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秦
大家也許還記得,2008年10月12日人民大會堂,李政道博士為紀念望遠鏡發(fā)明五百周年所做的“以天之語,解物之道”的精彩演講;當時坐在臺下第一排的學者中,遠遠看到有一位相貌俠義且精神飽滿之人,聽旁邊同學的介紹,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院士。在大學的時候,聽說北師大的地理系有位大牛,專長于定量遙感方向,是Li-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在國內(nèi)外的遙感界都享有盛譽,那時起就非常期待以后能有機會見到這個人。
李小文院士,1968畢業(yè)于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5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巴巴拉分校獲地理學碩士、博士以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現(xiàn)任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院名譽院長,中科院遙感所所長。目前,還是“973”項目“地球表面時空多變要素的定量遙感理論及應用”的首席科學家。在科學網(wǎng)上李老師的博客建立近兩年訪問人數(shù)已經(jīng)突破78萬。擁有這么多聲名和朋友的大院士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
很幸運,在中科院夏季學期課程的選課表中,李小文的名字寫在了“定量遙感進展系列講座”主講人的第一個。懷著激動的心情,在一個普通的教室里,我有了這次機會,第一次近距離目睹李老師的風采。
博學黃老邪
6月8日,是夏季學期開課的第一天,玉泉校區(qū)階二3教室一早迎來了李小文老師。北京夏天難得一見的大雨也來湊熱鬧,可能是地滑沒走穩(wěn),李老師在趕來的路上崴了腳,被助手攙扶著走上講臺。本來身骨不算高大的他顯得更加瘦小,但在之后的講座中,李老師眉宇間的神氣、話語間有勁的手勢,讓同學們也隨之精神煥發(fā)。
專業(yè)功底深厚、博學多才、幽默,這一組詞匯描述李院士非常符合。他的個人魅力很強,能夠感染年輕人,使人得到激勵。他和其他科學家一樣,專業(yè)強硬但堅持努力加強文學藝術方面的修養(yǎng)??茖W與藝術是相通的,在最高的層次上二者總歸會被融合。在提到遙感的病態(tài)反演時,李老師舉了非常有趣的例子。定量遙感的反演,好比我們的古文和白文,在演化中總會缺失些原來的意思或者又賦予其新的含義。比如這么一句:系我后,后來其蘇。后在白文中一般是指帝王的妻子,而在古文中稱作帝王。古文中的解釋隨著在歷史中漫步,意思逐漸被后人所遺忘、曲解,要想找到最初的本義,我們需要參考更多的書籍。這如同我們遙感的反演,從已經(jīng)變形、變性的圖像或數(shù)據(jù)中找回最初的物理量,需要大量的先驗知識和方法手段進行輔助。這樣新穎的比喻使在座的很多同學都暗暗感慨李老師的古文功底與聯(lián)想能力。他稱自己為“黃老邪”。
大俠與小球
在講到遙感反演,其實也是一種數(shù)據(jù)挖掘時,李老師又舉了一個經(jīng)典的題目:12只小球,外形一樣,只有一只小球輕重與其他不同,請用天平測量三次,找到它并確定其輕重。這道數(shù)學題目在很多課堂上被老師們出過,但在遙感課上還是第一次。李老師把它定義為數(shù)據(jù)挖掘的題目,鑒別和定性是遙感反演的目的,在這一點上兩者是相通的。其實很多的數(shù)學物理方法在地學方向的應用才最后形成了地理信息系統(tǒng)與遙感方向,科學的內(nèi)涵和外延都是無止境的,但對追根求源的一些方法卻是相通的。
做客“桃花島”
寫李老師,不能不說他的“桃花島”。以“黃老邪”自稱的他,將科學網(wǎng)上的博客“經(jīng)營”得非常紅火。446篇日記篇篇都有成百上千的瀏覽者以及留言,六類欄目的競相開放,足以看出李老師是一個熱愛生活和科學的人。
歷史雜談中《屈原沉江:一根筋還是自責》,客氣的言語間不乏犀利的辯駁。
怪哉蟲兒中《我教大女兒“斯匹德夫定律”》,幽默詼諧、幸福自得的生活狀態(tài)躍然紙上。
課件科普中《水土光、人生氣—遙感科學的定位》,新想法、新思路的創(chuàng)意非常值得年輕人學習。
生活點滴中《韓國端午申遺的重要一步》,“黃老邪”“邪”的一面淋漓盡致,反諷與嘲笑中盡顯愛國本色。
海外來鴻與科網(wǎng)外傳中《我有一個夢》,李老師與大家一同分享學生們的成績,同時也非常關心青年人的科研工作。
希望科院的朋友們都能夠關注科學網(wǎng)以及李小文的博客。
2009年6月10日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記者團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