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我們來到偶里鄉(xiāng)寨先村。這是黔東南少有的千戶苗寨,灰色的木房子與青翠的山林沐浴在朦朧的春雨中,如同一幅灰藍色調的山水畫卷。村委會里,本村駐村干部、偶里鄉(xiāng)扶貧站站長吳永棟召集8位幫扶對象在此等候。我們不想坐在會議室采訪,請他們邊走邊聊。
偶里鄉(xiāng)山嶺起伏,溪流如織,高負離子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然而交通不便,山多耕地少。如何幫助鄉(xiāng)親脫貧致富?吳永棟就是土生土長的寨先人,比起一般駐村干部,他對故鄉(xiāng)的感情和了解是不言而喻的。
鄉(xiāng)親們大多在山上有幾畝油茶,可茶樹多已老化,卻沒資金也沒技術進行改造。吳永棟駐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幫村民跑貸款,請行家來改造油茶樹。有條件擴大規(guī)模的,他就重點幫扶。舒金奇家前幾年的油茶結不了幾個果子,就夠幾包煙錢。去年,在吳永棟的幫助下,貸到了5萬元貼息貸款,買了二十幾只羊,種了幾畝紫薯,眼看著今年的收入要翻番。
油茶,核桃,楊梅,鉤藤,紫薯……適應偶里土壤和氣候的項目,吳永棟一個個引進來。養(yǎng)殖大戶龍安國在吳永棟幫助下,養(yǎng)了1000頭豬,還有一個雞場,幾畝稻田魚,不但自己奔小康了,還帶動了一批鄉(xiāng)親脫貧。他說:“沒有老吳我干不了這么大。修路,拉電,找技術員,找市場,全靠他?!?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3/22/zgfp201507zgfp20150708-1-l.jpg" style="">
這個古老的苗寨有幾百年的歷史, 破舊的老房子在藝術家眼中很有韻味,但長年住著才知其中滋味;泥濘的羊腸小道,在鏡頭中別具風情,但泥水滲透鞋子時,并不好受。吳永棟駐村后抓的第二件事就是修路。這不但方便村民出行,還可以吸引外面的游客。他一次次到縣里市里跑修路的資金,聯系工程隊,招呼村民做工,終于在去年修了1公里的進村路、1.2公里的戶通路、1.5公里的產業(yè)路。賀家華告訴記者:“現在經常有城里人來我們這里耍,好得很!”
風雨橋是苗寨的標志性建筑。寨先村發(fā)展旅游業(yè),這座橋是重要景點,可因年久失修破敗不堪。吳永棟在掛鉤本村的縣人大副主任吳厚奇支持下,四處跑動籌集了80萬元,修建了嶄新亮麗的風雨橋(圖3)。舒金奇很為這座風雨橋而自豪:“過去農閑時俺們在家打麻將,現在經常聚在這里聊聊家常,高興時還喊幾嗓子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