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委原統(tǒng)戰(zhàn)部長劉貞堅受審,牽出了41起買官賣官案。
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在發(fā)表的題為《公訴“賣官書記”劉貞堅案記實》一文中稱,劉貞堅案“牽涉面太大、涉案人太多”,僅取證對象就超過100人,44本卷宗和41張同步錄音錄像光盤裝滿兩輛小推車。
該案的公訴人之一、山東省檢察院檢察官徐翠蘭每次與劉貞堅見面,劉都會說自己雖然收錢提拔他人,但所提拔的干部還是有能力的。言下之意,就是自己只收那些工作能力強、有提拔可能的干部的錢,并沒有不正當履行職責。
一個在縣委書記位置上穩(wěn)坐多年晉升為副廳級的官員,此時說出這一番理論,是試圖為自己的行為自圓其說。問題的關鍵是:這種視賣官為理所當然的觀點,到底是環(huán)境所致,還是對官員教育的不足使然?
而劉貞堅的主要行賄人之一、巨野縣前副縣長陳宜民的所作所為,則證明這些花錢謀得職位的官員,會通過瘋狂斂財,來證明這是一筆劃得來的買賣。而官場的惡性循環(huán),正始于此。
在山東菏澤,本應以民眾福祉為己任的官員,如何讓官場演變?yōu)橐粋€明碼標價的生意場,并對當?shù)氐纳鷳B(tài)帶來很難逆轉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