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躍
窗外光線明媚,清風拂動,室內(nèi)磨硯臨池,翰墨飄香。
好喜歡這樣的感覺,臨窗而立,鋪紙研墨,讓黑亮的筆勢征服素箋的空間,讓萬古長風吹拂愈見遲鈍、疏離墨池筆冢的心旌。馳騁在法度之中,逍遙于塵俗之外。點畫之間,橫風斜雨,落紙云煙,馳騁的情懷讓人的氣息變得清空澹遠起來。
喜歡閑暇時的濡墨揮毫,喜歡坐在陽臺上,迎著窗外燦爛的陽光,一頁頁地翻動那些古典范本,細心體味古人在腕下流露出的一道道墨痕,詩人說“桃花如人面”,書家說“人面桃花筆底知”。沿著這些線條蜿蜒而下,無論是觀濤江渚、聽雁沙汀,還是得志失意、悲歡離合,你絕對可以撫摸到情緒的律動是那樣的漲落不一。多少朝代如風飄逝,而書家們卻留給了我們無盡的含蘊。讀王羲之溫潤瀟灑,顏真卿敦厚雄渾,不愧為大纛獵獵、風靡千年的書界巔峰。讀虞世南、褚遂良如臨風沐雨,把玩米芾、黃庭堅,風檣陣馬、挺拔剛勁,到了張瑞圖、倪元璐面前則絲絲脈脈里都是干裂秋風,最不忍的還是倪云林、八大山人,如古道西風中的寒塘雁跡,每次讀來都令人肌骨清涼,如入冰壺。真?zhèn)€是“燕瘦環(huán)肥,各有其態(tài);楂梨桔柚,各具其美”,每一個字都是前人的一瓣心香,一縷書魂。如今,這些書法大家和他們道不盡的雅事,都隨著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在歷史的遠方化為一片蒼茫,成為我們擦肩而過的遺憾。幸好,那高天長風的墨跡隨著歲月的漸深凝固成永恒,它們長風振林、微雨濕花的美一次次喚起我們對古代書法家人格的尊重和崇仰,讓我們感嘆,讓我們摩挲不已。
在這個浮華和躁動的年代,我慶幸自己還有這樣一個空間,有這樣一份翰墨情懷,有這樣的追懷遠古的渴望,有這樣一份淡泊靜味的安寧,雖然它只是閑暇時的樂趣,但每一次凈手濡墨、枕腕而行,或者只是隨心所欲、信手揮灑,都感覺到那是一次獨到的精神暢游和一份靜心的傾聽。靜靜享受惠風和暢、庭前細樂,體味大江東去、鶴舞游天,還有什么更讓人沉醉的呢?
翰墨飄香,我不變的情懷,我永遠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