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庚
一群人為什么要攀越重重險惡,深入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去生活?——沒有人能夠解開這個謎。獨龍族因此成為中國56個民族中最獨特的一個民族。
很古的時候,天上最大的神靈格蒙來到木肯木當(dāng)——這是獨龍峽谷里的一個地方。因為格蒙寂寞難當(dāng),就在一塊大石板上用泥土造了人,世間從此便有了生命。獨龍族古老的神話傳說里,很少有明顯的關(guān)于民族大遷徙的故事——而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傳說中,遷徙故事比比皆是。獨龍族所有的故事與歷史記憶,仿佛都在強調(diào):自開天辟地以來,獨龍江就是獨龍族人的家園,他們從來就不曾離開過這里。
獨龍江到底有多大?獨龍族有句諺語:走村三天,過江半月。獨龍江邊的4000多獨龍族人,絕大多數(shù)還生活在一片片被稱為“當(dāng)”(意為峽谷中的平地)的村莊。這些村莊或大或小,聯(lián)接它們的道路則驚心動魄——在獨龍江計算路程,不是用距離而是用時間,某“當(dāng)”到“當(dāng)”是多少天的路程,就連史志中也沿用這一方式。
行走艱難,耕種就更為艱難。峽谷里有許多“響木麻”。這是獨龍語“用刀子耕作的土地”之意,譯成漢語,便是“刀耕火種”。千百年來,獨龍族的生活里,早就深深地埋藏著一種與大自然獲取平衡的生態(tài)意識。有一個神話說:很久以前,人的腿是直的,行走如飛,比野獸跑得更快,眼看野獸就要被人打光了。格蒙擔(dān)心人以后的生活,便在人的小腿上放了一塊石頭,從此,人再也沒有野獸跑得快,野獸終于得到了繁衍……神話所提供的信息,是獨龍族對于生存環(huán)境的超常理智與清醒。他們提醒自已:人與大自然之間,存在著一種必須去遵守的意志與秩序。
獨龍族人最引外界關(guān)注的,還有紋面的習(xí)俗。在一切解釋中,有一種說法極為美麗:獨龍人認為人的亡魂最終將變成各色的“巴奎依”——一種大而好看的蝴蝶。當(dāng)峽谷里飛起這些美麗的蝴蝶時,即將成年的獨龍女子,便用青靛汁與竹針,在臉上刺出永不消褪的蝴蝶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