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山玩水,賞心悅目。人們對(duì)山水的不同感受,全因心情有別。南北朝文學(xué)理論家劉勰的《文心雕龍》中有兩句詩寫出了游山玩水的飽滿激情,這兩句詩是:“ , 。”
2.古代陽關(guān),位于現(xiàn)在的甘肅省敦煌市西南,如今,由于經(jīng)濟(jì)的開發(fā),人煙稠密,交通發(fā)達(dá),那里再也不是王維在《渭城曲》里所描繪的“ " " ”的景象了。
3.請(qǐng)依次寫出下列詞牌中帶有“愁”的詞句。
(1)李清照《聲聲慢》:
(2)李清照《一剪梅》:
(3)李煜《虞美人》:
4.寫出《桂枝香 金陵懷古》中化用下列詩句的詞句。
(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2)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
(3)玉樹后庭花:
5.下面周邦彥的《西河》詞中,畫線的詞句化用了劉禹錫《石頭城》《烏衣巷》中的哪些詩句,請(qǐng)依次寫出。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duì)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fēng)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沼嗯f跡郁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墻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duì)如說興亡,斜陽里。
(1)《石頭城》:
(2)《烏衣巷》:
6.古代文人詞客十分講究煉字煉句,往往為了一個(gè)字而冥思苦想,盧延讓《苦吟》中曾有過“ , ” 的詩句,杜甫也有過“ , ”的詩句,令人非常敬佩。
7.《明湖居聽書》寫王小玉說書時(shí),“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dòng),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杜眯小分幸灿蓄愃魄榫埃员憩F(xiàn)琵琶女的高超技藝,這些詩句是 , 。
8.自古以來,秋天就是詩人筆下的常用意象。他們不僅描寫秋天山中的景色,如王維《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 ”;同樣也有秋天蕭索慘淡的畫面,如杜甫《登高》“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 ?!?/p>
9.《桃花源記》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是
。
10.《陋室銘》中與“時(shí)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11.《醉翁亭記》中描寫山間春、夏兩季景色的句子是 , 。
12.《赤壁懷古》中蘇軾面對(duì)滾滾長(zhǎng)江,以酒祭奠明月,感慨人生的兩句是
“ , ”。
13.詩人李賀在《李憑箜篌引》一詩中憑借想象,描寫李憑演奏箜篌的音響效果,先寫樂聲傳到天上,“女媧煉石補(bǔ)天處, 。”再從天庭寫到神山,“夢(mèng)入神山教神嫗,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則通過視覺形象來寫聽覺形象,“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 。
,凝絕不通聲暫歇。”兩首詩確有異曲同工之妙。清人方扶南把它們并論,推許為“摹寫聲音的至文”,實(shí)在恰當(dāng)。
14.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有過“ , 往往有得, ” 的感慨;蘇軾在《石鐘山記》中也曾發(fā)出“ ,
,可乎?”的疑問。這些都體現(xiàn)出北宋時(shí)期兩位著名文學(xué)家在游覽探奇過程中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15.《前赤壁賦》中,蘇東坡與客秋江應(yīng)答,提到曹孟德的兩句詩 ,
;詩句出自《 》。這篇賦中還描寫了曹孟德吟詠此時(shí)的情態(tài): 。
16.在詩人李白筆下,水永遠(yuǎn)充滿無窮魅力:天姥之水,“淥水蕩漾清猿啼”,幽靜而神秘;廬山之水,“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浪漫而神奇;而在《將進(jìn)酒》中,“ , ”,卻把奔流不息的黃河之水,描寫得那樣雄渾壯麗。
17.古代詩詞很講究借鑒。唐代溫庭筠詞有“梧桐樹,三更雨”之句,宋代秦觀也有“雨打梨花深閉門”之句。李清照的《聲聲慢》中的“ , ”兩句,與此意境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