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軍
中華書局1974年標點本《明史》卷一八二《王恕傳》記載“論功,進左副都御史,稍遷南京刑部右侍郎。父憂,服除,以原官總督河道”。此處關于王恕仕宦經歷的記載,存在兩處史實錯誤:
其一,王恕從左副都御史升任南京刑部左侍郎,而非“刑部右侍郎”;其二,王恕是以刑部左侍郎總督河道,亦非“以原官總督河道”。
王恕(1416~1508),字宗貫,陜西三原人。英宗正統(tǒng)十三年(1448)進士,選庶吉士。在進左副都御史之前,王恕先后任揚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撫等職。其在河南,以平定河南、湖北等地流民起義而進左副都御史,成化四年(1468)二月,“以巡撫河南、左副都御史王恕為南京刑部左侍郎”(《明憲宗實錄》卷五一,“成化四年二月丁未”條,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62年校印本,以下實錄皆用此本,不再一一標注)。成化七年十月,“改南京刑部左侍郎王恕為刑部左侍郎,奉敕總理河道”(《明憲宗實錄》卷九七,“成化七年十月乙亥”條)。
正德三年,王恕去世,《明武宗實錄》中也記載了王恕的生平?!俺苫g,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撫治南陽諸郡流民。以母憂去。會襄陽盜起,詔起復。會兵剿平,轉左副都御史,巡撫河南。遷南京刑部左侍郎。丁父憂,服闋,改刑部,巡視河防?!?《明武宗實錄》卷三七,“正德三年四月乙卯”條)。
其次,王恕本人的記載中也多次談及此點,弘治三年三月《乞休致奏狀》中言道:“(成化)三年以平賊功升左副都御史、巡撫河南;四年升南京刑部左侍郎;七年改刑部左侍郎、總理河道。”(王恕:《王端毅公奏議》卷一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此后,王恕又數次上疏乞休,均反復論述了這一點,“成化三年二月十六日,以平賊功升本院左副都御史,奉勅巡撫河南。成化四年二月十七日,升南京刑部左侍郎。成化五年二月十一日,聞父喪,守制。起復,成化七年十月十一日,改刑部左侍郎,奉勅總理河道”(《王端毅公奏議》卷一三《乞恩休致奏狀》);“又二年以平賊功升左副都御史,巡撫河南。未幾,升南京刑部左侍郎,管部事。改刑部,總理河道”(《王端毅公奏議》卷一四《乞休致奏狀》)。
由以上兩點不難看出,王恕仕宦生涯中,是由左副都御史進南京刑部左侍郎,而后改刑部左侍郎,以此總理河道,并非如張廷玉所論以左副都御史遷南京刑部右侍郎,后以原官總督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