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清
初雪飄落,不由得憶起一段經(jīng)歷來。
那時朋友小姚還在舊房子里住。下午打來電話,約我晚上看看剛弄來的雕花板子。一聽有東西瞧,盡管下著小雨,放下碗筷,便匆匆前往。
真是來早了,人家碗筷還在手上。還有兩個老友也在。古人云:最難風(fēng)雨故人來。友人們湊到一塊,這天氣圍爐夜話,有東西看,有話題扯,真是買不來的人生樂事。
該來的都來了,該拿出來的也全拿出來了。一數(shù),十三塊,足足擺滿了半個客廳。板子不大,卻很精致。因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好的板子,看得人心直跳。人物、走獸、花卉、雜寶,樣樣都有。畫中人顧盼有神,似是西廂故事。十三張出自一人之手,怎么也夠得上現(xiàn)在的大師水平。
七扯八扯間,再去一趟的計劃也就敲定了下來。
到達黃山祁門的小鎮(zhèn)已是晚上八點多了。夜色如幕,從燈光撕開的縫隙中,依稀可以窺見小鎮(zhèn)的美麗。老板姓洪,很隨和。一爿小店擺滿了古舊雜件,卻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我們?nèi)缤祥T抄家的一樣,里里外外實實地翻了一遍。先前提到的一把老椅子也還在,的確不錯。因事先知道老板的要價,就裝著沒多問了。
不料,約好的事情忽生變故,要看的東西卻在另外一家,距此約略六十里地。我們只得隨老洪前往,橫直明天是雙休日。想不到車子又拋錨了,搗騰了半天才勉強上路,當(dāng)我們敲開這家人的大門時,已是晚上十二點了。
老板姓陳,一個人在家。兩層樓的舊房子全是東西,說是雜貨鋪倒像供銷社,雜七雜八,把人都看眼花了。若拿老洪作比,真是小巫見大巫。因東西太多,一時看沒了主意。如同初學(xué)圍棋的,只見棋盤上全都是子兒,分不清哪跟哪。聽老洪講,老陳是做木雕生意發(fā)起來的,由最初的幾百元搞到了今天的幾十萬。不過,到這里沒有什么不賣的,有的只是價格問題。我一聽倒也痛快,不像別處買東西遮遮掩掩,太不透明,累得很。
約好要看的都拿出來了,也是一組雕花板,一共六塊,兩塊一對。與小姚的相比,畫面要大得多。從風(fēng)格上看,前者屬民初作品,精致是精致,但差少古意。這幾幅卻是地道的清代貨,古意盎然,應(yīng)是徽州木雕成熟時期的東西。一友人三下五除二就買下了一塊,其大刀闊斧的作風(fēng)令我刮目相看。今天回過頭來看,不能不佩服其魄力和眼力,現(xiàn)在要想買那樣的東西已經(jīng)很困難了。他買下的只是一對中的一塊,按畫面上的內(nèi)容,姑且叫它《舟旅圖》。描寫的似是徽商行旅的情景,篷窗旅人、撐篙船夫與岸上倚墻而觀者,眉目顧盼,咸相呼應(yīng);古木依依,屋宇儼然,一派生機。此塊木雕較之白石老人筆下的作品,毫不遜色。余以為古木雕以徽為最,東陽木雕名氣雖大,然古拙遠不逮之,唯徽州木雕最有東方韻味。
湯顯祖云: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回來的路上我一直默想,今天的徽州之所以為徽州,最能讓人從中一眼看到的,就是磚、木、石構(gòu)成的“徽州三雕”。然如此流失,物何以堪?若干年后,徽州還是徽州嗎?
回來后,我忽然覺得掠過的那把椅子在哪見過,似曾相識似的。對!在《國寶大觀》上見過。出處找到了,不由一陣竊喜。經(jīng)過幾次通話,敲定了底價。記得那天夜晚上門看貨時,真比相媳婦還仔細。因沒有參照物,只能憑感覺和推斷賭一把,心卻撲通撲通直跳。回程中又經(jīng)過老陳家,恰巧找到了本木材圖譜,一對照,不差!別提多高興了。中途,窗外漸漸飄起了雪花,愈卷愈大,一路飛舞,仿仿佛佛,這初雪也是為我飄起的。
到家已是大半夜了。早上朦朧中傳來妻的聲音:“咿!還真不錯吔。”妻的眼光向來很好,頗具慧根,就是將銀子看得緊不好。不過買這把交椅時還是難得地支持了一把,說是看在我魂不守舍的樣子上。買椅子時除了妻子支持,我還到信用社偷偷貸了一點款倒是真的。
此件圓后背交椅為黃花梨材質(zhì),弧形椅圈楔榫五接,裹以如意紋銅活,接縫處間不容發(fā),不經(jīng)意是看不到的。兩端出頭選用虎皮紋黃花梨材作成圓鈕形,以增華美之氣。全身光素,僅靠背板浮雕花紋一朵,乃由云頭及雙螭組成,為明代家具最常用的圖案之一。后推彎轉(zhuǎn)處,用鏤螭角牙填塞支撐,椅面軟屜。前方橫材雕拉直的壸門線作裝飾。下面有活動式踏床,飾以古錢樣式銅片。后背板用手輕輕撫摩,略感起伏不平,與坐者脊背正相吻貼,顯示出其制作工藝上的不同凡響與智慧。銅配件的精良制作,可隱約看見明代中晚期手工業(yè)的發(fā)達與江南地區(qū)資本主義的萌芽。
交椅是一種可以折疊的交足椅子,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杌”(俗稱“馬札子”),即古代所稱的“胡床”,李白“床前明月”詩句中的“床”。“交杌”加上從漢民族心理衍生出來的靠背就成了交椅。交椅的基本結(jié)構(gòu)早在宋代已經(jīng)定型,有“太師椅”之名。
明代圓后背交椅為中國古典家具中最為經(jīng)典的器型。其制作難度大抵在尺寸感的把握上。此件交椅遠遠觀之,空靈飄逸。修長而勁挺的雙腿高舉起矯若游龍的弧形椅圈,如俄羅斯體操明星霍爾金娜賽場上奔放的身姿,高貴而不失典雅,顯示出明人在家具制作上的最高成就。
交椅在明代廳堂陳設(shè)中地位極高,一般置正廳中央屏風(fēng)前,為主位,兩側(cè)多擺放燈掛椅,為客位。入清后廳堂陳設(shè)大變,交椅便不再派此用場。古徽州多巨村大姓,宗祠之風(fēng)熾盛。此件黃花梨交椅出自古徽州,估計是徽商從蘇揚一帶攜回家鄉(xiāng)畫上人容像用的。
南方潮濕,椅面軟屜與托泥已壞朽更換,多少記錄了些歷史的滄桑與流傳的不易。原打算買根年代相近的黃花梨老料將托泥重新更換掉,棕繩軟屜換成錦面,以恢復(fù)其高華的神韻。不曾想十多年過去,老料價格已漲了近百倍,只得作罷。據(jù)馬未都先生說,明代黃花梨交椅存世不過五十把左右。以近年市場出現(xiàn)的概率推斷,估計不止此數(shù),但也多不了多少。我收得此件交椅時,黃花梨根本沒有今天炒得這么熱。我一直反感炒作黃花梨原料,認為老黃花梨木材只有用于修復(fù)和制作明式家具才具意義,才是天作之合。那種華美與溫潤,足能讓現(xiàn)代都市人體味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