽話的乖孩子,集體意識強,甚至還有人把這種差異看成是民主制度和現代科學為什么誕生在西方的重要原因。
看來差異確實是存在的。問題在于,難道這種差異竟然是由飲食習慣造成的?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結論到底是如何得出來的。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系的托馬斯·塔爾海姆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正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由來。此前關于這個問題的解釋大致可以概括為“現代化假說”和“病原體假說”,前者認為當一個社會的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越來越高、個人財富積累得越來越多時,就會導致其成員越來越重視分析性思維,越來越鼓勵個性發(fā)展;后者則相信傳染病高發(fā)地區(qū)的居民為了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會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整個社會變得越來越排外,越來越強調集體主義。和寒冷的歐洲比,東亞地區(qū)氣候較為炎熱,人口密度也更大,導致這一地區(qū)的傳染病非常多,最終培養(yǎng)出了東亞人獨特的性格。
隨著時間推移,前一種理論越來越不吃香了。比如,日本和韓國都已進入了發(fā)達國家的行列,中國也在迎頭趕上,但這些地區(qū)的人民仍然表現出強烈的集體主義傾向。這說明社會發(fā)展水平和性格差異之間的相關性很小,不足以解釋造成歐亞兩種文化之間差別的原因。
后一種理論也有自己的問題。已知傳染病和氣候密切相關,有沒有可能是東亞地區(qū)的氣候,而不是傳染病導致了兩者的差異呢?塔爾海姆教授認為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他相信熱帶地區(qū)的人不但傳染病多,而且也都喜歡種水稻。水稻屬于勞動密集型農作物,需要很多人合力修建灌溉系統(tǒng),相互商量著分配水資源,所以稻農們必須學會相互合作,避免沖突。相比之下,小麥雖然單產比水稻低,但種小麥基本上無須灌溉,所需勞動力也較少,麥農不需要和他人合作就可以自給自足了。
眾所周知,東亞人一直以大米為主食,歐洲人則更喜歡吃面食。塔爾海姆認為,雙方農業(yè)生產方式的不同才是造成歐亞兩種文化差異的真正原因。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塔爾海姆一直在尋找合適的研究對象,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經過一番尋找,他發(fā)現中國最合適。中國以長江為界,江北氣候偏冷偏干旱,和歐洲一樣適宜種小麥;江南則以水稻為主,和大部分東亞國家一致。但中國早就統(tǒng)一了,無論是江南還是江北,人種和語言文化都是類似的,只是農作物不同,如果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思維方式上存在差異,就可以排除文化或者種族的影響了。
于是,在中方研究人員的幫助下,塔爾海姆教授從6座中國城市中招募到了1162名志愿者,先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測驗他們的思維偏好,再統(tǒng)計他們到底是吃米長大的還是吃面長大的。當他把兩組數據擺到一起統(tǒng)計分析時,發(fā)現兩者確有關聯,吃米長大的中國人更符合傳統(tǒng)東亞人的思維模式。
那么,如果原來種水稻的人停止種地,這個差異是否還會存在呢?這就是塔爾海姆教授的下一個研究計劃試圖探究的問題。
(選自《三聯生活周刊》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