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冉蘭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有比考試慘!試卷君,那是我上中學之后第一次遇見你。那時,你安靜地躺在數(shù)學老師懷里。不多時,你輕飄飄地來了,干凈的臉上帶著幾分沉穩(wěn),幾分神秘。
我滿心歡喜地伏案提筆與你交談,最后卻是憂心忡忡地停筆與你告別。我們的交流并不愉快,我認同你的睿智,你輕視我的無知。我們在紙上一次次過招,差點兒廝打在一起,最后還是收卷的組長賣力地把我倆拉開,那時,沮喪的我瞥見了一臉煞白的你。
最是一場考試后,千滴淚珠滾滾來。試卷君,和你交流之后,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無法平靜。我很怕老師看到我倆交流的內容,對我失望,那是老師對我之前所學知識的檢驗??!
又過了幾日,老師遲遲未把你的評估報告——批改過的試卷發(fā)下來。這可讓我坐立不安、心急如焚、輾轉反側、夜難成眠了。但漸漸地,我焦慮的心平靜下來,又開始自責起來:為什么我那么粗心大意那么魯莽?為什么我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就知道瘋鬧?檢討著自己,滾燙的淚不禁簌簌落下。
紅圈滿卷,人比黃花瘦。試卷君,今天下午數(shù)學老師將“評估報告”發(fā)下來了。看著原本清秀的你臉上布滿了紅圈,我的心就好像被攤到爐火正旺的燒烤架上烘烤一般。我捧著你,仿佛看到你一手握著孜然粉撒在我心上,然后再翻過來烤另一面的樣子!
“為什么這么殘忍?”我的質問有氣無力。你輕挑眉毛,怒目嗔道:“怪我?這明顯就是你自己的錯啦!”你的只言片語就像一座大山,把我壓得抬不起頭,喘不過氣來,我無力地趴在桌上,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試卷君,謝謝你嚴厲的責問。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每日三省吾身。你的話語似徐來的清風,吹走了我的疲倦、懶散和幾縷消極,我現(xiàn)在上課可認真了!我相信,等到下一次考試……哼哼,試卷君,看招!
正是自信滿滿時,佳期一到又逢君。嗨!試卷君,我們又見面了。你一如既往地略施粉黛,穿著白袍,安靜地躺在老師的懷里。很快,你輕飄飄地來了,輕飄飄地落在我手中,清秀的臉上一如往昔平靜。這一次,我終于能自信地好好和你談談了。
我?guī)е鴿M心的沉著與自信提筆,伏案疾書。考試的最后,我懷揣沉著與自信揮手與你告別。你一如往昔地博學,我卻再無往昔的不懂事。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試卷君,我們做朋友吧!
簡 ?評
這篇文章獨辟蹊徑,通篇將考卷擬人化,以第二人稱的方式行文,對考卷傾吐心聲,將自己對考試的感受娓娓道來,讀來親切自然。文中穿插化用了不少古詩詞,如“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有比考試慘”“最是一場考試后,千滴淚珠滾滾來”等,為文章增添了一絲俏皮的味道。對于考生來說,考試是讓人歡喜讓人憂的事,作者愿與試卷交朋友,這份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是難能可貴的。
(劉正艷老師 ?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