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娟
遠遠望著重重疊疊的山,朦朦朧朧的白,蔥蔥郁郁的綠,樹林里的葉子在風中優(yōu)美地翻動,風便從森林那邊的世界濾了過來,飄著遠方一灣清泓的清凈。
讀完了老師的文章,我便覺得生活倒像是一座深山,讓人看不透摸不透猜不透,只是這座山又有太多的動人之處,太多令人不得不駐足留戀的美景,而每一處都需要我們留心。正如這篇文章的文字一般,細膩動人,每一句都是生活。墻角的一朵小花綻放,人們腳步匆匆并未發(fā)現,林老師卻提醒我們做一個有心人,認真地生活,仔細地觀察。林老師常常在隨筆或者作文分享分析課上講到“寫作中要有個‘我”,也告訴我們寫作要做到接地氣,要貼近身邊的人事物。在我看來,這篇文章正是他為我們做的好榜樣。文章中并沒有大篇幅的故作高深綺麗華彩的詞句,只是最真實的所見所聞還有最動人的回憶。留心觀察生活,生活就會為我們提供許許多多的生動素材,也正是因為老師做到了這一點,才使這篇文章更加動人。每一個口語化的字眼,更顯得親近,更令我感動,字里行間蕩著溫暖的質感,寒冬的暖陽就這么照在了我們身上。
而文章中的賣菜老人,我們又何嘗不曾見過,也許某一個清晨,你起早上學上班都會遇到這樣的老人,他們不正是大千社會的一個縮影嗎?林老師向我們描述了兩位賣菜老人,他們樣貌不同,穿著不同,境遇也許也不同??伤麄兌荚跒榱松畋疾ǎu菜卻依然賣出了活著的尊嚴。而他也動用了自己的生活,回憶了自己的過去,表達了他對自己父母的一份愛和敬意。
大山也會遇到暴風雨,也會沐浴微風暖陽。汪國真在《留一顆心給尊嚴》中寫道:“都市愈來愈繁華,我卻不希望高樓遮住天。人心愈來愈難測,我卻不希望冰雪蓋住臉。”都市的繁華,也許會讓人失了心性,給生活畫上了富貴與貧窮、高貴與卑微的等級線,卻讓人忘了要懷著悲憫情懷,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懂得——人,是無貴無賤的。只要有一個信念,自信清凈,心里留著那灣清泓,做到林老師文章中所說的“貧苦中的平淡,平淡中的幸福,幸福中的知足,知足中的淡定”。
一份語文試卷中,總少不了作文這一大題,也是大分題。多少人為了這篇“作文”絞盡腦汁,想寫出一篇較好的作品,可又有多少人苦于沒有素材,沒有思緒呢?我們并不該做一個“想太多”的人,學會放慢步伐,放慢心情,去體會生活,去珍藏每個動人瞬間,去找回屬于生活這深山里的一灣清泓,寫出一篇篇樸素動人的“貧苦的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