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喬
祖籍湖南的譚遠(yuǎn)山在上海開了一家茶食店,顧客可以在里面行酒令、吟詩作對,茶食店希望營造一種文雅的氛圍,吸引文人學(xué)子光臨。不過可惜的是,茶食店沒什么名氣,經(jīng)營狀況很不理想。
這天,譚老板收到一個消息,說是革命風(fēng)云人物譚延闿來到了上海。說起這個譚延闿,還是譚老板的一個遠(yuǎn)親呢,詩歌書法雙絕,平時好吃成癖,還吃出了“美食家”的稱譽(yù)。
譚老板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寫了請?zhí)环?,送到了譚延闿下榻之處。那譚延闿正準(zhǔn)備領(lǐng)略各處的美食,一看到請?zhí)邢聭?,馬上和幾個朋友來到了茶食店。
賓主相見,自然寒暄一番。譚老板親自下廚做出了幾樣拿手好菜,譚延闿等人品嘗過后,嘖嘖稱贊。譚老板趁機(jī)說出了店里生意不好的情況。譚延闿思索了片刻,對譚老板說:“這里既然標(biāo)榜文雅,我可不可以寫幾個字?”譚老板一聽,知道他有意提攜,說:“榮幸之至!不如先生就題店里的招牌吧?!?/p>
譚延闿飽醮濃墨,寫出了“推譚仆遠(yuǎn)”四個大字。譚老板不明白什么意思,譚延闿也不說破,只說以后自然會明白的。譚老板不好多問,于是便把這四個字作為招牌裱了起來。
此后有人到茶食店里來,總會問這個招牌什么意思,譚老板據(jù)實(shí)回答不知道。消息傳開,這可撩起那些文人學(xué)子的好奇心,他們紛紛到茶食店里來觀摩,互相討論辯駁,可是毫無結(jié)果。一次,有人向國學(xué)大師章太炎請教這四個字,不料章太炎思索良久,也是不得其解。連章太炎也不懂的招牌語,一傳十,十傳百,茶食店就這樣火了,客人源源不斷,譚老板這才知道譚延闿的良苦用心。
直到后來,才有人輾轉(zhuǎn)從《后漢書·西南夷傳》中查出,“推譚仆遠(yuǎn)”是一句外國語的漢語音譯,是“甘美酒食”的意思?!巴谱T仆遠(yuǎn)”字面上似乎有“推譚家走得遠(yuǎn)”意思。而且文人學(xué)子聚集的地方,最忌俗氣,這四個字作為招牌既文雅又貼切。
譚延闿深諳文人學(xué)子的脾氣與情趣,巧妙地用一個招牌語令茶食店起死回生,成為歷史上一段佳話。
(編輯/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