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寫字一直都注意保持標準姿勢,可為什么近視度數(shù)還是不斷攀升呢?
一、坐姿好了,視力不一定好
傳統(tǒng)觀點認為,正確坐姿要點在于眼睛距離書本1市尺,胸口距離桌沿1拳寬,握筆處距離筆尖2厘米,但這種標準坐姿的推廣并未能真正遏止近視發(fā)病率的增長。
衛(wèi)生部近視眼重點實驗室在調查了300名非近視學生和300名近視學生的握筆姿勢后發(fā)現(xiàn),非近視學生較多采取拇指與食指不相碰的握筆姿勢,而近視學生喜歡拇指與食指對捏或交叉的握筆姿勢,度數(shù)越深,采取錯誤握筆姿勢的比率就越高。
從這項調查中我們可看出,近視眼最大成因是錯誤的握筆姿勢。眾多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與書桌保持適當?shù)木嚯x,保持正確的坐姿就可以預防近視,殊不知,原來握筆姿勢不正確才是造成近視的核心原因。
二、青少年95%近視因握筆姿勢錯誤
衛(wèi)生部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褚仁遠教授表示,從幼兒園教育開始,老師就要不斷糾正學生錯誤的握筆姿勢,從源頭上控制近視少年的增多。
據(jù)衛(wèi)生部公告顯示,當兒童保持標準坐姿時,如果握筆的拇指與食指對捏或交叉,手指就會遮擋視線,使他看不清筆尖,被迫低頭或頭部向左右兩邊歪,從而拉近眼睛與書本距離,增加近視的發(fā)病率。相反,如果采取拇指與食指不相碰的姿勢,不僅書寫時用力更科學,也不會遮擋目光,從而保證孩子科學用眼。
三、家長要重視孩子正確握筆姿勢
深度分析孩子的錯誤握筆姿勢后發(fā)現(xiàn),初學寫字的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所面對的困難,唯有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為自己設計出舒適的握筆方法,這些握法通常是為避開困難,運用他們操控得最好的那組肌肉來工作。由于個人發(fā)展的強弱不同,有些欠力,有些欠靈活,有些是手腕或手指不聽話等等,所以就形成各式各樣的握筆手勢。
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孩子錯誤的握筆姿勢,需要家長的幫助。我們相信,預防比糾正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