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飛
處處替你想
我小時候的理想是當個娛樂記者,自打看了韓劇《星夢奇緣》后,便啟動了“韓粉”模式,于是畢業(yè)后進了一家韓企。等到看了《來自星星的你》,我坐不住了,即便是回國后要簽一份長達5年的勞動合同,我還是去了那里——韓國,到總部參加培訓。
網(wǎng)上有人爆料,說“都教授”來中國要求多多,其中一條便是要乘坐大韓航空的飛機。飛機而已,能有多大差別?
剛上飛機,我的目光就被大韓航空空姐嫩得可以掐出水的皮膚吸引了,緊接著聽到的是溫柔的問候,然后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空姐的彎腰鞠躬。送上來的餐盒下面有一個配套的小磁盤。這是做什么的?悄悄觀察周圍人,原來是讓乘客端握在手,卻絲毫感覺不到燙的。
下了飛機,繼續(xù)被這種熱情包圍,從過安檢開始就是一路的“阿尼哈塞喲”,真有種不回復臉都沒處放的感覺。于是我也親切的回應,他們似乎更歡喜了,“酷瑪西米達”,啥意思?我趕忙逃開。
機場巴士站處,長短途巴士輻射各個方向。這條馬路上的每個站牌下都站了不少人,卻井然有序。這種排隊文化在韓國隨處可見,甚至走斑馬線時都有人排隊。
巴士進站了,外表普通甚至有些老舊的大客車,但里面別有洞天,電視、飲水機等設置很人性化。整個大巴里面只有20多個座位,座位之間的距離很寬敞,放開就是一張床啊,關(guān)鍵是不會影響后面的乘客。
高速路入口處有一個自動出卡機,司機從那取出一張標明入口地點的卡。不是一樣的卡嗎?為什么有高中低三個出卡口。之前來過韓國的同事給我解釋,三個口分別對應大車、中型面包車和小轎車的駕駛?cè)怂幬恢茫@樣不同車型的駕駛員都能輕松取卡。
我的目的地是烏山,離首爾40分鐘地鐵的一個軍事基地,那里的烏山大學很有名。入住了早前預定的賓館,雖然小得有種進門只能上床休息的感覺,但卷發(fā)棒、熨板統(tǒng)統(tǒng)具備的細致,真是讓人驚喜。
休息之后,我準備出去填飽肚子。一出賓館,被對面街一排小粉燈吸引了,這種昏暗又帶點情調(diào)的顏色好特別,小屋里不太大的床上有女子悠閑地看電視,有的燈亮著沒人在,想走過去看究竟時,被男同事叫住,“紅燈區(qū)!”哇哦,只是她們并不妖艷,反而看起來很平和。
韓國的出租車司機多是五十幾歲的大叔,聽說是因為收入低,年輕人不愿意干。我早在國內(nèi)上網(wǎng)搜索好了一家烤肉小店,聽說是濟州島的優(yōu)質(zhì)豬肉。韓國的東西和我們不大一樣,我們是進口食品貴,韓國卻是本土食品貴。肉都標明產(chǎn)地,本土的價格要高出兩三倍。
菜單全是韓文,不懂啊。老板鞠個躬,走了,過會兒帶來一個會中文的小伙兒。原來老板特意去附近的咖啡館請來打工的留學生,我們感動地跟他說謝謝。
公司像校園
第二天,我來到韓國公司總部參加培訓。這里呢,你都不好意思用工廠形容它,分明是大學校園嘛?;▓@式建筑,超大的綠化面積,好幾個足球場、籃球場;樓內(nèi)還有健身房、咖啡館,休息區(qū)還有按摩椅可以用。難怪公司從韓國南部搬到北部時,幾乎沒有員工離職。
此次培訓是總部針對全球各個分社進行的新產(chǎn)品信息培訓。我與30多個同學在一起,有種參加聯(lián)合國大會的感覺。墨西哥同學天性豪放,跟誰都能打成一片;南非的黑人同學光頭,帶著粗粗的項鏈以及夸張的耳釘;印度同學噴很濃的香水卻仍混雜著咖喱的味道,他的學習態(tài)度也無人能比,經(jīng)常把老師問得目瞪口呆;巴西同學穿著內(nèi)馬爾的球衣……再看看韓國老師,真真是長腿歐巴,修身的西服,說話不疾不徐,笑容那個迷人喲。
