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關鍵詞】學優(yōu)生 潛力生 等級觀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2A-
0116-01
由于學力基礎存在差異,學生的學習成績存在優(yōu)劣,就很容易在班內形成等級觀念。特別是數學學科,學習成績差異更大,加上教師自覺不自覺表現出來的好惡,無形中助長了班級內等級呈現顯性。班級等級觀念一旦形成,必然挫傷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兩極分化問題更加突出。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認知,不人為制造班級等級觀念,以促使整個班級有進步。
一、一視同仁,讓學生享有平等的發(fā)言權
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常態(tài),大多數學生都有積極回答問題的愿望,有些學生為搶到發(fā)言權,甚至站起來舉手。但是,教師在分配發(fā)言權時,常常不自覺地傾向于學優(yōu)生。其實,不管是學優(yōu)生還是潛力生,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都需要得到保護。因此,教師要對學情有清晰的把握,注意均衡分配發(fā)言權,并盡量給潛力生多一些發(fā)言的機會。
在學習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千克和克》這個內容時,為啟發(fā)學生思考,一位教師設計了很多思考題:一千克重的東西有很多,有很多包裝商品都是一千克,誰能夠列舉幾種?一個硬幣大約是幾克?你用過什么樣的稱量工具?這里有一臺臺秤,如果要稱量一支粉筆,如何操作呢?你知道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嗎?用千克還是克為單位呢?這些問題剛一提出,學生紛紛舉手要求回答。這位教師并沒有點名找學生來回答,而是將這幾個問題分組讓學生回答,以每個縱列為一組,每一組分到一個問題。學生可以自由回答,不受任何約束。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雖然是自由回答,學生還是表現得很有秩序,逐個回答補充。
在小范圍內的自由答,既體現了學生發(fā)言權的平等,又省去了教師點名的時間,大大提升了提問效率,為更多學生提供了發(fā)言機會。
二、有錯必糾,廢除學優(yōu)生的“赦免權”
教師都喜歡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數學學優(yōu)生與潛力生學習差異巨大,在板演、練習、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潛力生出現失誤是常見現象,被教師批評的幾率更高;而學優(yōu)生偶然出現過失時,教師往往會網開一面。正是教師的“手下留情”,很容易引起其他學生的反感并可能導致學生之間矛盾加劇。一旦學優(yōu)生和潛力生的關系如同水火,勢必會給班級秩序帶來嚴重威脅。因此,教師要及時廢除學優(yōu)生的赦免權,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待學生過失的現象。
如在一次學生板演中,數學科代表計算錯誤。按照規(guī)定,這次板演錯誤的學生要唱一首歌。這位科代表不想唱,而筆者卻堅持讓她唱,這一做法贏得了其他學生的贊許。
在這個案例中,筆者沒有對學優(yōu)生的錯誤進行“赦免”,使其他學生感覺到(特別是學優(yōu)生)“在原則面前,人人平等”,以消除學優(yōu)生的優(yōu)越感,從而獲得全班大多數學生的擁護,更好地調動全體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積極性。
三、責權分明,使管理權得到均衡
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利用學生管理學生的方式實現學科管理。學科代表管理作業(yè)收發(fā),甚至還可以代替教師布置作業(yè),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學習小組進行課外活動時,小組長自然是直接組織者和管理者。不管是學科代表還是小組長,大多由學優(yōu)生來擔當,這勢必導致班級內形成等級觀念。學優(yōu)生掌握管理權,潛力生就會受到一定的歧視,學生矛盾也容易被激化。因此,教師要對班級學生的思想狀況有充分調研,掌握學生的基本動態(tài),采用均衡策略分配管理權,要相信潛力生也可以做好管理工作。
讓學生進行學科管理,這也體現了新課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精神。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筆者在班級中推出“課代表”輪換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當一天課代表,而且明確了課代表的責任和管理內容:收發(fā)作業(yè)、搜集課外作業(yè)參考題目、布置課外作業(yè)、檢查課外作業(yè)、向教師匯報各項任務完成情況等。學生對這項制度非常歡迎,而且表現出極高的參與熱情。
實行課代表輪換制的過程中,教師對課代表的工作進行高度評價,不僅能夠提升課代表工作的積極性,還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科管理秩序,為全面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提供積極動力。
學優(yōu)生是學科教學的重要資源,教師如何利用這個資源,還需要對教學環(huán)境做出科學評估。廢除學優(yōu)生特權,是對學優(yōu)生的更好保護,也能夠為創(chuàng)造良好的班風奠定基礎,對有效激發(fā)潛力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數學學科教學管理有諸多策略可供選擇,教師要消除私心和偏好,樹立公正形象,促進全體學生數學素質的提升。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