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春 何玉霞
忙忙碌碌一個學期即將結(jié)束,可愛的假期在向教師招手,疲憊不堪的你心中早已充滿期盼。又是一個放假季,是該好好輕松一下了,是蒙頭大睡補補覺,還是天天用美食犒勞自己,抑或?qū)W習充電,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據(jù)以往經(jīng)驗,有的教師假期缺乏規(guī)劃,麻將桌上坐幾天,餐館酒店吃幾次,親朋好友喝幾場,東游西逛玩一陣,再長的假期也是匆匆而過,到開學在即時,身心俱疲,內(nèi)心惶惑,不堪回首。更有甚者還患上了假期綜合癥,對新學期視為畏途,連班都不想上了。這樣的假期實在令人遺憾。
對于一個有計劃的老師,假期無疑是一個難得的緩沖期,可以洗去一身的疲憊;假期是一個加油站,可以學習充電。假期結(jié)束神情輕松,精力充沛,充滿活力,對新的征途躍躍欲試。那么何不過一個別樣的假期呢?
來一次壯游。古代的學者特別講究游學,在閉門苦學一陣后,學問欲成而未成之際,出門游學,廣交天下名士,飽覽祖國山河,既鍛煉身體意志,又開闊眼界,還增添社會經(jīng)驗,獲得對社會的真實認識??鬃釉苡瘟袊庥銎D難坎坷,歷時十四年,成為舉世聞名的學者、思想家。司馬遷寫《史記》前,多次游歷天下,足跡遍及南北,考察了大量歷史古跡,為日后的寫作積累了史料。李白在長安不得志,被權(quán)貴排擠,于是云游天下,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秾⑦M酒》就是他在開封一帶漫游時的杰作,而《夢游天姥吟留別》則是他準備南游吳越時的作品。孫中山在進行革命活動之前游學到湖北,以布衣之身拜訪過當時的湖廣總督張之洞。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多次游學,1917年他和同學蕭子升壯游五個縣,行程九百多里路。我中學時代的班主任李杏山老師,每到假期就約上同事汪建業(yè)老師,游歷名山大川,當時經(jīng)濟并不寬裕,就買最便宜的車票,住最廉價的旅社,吃最一般的飯菜,游覽最好的山河美景。汪建業(yè)老師依據(jù)自己的這段游歷,接連寫出了《紅檣桅》《紅杉樹》等多本游記。去年暑假我們單位的青年教師騎行幾千公里,到達雪域高原拉薩。這些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終生難忘,終生受益。所以,何不利用假期,做一次壯游,趁年輕多走走,多看看,為生命留下美好的回憶呢?歷史老師去考察名勝古跡,地理老師去觀測江河山川,語文老師去拜訪先哲故里,總可以獲得最深刻的體驗,對教學對生活不無裨益。陶行知說,“教師最大的成功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而我們的壯游行為則會使自己成為學生崇拜的老師。
讀一本教育專著。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應該多讀一點書。教師平時的工作生活太忙,很少有大塊的時間閱讀大部頭的專業(yè)著作,大多是一些應景式的淺閱讀,或者是即興的休閑快餐閱讀,這不能滿足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因此,假期何不騰出時間來做一次專業(yè)深入的閱讀呢?蘇霍姆林斯基、馬卡連柯、陶行知等教育家的經(jīng)典文集可以好好讀一讀,當前的知名教育家如李鎮(zhèn)西、朱永新、魏書生、程紅兵的教育專著更是不能不讀。當然像萬瑋、程宇、王曉春、張萬祥等一大批風頭正勁的教育學者,他們的作品也可廣泛涉獵。朱永新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所以教師應該讀一點書,特別是讀一點專業(yè)書,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持之有據(jù)。古人講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讀書人,做一個行者,然后做一個教育者,博聞強識,身體力行,不亦樂乎。