韓國人應該是最熱愛加班的吧。我一直對這個無必要加班持反對意見,對韓國人正常工作時間的效率不敢恭維。特別是上午,他們似乎無法進入工作狀態(tài),喝咖啡、吸煙、聊天。不知道是因為上午的散漫造成晚上加班,還是加班導致了第二天上午的疲倦。奇怪的是他們加班時的工作效率超高。
韓國人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等級觀念重。決定等級的是職位和年齡。下級對上級畢恭畢敬,上級對下級大發(fā)雷霆也并不少見。我們這種組織結(jié)構(gòu)復雜的韓國公司也可以用官僚主義形容。但韓國人對長者的尊重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無論在公司,還是社會上,年輕人對長者的尊重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過把“上帝”癮
下了班我趕快開逛,遇上超市店慶搞活動,很多東西都是半價銷售。買了最愛的香蕉牛奶,打折的洗發(fā)水和巧克力。走到服裝區(qū)時,發(fā)現(xiàn)一件很便宜的衣服,超低的價位與周圍其他衣服不搭。正欣喜時,在標簽上看到“中國制造”,心里不怎么是滋味。
結(jié)賬時,找給我們和鈔票圖案差不多的票,猜是優(yōu)惠券。疑惑時,服務員鎖上錢柜從里面出來,把我們帶到有中文導購的服務臺,得到的解釋是可以當錢花的券。
在韓國,無論很小的便利店還是高檔的購物中心,工作人員統(tǒng)統(tǒng)禮貌待人、微笑服務。無論你買或不買,無休止地詢問得到的永遠是不厭其煩地回答講解,百分百把顧客當上帝。逛一個類似中國馬路市場的夜市,縱然語言不通,我也被攤販們的熱情感動了。
沿著夜市走到路口轉(zhuǎn)彎時,一輛私家車從我們身邊慢慢駛過。之前我隱約感覺它好像一直跟在后面的,少說也有幾十米的路段,司機愣是沒按喇叭,弄得我真有點兒不好意思。
信任最珍貴
回到酒店,看見阿姨們正在擦走廊,跪在地上擦啊。我忍不住低頭看看鞋底,不臟,大概是因為韓國的街道也干凈吧。這樣的辛苦勞動,任誰都會珍惜吧!
上班、下班、吃飯、逛街,生活內(nèi)容與國內(nèi)相同,感受卻不一樣。因為賓館房間有點兒熱,同事在超市買的巧克力變軟了。我打算迅速吃掉,同事說不用著急,可以退的。開什么玩笑,你說在商場買個衣服可以退,吃的還能退?打了個賭,我輸了。工作人員既沒問原因,也沒問購買時間,一臉笑容地辦理退貨后,還跟我們道歉。哎,是我小人之心了。
回國之前,我決定吃一次正宗的參雞湯。小店里只有一個老婦人,也只有我和同事兩個顧客,給我們做完湯,阿姨似乎有什么事,跟我們說幾句韓語就走了。要是我們不付錢,再對那個敞開的錢匣子動手怎么辦?阿姨的信任,讓我在異國他鄉(xiāng)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再次感受空姐的熱情后,我的韓國培訓旅程結(jié)束了。雖然有些極端人士認為韓國人“驕傲、有野心”,但人家的服務和禮貌不止好我們一點半點。在國內(nèi),去銀行、政府、郵局辦事,經(jīng)常會看到一張張冷漠和高高在上的臉。遇到態(tài)度稍微好些的,受慣了冷遇的我們立馬有惶惶然的感覺。我們完全可以對彼此好一些,既然有緣打交道,為何不為自己爭取一個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