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lee Newitz
許多科學術語已經(jīng)被人們廣泛應用在了日常生活中。不幸的是,它們有些常是被誤用的。一些忍不了的科學家站了出來,希望人們可以認識到這些問題,科學、準確地理解這些科學術語。以下是幾個最經(jīng)常被人們誤解的科學術語。
物理學家肖恩·卡羅爾:
我認為在所有的科學概念里,最被廣泛誤解的正是“證明”一詞。它本身的科學定義是:在遵從若干假設的條件下,得出某個結(jié)論所使用的邏輯論證。這可比口語中的“有充分證據(jù)表明”的意思要“高大上”得多。由于科學家的腦海中對一些詞匯已經(jīng)有了更嚴謹?shù)睦斫?,因此,他們表達的含義和大眾理解的含義實際并不匹配。根據(jù)“證明”的定義,科學實際上沒能“證明”任何一件事情!就像當被問到比如“如何證明我們由其他物種演化而來”或者“你能證明人類活動導致了氣候變化嗎”時,我們(科學家)傾向于支支吾吾,而不是簡單地回答:“我能!”科學能夠成功的關鍵要點之一,就是科學從來不真的“證明”什么,而是創(chuàng)造更多可靠的、綜合的理論來描述已知世界,同時,這些理論也需要我們不斷地更新與改進。
天體物理學家戴夫·古德堡:
當普羅大眾聽到“理論”這個詞的時候,他們通常會把它和“想法”或者“推測”畫等號。而實際上,理論應該是一套完整的體系,它包含可驗證的想法,并且可以通過現(xiàn)有的證據(jù)或者科學實驗來證偽。那些最優(yōu)秀的理論已經(jīng)經(jīng)受住了上百年的考驗。試圖證偽這些理論的挑戰(zhàn)者們,包括希望證明自己比愛因斯坦更聰明的人,以及不喜歡那些抽象理論顛覆自己世界觀的人,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理論應該是可改進的,但不是無限的:一個理論可能在后來被證明在某些細節(jié)方面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錯誤的”,不過這幢理論“大廈”的“根基”并不會因此垮塌。進化論自誕生以來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許多修正,但它的理論核心依然是得到認可的。對“××只是一個理論”這句話的誤解在于,這似乎意味著一個真正的科學理論微不足道,而事實則與其大相徑庭。
昆蟲學家格溫·皮爾森:
理論上所有的食物都是“有機”的,因為它們都含碳。但我更擔心的是,人們對于食物和工業(yè)產(chǎn)品之間的區(qū)別知之甚少,并常有誤解。一個東西,它可以是天然的、有機的,但它依然可能是危險的;另一個東西,它也許是合成的或者人工制造的,但它可能是安全的,有時甚至是更有效的,例如胰島素。胰島素是由轉(zhuǎn)基因細菌生產(chǎn)的,但它正在挽救成千上萬的生命。
合成生物學家特里·約翰森:
“天然”這個詞可以用在許多語境中,表達許多不同的意思,我們幾乎不可能一一解析。而它最基本的用法是用來區(qū)別那些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事物和非人類創(chuàng)造的事物。說起“天然的”食物,這個概念就變得更加模糊了。它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定義,美國食品局甚至放棄了定義“天然食物”而轉(zhuǎn)投“有機”(雖然這個術語的定義同樣很模糊)的懷抱。在加拿大,如果在我出售玉米之前,既不添加東西,也不減少東西,那么我可以說我出售的是“天然的”玉米。但是,玉米本身就是幾千年來人工選擇、培育的結(jié)果,并且它們還被種植在一個一切都帶有人類痕跡的星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