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恒 亓立祥 凌大偉
續(xù)筋接骨膏治療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228例臨床觀察
郭恒 亓立祥 凌大偉
目的 觀察續(xù)筋接骨膏在治療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中的臨床研究。方法 228例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114例, 觀察組采用院內制劑續(xù)筋接骨膏外敷,對照組不使用膏藥外敷, 觀察兩組局部疼痛、腫脹改善情況, 并對療效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疼痛及腫脹改善程度等癥狀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表明續(xù)筋接骨膏外用能明顯減輕患者疼痛、改善肢體腫脹程度, 臨床療效確切。
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中醫(yī)藥療法;外治法;續(xù)筋接骨膏;臨床觀察
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是中醫(yī)骨傷科常見病, 純中藥制劑外用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逐步被廣大患者認可。如何在患者外傷后短時間內減輕患者疼痛緩解外傷造成的肢體軟組織腫脹, 一直是臨床醫(yī)生所關注的問題。續(xù)筋接骨膏是本院自行研制的純中藥外治膏劑, 經過長期的臨床應用與療效對比觀察, 表明續(xù)筋接骨膏對緩解損傷后疼痛, 降低組織腫脹有明顯療效, 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0月~2014 年10月本院治療的228例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患者, 其中男130例, 女98例;年齡15~77歲, 患者均存在自覺疼痛, 患肢腫脹并伴隨不同程度功能障礙等癥狀,均在傷后2 d內就診。按照患者就診次序按照性別、年齡, 損傷部位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4例, 隨訪時間為外敷藥后9~10 d。兩組性別、年齡、病位及損傷部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情況統(tǒng)計表(n)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出現(xiàn)明顯的外傷史或關節(jié)扭傷史;局部疼痛、腫脹、淤斑或皮下血腫;壓痛, 肢體功能或關節(jié)功能障礙;X線檢查無骨折、脫位及骨病[1]。
1.3 治療方法
1.3.1 觀察組
1.3.1.1 方藥配伍及組成 續(xù)筋接骨膏主要有以下主要藥物組成:土鱉蟲、肉桂、五加皮、自然銅、川續(xù)斷、狗脊、乳香、沒藥、杜仲、木瓜、生南星、當歸、血竭、蒲公英、忍冬藤等。將上述藥物稱量備齊, 乳香、沒藥、血竭、生南星、五加皮、肉桂先研粉備用。提?。喝≈参镉椭缅佒形嵬度胨幜? 文火先將川續(xù)斷、自然銅、木瓜、自然銅、土鱉蟲、狗脊、當歸炸枯黃, 杜仲、蒲公英、忍冬藤均后下, 炸至表面深褐色, 溫度約230℃左右。入血竭、生南星、肉桂熔融。煉油: 改用中文火, 繼續(xù)熬煉, 不斷撩油, 避免觸及鍋底。溫度約320℃時, 入黃丹( 除去水分, 過80目篩)同向攪拌, 速度適宜。入蜂蠟熔融,收膏。將膏藥制成團狀, 浸入冷水中,換水1次/d, 約2周, 火毒去盡。取膏藥熔化, 入乳香、沒藥研粉及冰片攪勻,攤于裱背上, 加蓋戮記。
1.3.1.2 使用方法 觀察組采用外敷自制續(xù)筋接骨膏, 每3天更換膏藥1次, 連續(xù)外敷2周, 至損傷愈合。
1.3.2 對照組 除不用膏藥外, 余治療同實驗組。所有患者治療后以后第3、6、9天分別記錄資料, 觀察對比差異情況。
1.4 療效測評標準
1.4.1 自覺疼痛評分方法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2]采用數(shù)值大小來詮釋疼痛的分級程度, “0”分代表無痛, “10”代表滿分最痛。令患者依據(jù)自身感覺的疼痛程度, 評估自我感受疼痛數(shù)值, 即表達為評分值。評分數(shù)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
1.4.2 腫脹程度外敷膏藥前及外敷藥后第3、6、9天腫脹情況。①患肢軟組織損傷區(qū)無腫脹計0分;②軟組織損傷區(qū)略腫脹, 皮膚紋理變淺計1分;③肢體腫脹明顯, 皮膚紋理明顯變淺計2分;④軟組織損傷嚴重, 表皮腫脹發(fā)亮, 紋理消失計3分[3]。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AS統(tǒng)計分析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分值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治療前后相比,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減輕疼痛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程度分值比較
表2 兩組疼痛程度分值比較
