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蘭
【摘 要】
詞語是語言的基本單位,用好語言就要學好詞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本文提出要從重點詞語的教學抓起,重視并研究重點詞語的運用,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重點詞語 語用能力
詞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張志公先生認為,語言學習的基礎就是要學好詞匯。在語文教學中,詞語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新課標針對各學段都提出了詞語學習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到,只有重視詞語學習積累,才能落實課標的要求,提高語用能力。
一、抓重點詞語,由仿到創(chuàng)學習運用
所謂重點詞語,就是指能明顯體現(xiàn)作者情感,或者能揭示文章主旨的,也或者是具有深層含義的;也或者是揭示寫作方法的詞語等。教師帶領學生尋找這些詞語,然后根據(jù)這些詞語進行比較分析,體會這些詞語的內涵。
如,在教學《第一次抱母親》一文時,文中結尾是這樣寫的:“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里,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shù)次抱我那樣。為了讓母親容易入睡,我將她輕輕地搖動。護士不忍離去,靜靜地站在邊上看著。母親終于閉上眼睛。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準備把她放到床上去??墒牵液鋈豢匆?,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如何讓學生體會文中的重點詞語,筆者分了五個層次來教學:第一個層次,我讓學生先整體感知全文,感受文章的主旨。聯(lián)系上下文可以看到,這句話既寫出了母親對我的愛,也寫出了我對母親的感恩。字里行間都是滿滿的愛。母親留下的淚是感動,也是欣慰,更是滄桑的喜悅。第二個層次,我讓學生進行詞語篩選,看看這段話中有哪幾個詞語用得特別傳神?學生認為,這里的“抱”“輕輕地搖動”都是用得非常貼切的詞語,能夠直接表現(xiàn)“我”對母親的感激。第三個層次,領悟詞語表達中蘊含的情感。在這段話中,學生需要思考:為什么母親沒有睡?為什么流了眼淚?根據(jù)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教師要讓學生先理解詞語在句段中的特定含義。第四個層次,要讓學生進行仿寫。仿寫一段類似的句子,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然后進行創(chuàng)作,聯(lián)系自己熟悉的事情。
通過以上幾個層次的教學,學生不但學習了詞語運用,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又發(fā)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積累和應用能力。
二、抓重點詞語,由表及里學會感悟
一篇課文的深刻內涵,大多滲透在字里行間,有的就在文章的關鍵字眼和重點詞語中。這個時候,教師要帶領學生重點挖掘,尋找那些重點詞語,然后幫助學生由表及里感悟其中蘊含的情感。
在學習課文《最佳的路徑》時,由于文章所描述的故事與自己的生活相差太遠,學生難以有深刻的感悟。這就需要聯(lián)系全文,并結合文中的重點段落來理解。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據(jù)說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園,她因年邁無力料理而想出這個辦法。起初她還擔心這種辦法是否能賣出葡萄,誰知在這綿延上百里的葡萄產區(qū),總是她的葡萄最先賣完。她這種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大師深受啟發(fā),他下車摘了一籃葡萄,就讓司機調轉車頭,立即返回了巴黎?!痹谶@段話中,要讓學生想象格羅佩斯當時在想什么,為什么要突然返回巴黎?并聯(lián)系上下文,讓學生想象人物的內心:此時會想些什么?通過角色換位,體會出格羅佩斯善于思考,富有創(chuàng)意的性格特征。接下來,讓學生展開個性朗讀,理解重點詞語“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含義,從而對文本的主旨有了提煉。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從重點詞語入手,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既引導學生理解了詞語表面意思,又想象了人物內心,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實現(xiàn)了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三、抓重點詞語,一點突破意脈情脈
文章中有些重點詞語,是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關鍵詞。這個時候,教師要帶領學生從這個點入手,找到一個切口,突破全文的難點,從而理解文本意涵。如在教學《姥姥的剪紙》一文時,文中始終都圍繞著一個重點詞語來寫,這個詞語是什么呢?學生經過初讀、再讀、多讀,從中找到了一個關鍵性的詞語“神”。姥姥被人夸贊“簡直神了”,那么這個神是什么意思?姥姥到底又神在哪里呢?這是個非常值得人好奇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我展開了三個層次的教學:層次一,我讓學生再次閱讀,并由此“點”入手,前后聯(lián)系,披文入情,深入文本,通讀全文并進行思考:《姥姥的剪紙》一文到底是想要表達什么?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能不能把文章題目改為“我和姥姥”?為什么?從一個“神”字,學生感悟到了我對姥姥的思念之情,有這個點再到面,學生品悟出了姥姥的慈愛,姥姥的心靈手巧:她能剪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等,無所不能。其次,“姥姥剪得事物像——能剪什么像什么,剪只公雞能打鳴,簡直出神入化。就這樣層層深入,學生對姥姥的理解又深了一層。
層次二,我讓學生按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理解悟情的方式展開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感悟姥姥的高超的剪紙技術:她蒙著眼睛也能剪出來,而且剪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這里可以看到“我”對姥姥的贊美;姥姥通過剪紙將我拴在屋子里,這里可以看到姥姥對我的疼愛之情,也可以看出姥姥的技藝高超。結尾在夢中,姥姥用一幅剪紙表達了她對我的牽掛之情,也表現(xiàn)了我對姥姥、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更可以看出剪技絕妙、彰顯“親子之情”。
層次三,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理解這種詞語表達方式。文章緊緊圍繞一個“神”字,寫出了姥姥的高超剪紙技術,也寫出了姥姥對“我”的疼愛,更寫出了我對姥姥的思念。
通過理解和感悟,學生就能夠學到如何圍繞一個中心“點”來表現(xiàn)中心。
總之,語文學習的本質就是要達到語言運用,如何實現(xiàn)語言教學的高效性、有效性,這是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另一方面則要帶領學生感悟詞語的含義,把握詞語蘊含的豐富情感,從而體會詞語在文章中的作用,由此學習語言的表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