做一次家訪。無論在城市還是鄉(xiāng)村,家訪這項本來很重要的教育工作都正在漸行漸遠。緊張的工作節(jié)奏,繁忙的交通,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讓家訪越來越難以為繼。但家訪實在太重要了,重要到絕不可替代廢棄。因為家訪可以深入家庭,了解情況,調(diào)查問題,聯(lián)系感情。你可以客人的身份進入一個家庭,這時你在學生心中既是老師,又是親戚朋友,他會對你產(chǎn)生親近感,覺得自己很受重視。要想更深入地走進學生內(nèi)心,就要走進學生的家庭。所以不要怕麻煩,把自己當作學生的親朋好友,到他們的家里去吧。節(jié)假日到學生家里去,促膝談心,圍爐夜話,喝一杯熱茶,聊幾句家常,道幾聲祝福,沒有比這更溫馨有效的教育方式了。2008年春節(jié),我和當小學班主任的妻子一起到郊外玩耍,順道去幾個家在郊外農(nóng)村的學生家里家訪。這幾個學生家里都是種大棚蔬菜的。走進他們的院落,但見戶庭干凈,葡萄架搭在屋檐下,幾畦白菜長得正旺,三兩行大蔥綠油油的,生機盎然。還有西紅柿正在掛果,黃瓜正在開花,紅紅綠綠,青白相間,姹紫嫣紅,煞是好看。這種情景一下子引發(fā)了我們對兒時故鄉(xiāng)的回憶,親切感油然而生。我們和學生、家長一起在大棚里勞動,一起閑聊,一起拍照合影,無比快樂。臨走時家長還送我們一些蔬菜。這種情景像極了孟浩然的詩歌:“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逼拮雍髞砗芨吲d地告訴我說,自從那次家訪后,那幾個孩子看到自己十分親近,眼睛里都閃著高興的光。
我還記得上高中時,班主任李杏山老師來家訪,我正幫母親干農(nóng)活。我們看到李老師來了,就像見到了稀客。母親趕緊放下手里的農(nóng)活,給李老師做了一碗醪糟荷包蛋,放了很多糖,這是農(nóng)村最好的待客之禮了。李老師坐在凳子上吃完了,勸我去復讀。我當時正沒主意,聽了李老師的勸告,第二天就去了學校,當年就考上了大學。如果李老師不來家訪,今天我在哪兒呢?
帶領(lǐng)學生參加一次公益慈善活動。人活著除了為自己,還得為他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把自己財產(chǎn)的一半捐給了公益慈善事業(yè),并且承諾死后把所有財產(chǎn)全部捐獻出來。他說:“帶著巨大的財富死去是恥辱的。”香港實業(yè)家邵逸夫一生捐出上千億財產(chǎn),捐資助學,興辦教育,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社會聲譽。作為老師,也應該在學生心里種下愛和奉獻的種子,利用假期帶領(lǐng)他們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學會奉獻。
我的同事薛育茂老師特別重視假期的公益慈善活動。每年春節(jié)過后,他都會帶領(lǐng)學生到哈密福利院總會去看望老人和孩子。同學們用節(jié)省下的零花錢,給老人買去衣服,為孩子帶去糖果和玩具,給老人剪指甲,打掃衛(wèi)生,和孩子們做游戲。薛老師說:“看到學生們忙碌的身影,看到干凈整潔的院子、老人臉上洋溢的笑容,我為我的孩子們感動;看到同學們把一包包的衣物,一塊一分的零錢甚至自己買棉衣的錢全部捐獻出來的時候,我作為他們的老師,心理產(chǎn)生的不僅僅是感動和自豪?!?006年暑假哈密突降暴雨,大泉灣一帶農(nóng)民的西瓜棉花地受災嚴重,薛老師班上的同學殷杰主動和慈善救災機構(gòu)聯(lián)系,在我們石油基地散發(fā)傳單,宣傳受災情況,組織班上的同學為受災的小學生募捐,為他們送去書包和衣物。因為懂得了愛,薛老師說:“突然之間我覺得我的孩子們一下長大了。”
假期開始了,讓我們努力過一個別樣的假期吧。
(作者單位:哈密石油高級中學
哈密石油第二學校
新疆哈密 839009)
責任編輯 余志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