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洲
【摘 要】班集體是學校的基本單位,班級管理同樣是學校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教育經(jīng)驗和實踐表明,營造一個友好、活潑、善良、團結、寬容、民主、公平的班級氛圍,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和健康成長,更有利于塑造學生全面的人格,從本質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班主任有義務做好每一名學生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使自己所在班級更加團結、友愛、互助。下面,筆者就談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
【關鍵詞】班級管理 ? ?班主任 ? ?對策
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班集體是最為基層的教育組織,班集體同樣是學生接受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最為基本的單位。中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更處于叛逆時期,初中階段同樣是塑造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最為關鍵的階段。因此,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初中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影響到初中學生的身心健康,關系到初中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本文就對新形勢下的班級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班級管理的基本內涵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管理過程,是指教師根據(jù)自身的要求和目的,采取一定的措施,帶領全體學生,對班級的資源實施控制、協(xié)調、組織和計劃,以便實現(xiàn)自身教育目標。簡而言之,班級管理是一個教師以實現(xiàn)自身教育目標為前提的組織活動過程。
同時,班級管理還應是一個有步驟、有計劃、有目的的社會活動。實現(xiàn)教育目標就是班級管理的根本目的,實施班級管理能夠使班級中的學生得到全面、充分地發(fā)展,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塑造全面的人格。班級中各種資源就是實施班級管理的對象,而班級中的學生是班級管理最為主要的對象。可以說,班級管理就是對學生進行管理。班級管理是一種互動關系,體現(xiàn)了學生與教師之間雙向的活動,教師與學生是班級管理的參與者。
二、新形勢下開展班級管理的對策
(一)培養(yǎng)團結的班級氛圍
班級氛圍就是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來塑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班級管理工作的關鍵就是凝聚力,加強班級的凝聚力可以增強學生對于班集體的榮譽感和認同感。在平時與學生聊天中我發(fā)現(xiàn),同學之間缺少團結,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缺乏集體觀念和集體榮譽感。針對這個現(xiàn)象,我開展了一次以“團結”作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在班會上,我將學生分為幾個團隊,以團隊為單位做游戲,在游戲結束以后,為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和團隊發(fā)獎品。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學生們溝通和交流逐漸增加,這次活動取得了預期效果。
(二)主動關愛學生
初中學生經(jīng)歷了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轉變,在小學階段中,學生們仍在父母的懷抱中生活,而初中階段中,學生開始學習獨立生活,因此,初中階段的學生更加需要愛護和關心。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如果平時在學生面前總是悶悶不樂,講究師道威嚴,那么,學生便會對班主任產(chǎn)生敬畏感,而非親切感。通過總結自己這幾年的工作經(jīng)驗,我發(fā)現(xiàn)對待學生越是和藹可親,學生越是樂觀向上;越是嚴格,學生越是消極。如果我們以師友的姿態(tài)與學生相處,那么,學生不僅能感受到教師的嚴肅,更能夠體會到親人的慈愛和熱情。長此以往,學生便會更多地與教師溝通,這樣教師便可以更加輕松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掌握班級的動態(tài),更加方便班主任管理班級。班主任的師友姿態(tài)并不意味著對學生一味縱容,班主任對于學生的過錯應該具有容忍力,同時把握好處理力度,在學生犯錯的時候,充分調查犯錯原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征開展說服教育工作。
例如,我遇到過一位同學,在學校剛剛開學不久,我任命這名學生為生活班長,主管班級的班費。而后,這名學生看到別的學生買當時很流行的玩具,就把班費拿出來購買玩具。在我知道這件事情以后,首先對這名學生的家庭背景進行調查。通過與其他學生聊天得知,這名學生父親離家出走,母親常年在外打工,他在外婆家長大,可以說這名學生在沒有母愛和父愛的環(huán)境中成長,對別的學生所擁有的東西十分羨慕。在對這名學生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時,我沒有指責和批評他,而是對他說:“老師十分理解你的處境,但是,不管怎么樣,我們都應該有出息、有骨氣、有志氣,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你可以與老師說,與同學說,老師和同學會一起幫你渡過難關。更何況你還這么聰明,很多同學都羨慕你的頭腦,如果你現(xiàn)在能消除雜念,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那么,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考入理想的學校?!蓖ㄟ^我的疏導和勸解,這名學生逐漸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最終考入了重點高中。
(三)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擁有高尚師德的教師可以感召學生,因此,班主任要做好三個“第一”。所謂的三個“第一”就是指:處理好第一個紀律問題、開好第一次班會、講好第一句話。在各個方面,班主任都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嚴于律己,為人師表。榜樣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學生對班主任的行為耳濡目染,便會逐漸向班主任學習。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要做到不早退、不遲到、尊重學生、努力學習。
三、結語
綜上,新形勢下初中班級管理工作應杜絕管理模式僵化、過分關注學習成績、班主任專制等現(xiàn)象,班主任應和學生共同努力,營造出和諧的班級氛圍,建立公平、民主的班級,班干部應起到帶頭作用,帶領全體同學共同努力,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促進自身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穎.對大學班級創(chuàng)新思維管理的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28(01):53-54.
[2]撒鵬飛.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3(1):138.
[3]王世忠.偏遠農村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4(2):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