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顥凝
這不可見的黑暗之火,以繁星為其火花的,到底是什么?
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敗,妖冶如火。
死時如同靜美的秋日落葉,不盛不亂,姿態(tài)如煙。
—泰戈爾
親愛的凡 高先生
讓我再看一眼,星空和黑暗,西去而旋轉的鳥兒。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第一次看到你的畫,是在初中的美術課上,幻燈片上放的《星空》。有一種靈魂被擊中的感覺。
回到家中查找你的畫。那些扭曲成漩渦的星云,金黃色的大片向日葵,在大地上風起云涌的麥浪,憤怒燃燒著的柏樹,衣著艷麗的鳶尾。
你的畫筆涌動著天才的火焰,生活卻并不容易。人們總是會等著天才的藝術家死去后才起立鼓掌。世間待你薄涼,你卻厚待世間,用你的畫筆一遍又一遍描繪著它的美麗。
你是愛,是美,是陽光下金黃色的麥地里彌漫著的藝術的硝煙。
親愛的凡 高先生,愿你安眠。
你來人間一趟你是孤獨的王。
他們不接受你的詩。乞討、白眼、辱罵、唾棄、饑餓、寒冷,還有愛、祝福和希望……這些構成了你的生活。
你拿起污濁的紙筆,真誠地祝福著天下,卻唯獨忘記祝福自己。但痛苦和壓抑并不是生命的主題,你說。你的詩讓我們透過黑暗腐朽的隧道,看到燦爛的靈魂。
不要,不要有苦難和怨恨。
你來人間一趟,至少要看看太陽。
于是你終于笑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你終于妥協(xié),祝福了自己。
向一個人的死因致敬
馬克 吐溫說:“人是唯一會臉紅的動物,或者說人是唯一需要臉紅的動物?!?/p>
很久以前的事了,韓國總統(tǒng)盧武鉉的死。
誰的一生沒有污點呢?大部分的人都是帶著厚重的面具繼續(xù)生活下去,并且習以為常。
而他選擇從故鄉(xiāng)的懸崖縱身而下。
我覺得他的身上有著中國古代士子的清正和凜然。王開嶺說:“他不適合做政客,他適合做政客的鏡子。”
他這樣描述自己的故鄉(xiāng):“那是一個連烏鴉都會因為找不到食物而哭著飛走的地方?!彼囊簧畹谜嬲\而質樸,最后也是選擇回到這個貧瘠的村子一躍而下。
那一刻山泉沉默,鳥雀喑啞,天地無聲。他以為他站在了自己信仰的反面,其實他在自己的信仰里活成了永恒。
他一定是在另一個世界,創(chuàng)造了一個他所承諾的“沒有腐敗,沒有特權,靠自己的雙手誠實地活著的社會?!?/p>
在信仰缺失的年代,向一個人的死因致敬。
泰戈爾說:“讓生如夏花之絢爛?!?/p>
他們都做到了,他們的生命如同猛烈的陽光傾瀉。
他們的愛,伴我們在并不行云流水的生活里緩緩前行。
他們的真,為我們在這凡俗塵世中妥當存放了一顆赤子之心。
他們的美,像創(chuàng)世的語言劈開了眼前的混沌茍且。
這世間這么多的美麗和遺憾啊,我們笑著鬧著還流著淚啊。
生如夏花啊,不虛此行啊。
一路荊棘啊,一路春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