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興
老林住的是單位的集資房,當年分房時,因為老林工齡長,就有幸住到了鄭局長的樓下。老林最希望的是退休前能夠被“組織”照顧一下,弄個副調研員什么的,但是,他每次在電梯里碰到鄭局長,看見局長那冷冰冰的臉,就知道這輩子恐怕是沒有希望了。
最近,老林兩口子要去南方看兒子,想起年底小偷猖獗,他們商量后決定按市面的做法,在客廳茶幾上放2000元錢,并且還給小偷溫馨留言:快過年了,謝謝您看得起我們,我們只是窮教師,大家都不容易,這點錢就當是您的勞務費,一點心意……老林寫到這里,突然想起鄭局長對自己的諸多不是,就惡作劇般在字條后面加上了一句“局長家在樓上”。
過完年,老林夫婦回來了,一進家門,就發(fā)現(xiàn)小偷已經來過了。于是,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查看了房間,驚奇地發(fā)現(xiàn),家里一樣東西未丟,就連原來留下的那2000元錢也還在茶幾上,旁邊竟還多出了厚厚的兩疊錢,煙灰缸壓著原來的字條,拿起一看,字條上多出兩行字:老哥,謝謝您的好心指引,好人自有好報……現(xiàn)在返還信息中介費2萬元,謝謝合作并祝新年快樂!
老林夫婦摟著那2萬元巨款,整夜無眠。這2萬元,送回去給鄭局長?當然不合適;交給紀委嗎?他不敢!自己留下來花掉?他更不敢!要不,退給小偷?老林不由啞然失笑,就是想退,也找不到他呀!
過完了假期,老林去上班,辦公室的小徐悄悄告訴他,局長家前些天被盜了!老林急切地問盜了多少,小徐說:“2萬多元。”老林哪里肯信,要是局長被盜2萬多元的話,這小偷也太仗義了。
轉眼又過去了幾天,這天下午,因為大樓出現(xiàn)盜竊案,警察找到老林。幾句話問過,老林的神色就起了變化。警察見狀反復盤問,說作案的小偷已抓到,但收繳的贓款有200多萬,與失主報案的數(shù)字嚴重不符。知情不報,罪加一等。
最后,老林終于吞吞吐吐把這2萬元交待了出來。
不久,老林就在新聞里看到了鄭局長的消息,新聞報道的題目是——《被小偷偷出來的大貪》。
但這個案子并沒有結束,讓有關部門犯難的是:如何對老林進行處理。
一種意見認為,老林為小偷提供了作案線索,并收受了小偷的“中介費”2萬元,應該與小偷成為同案共犯;老林泄露了鄭局長住樓上的秘密,因而造成鄭局長家里受到損失,應該進行民事賠償;老林明知小偷偷了樓上的住戶,作為一個公務員,知情不報,應該受到處分……但另一種意見認為,老林提供的信息屬于“開玩笑”性質,不應看作故意透露,因而也就不是同案共犯。至于收下2萬元和知情不報,屬認識問題,可以由組織出面處理……
不管怎么定性,最近老林不會安逸了,至少他要去補上一堂法律知識課。
律師點評:《局長家在樓上》涉及的一個法律問題,即老林的留言是否構成犯罪。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一切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的,不認為是犯罪。
故事中的老林盡管不是故意,但事實上為不特定的小偷提供了線索,且小偷也確實是采納了他的看似玩笑的信息,并且成功偷竊,金額巨大。這一切,老林有行為,小偷有結果,之間有關聯(lián)。而當老林收到贓款知道了小偷的行為則應當及時向警方報案。所以,老林是一錯再錯,構成犯罪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在處理本案時還是要酌情考慮其一定的特殊性,與其他典型共犯尚有區(qū)別。
(題圖:丁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