注: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a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相比,bP<0.05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1148.16±1.36 2.43±1.32ab對照組1148.20±1.34 5.30±1.15
2.2 兩組腫脹程度分值比較 兩組腫脹程度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腫脹程度分值比較
表3 兩組腫脹程度分值比較
注: 兩組比較, P<0.05
組別例數(shù)第3天第6天第9天觀察組1141.9±1.04 1.15±0.36 0.52±0.21對照組1142.3±1.05 1.58±0.55 0.71±0.39
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是以椎管外骨骼肌、筋膜、韌帶、關節(jié)囊、滑膜、椎管外脂肪或椎管內脂肪等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損傷所引起的疼痛和相關征象的疾病。急性軟組織損傷后72 h內處于病變滲出及其炎癥期, 同時加之外傷降低了肌肉收縮頻率, 導致深淺靜脈和淋巴系統(tǒng)回流瘀滯, 致使局部組織水腫, 滲出的漿液纖維蛋白在關節(jié)囊、皺襞和滑膜反折及肌肉間形成粘連, 易造成關節(jié)功能障礙[4,5]。中醫(yī)傷科學急性軟組織損傷屬“筋傷”范疇, 并認為“脈損血瘀則氣機阻滯, 氣滯則血行不暢”, “氣血凝結則不通, 不通則痛”。其病機為筋脈血絡受損、血溢脈外瘀積于皮里膜外所致。故治療大法以破血逐瘀, 通絡止痛消腫為主。本膏劑中、土鱉蟲、沒藥、血竭[6]、乳香等藥為君藥, 引藥入深以達破血化瘀,散瘀止痛、消腫通經絡之功。生南星、肉桂、具有溫陽通脈,化結消腫止痛之功效。木瓜通絡止痛, 展筋活絡。當歸、加皮、杜仲、狗脊、續(xù)斷補益肝腎生精健骨。冰片具清熱止痛兼以消腫。忍冬藤、蒲公英均有利尿消腫之作用。上述藥物共現(xiàn)破血逐瘀, 通絡止痛利水消腫之功?,F(xiàn)代藥理經過破血逐瘀致使軟組織損傷區(qū)域周圍血行通利, 筋脈舒展血脈調達,促使筋傷局部血瘀、水飲停滯、及創(chuàng)傷性炎癥滲出物質的吸收, 減輕局部軟組織的攣縮變性及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鈣化。最新研究表明中草藥外用治療骨折及軟組織損傷具有加快受損部位血管演化過程[7],改善損傷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水楊藤(忍冬藤)、黃花地?。?], 對由于外傷而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管內液外滲而致腫脹有消退作用。冰片、生南星、肉桂、乳香、沒藥、等藥組成,具有改善損傷局部血液微循環(huán), 達到局部麻醉、鎮(zhèn)痛、抗炎的作用?;翥@云等[9]傷科貼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通過本項目臨床療效觀察對比表明續(xù)筋接骨膏為一種較好的治療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的外用中藥膏劑。其直接作用于損傷局部, 療效確切, 無明顯禁忌及毒副作用, 且經濟實用, 患者容易接受等臨床優(yōu)勢。具有顯著的推廣應用前景。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02:338-342.
[2] Gartland JJ, Werley CW.Evaluation of healed Collesfracture.J Bone Joint Surg, 1951, 33(4):895-907.
[3] 付文, 張昊, 奚小冰, 等.奇正消痛貼膏治療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療效觀察.中醫(yī)正骨, 1999, 11(5):52.
[4] 梁偉國, 賀耀平.麝香少林膏治療骨折的療效觀察.廣西中醫(yī)藥, 1999, 22(2):1-4.
[5] 王亦璁.骨與關節(jié)損傷.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1:481-482.
[6] 夏鵬飛, 丁里玉.血竭的研究進展.河北中醫(yī)藥導報, 2006, 21(1):40.
[7] 張建國, 陳良全, 蔣文躍.外敷中藥對骨折愈合微血管重建的影響.中國骨傷, 2000, 13(2):86.
[8] 亓立祥, 郭恒, 凌大偉, 等.續(xù)筋接骨膏治療骨折的臨床應用研究.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3, 3(2):100.
[9] 霍鉆云, 劉東文, 朱干.傷科貼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臨床療效觀察.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09, 25(14):2096-209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3.129
2014-10-29]
濟南市2013年度科學技術發(fā)展計劃第12批(項目編號:濟科計201324-7)
250400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中醫(yī)醫(yī)院骨傷科
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