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文
上帝創(chuàng)造了亞當和夏娃后,就在天國的郊外給了他們一畝三分地,讓他們在無花果樹下蓋了一間茅屋。無家可歸的窮人對亞當夫婦的郊外別墅無限向往,稱之為“伊甸園”。而做久了“房奴”的亞當夫婦,看厭了伊甸園四周的風景,百無聊賴,靜極思動,告別了上帝,開始了在大地上的旅行生涯,從此再未歸家。這可能是自有人類以來第一次關于旅游的記載,亞當夫婦堪稱現(xiàn)代“漂族”的始祖。有一句話說:“旅游就是從你待膩的地方到別人待膩的地方去?!奔词姑廊缫恋閳@,亞當夫婦仍毅然決然地離開,可見旅游的魅力之大。
如果人人都像亞當、夏娃一樣酷愛旅游,那么伊甸園的房子就不會有人入住了。于是作為伊甸園“開發(fā)商”的上帝,撒了一個彌天大謊,將逍遙自在的人生旅程命名為“贖罪之旅”,宣稱只有贖清罪惡,方享有住進伊甸園的資格。他還在大地上布置了一個又一個的災難和險境,以反襯家里的安全與溫馨。膽小的人開始住進房子,三人成虎,膽大的人也不再輕易奔波走動。獻木馬計攻破特洛伊城的奧德修斯,堪稱英勇善戰(zhàn)、足智多謀,但當希臘使節(jié)動員他去特洛伊參戰(zhàn)時,他寧可裝瘋賣傻,也不愿出行。后來裝瘋被識破,奧德修斯十年參戰(zhàn),十年漂泊,仍一心想著回家。
具有反諷意味的是,人們對奧德修斯回家后的溫馨生活毫無興趣,恰恰鐘情于他十年漂泊的奇妙旅程。詩人荷馬因此創(chuàng)作出西方第一部以旅游為主題的作品——《奧德賽》,不喜出行的奧德修斯哭笑不得地榮膺西方文明史上“第一位旅游探險家”的稱號。旅游從此成了西方文學的母題,幾乎所有一流的文學作品,都與旅游有關?!妒ソ?jīng)·出埃及記》是沙漠游,《奧德賽》是海上游,《神曲》是單人游,《坎特伯雷故事集》是組團游,《堂·吉訶德》是雙人自駕游,《浮士德》是一對一導游,《魯濱孫漂流記》是野外生存之旅,《格列佛游記》是異域探險之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小男孩的漫游,《愛麗絲奇境歷險記》是小女孩的夢游,《匹克威克外傳》是倫敦周邊游,《尤利西斯》是都柏林一日游。沒有旅游,就沒有豐富多彩的西方文學。
即使安土重遷的中國人,也表現(xiàn)出對旅游的熱愛。唐僧明明是去印度佛教總部深造——一個嚴肅的學術交流活動,一路千辛萬苦,九死一生,關于他的事跡,卻被命名為《西游記》,更被訛傳為帶著仆人與寵物、開著“寶馬”的自駕游,仿佛只是去西方“瀟灑走一回”?!剁R花緣》本是“爰托稗官,以傳芳烈”的閨閣小說,但人們感興趣的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個男人出海游歷時所見的奇人異事、奇風異俗。甚至大旨談情、詳敘家庭瑣事的《紅樓夢》,也不忘讓女人走出閨閣,來一場“大觀園一日游”,從而展現(xiàn)博大精深的中國園林文化。
古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謂萬卷書,大多是自然的寫真、人生的游記。人們放下書本,就開始模仿書中的主人公走出門去。旅游,就得出門,紙上的風景,比不上大自然的丘壑。腦中的浪漫幻想在腳下一步步成為現(xiàn)實,才是旅游最引人入勝之處。所以,不拘去了哪里,不拘走了多遠,真正的旅游,必須是徒步旅行,切身見聞,否則,坐飛機、乘火車的當代人,就比唐僧、徐霞客、馬可·波羅、哥倫布更有資格被稱為旅行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