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麗麗
(常州鐵道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軌道交通系,江蘇 常州213011)
飛機或機器人用電機因為其工作環(huán)境的特殊性,要求體積小、重量輕、高質性優(yōu)。交流發(fā)電機比起直流發(fā)電機有明顯優(yōu)越性,而且交流發(fā)電機的性能更可靠,維護周期長、維護工作量小,飛機上的控制系統(tǒng)供電發(fā)電機采用的就是交流發(fā)電機。對于交流發(fā)電機的線圈繞組,雙層疊繞繞組是最廣泛應用的經典繞組方式,盡管疊繞和波繞都可行,但波繞有它的缺陷,交流發(fā)電機繞組應用中雙層疊繞更為廣泛接納。雙層疊繞又有整數(shù)槽和分數(shù)槽兩種,為了滿足相間對稱要求,每相的槽數(shù)必須相同且為整數(shù)。
該類電機在大修中需更換成套的線圈繞組,而線圈繞組制作和將線圈嵌放入電機鐵芯線槽有幾種工藝程序呢?本文將分別對傳統(tǒng)的獨立繞組方式和新設計的連續(xù)繞組方式做詳細講解,并給出實例對比分析。
本例電機為三相交流電機,3對極(6極)定子繞組雙層疊繞嵌放在24個槽內,由式(1)可知每相有18個線圈組。
由式(2)可知每個線圈組有4/3個線圈,而4/3不是整數(shù),也就是說每個線圈組的線圈數(shù)不是相同的。每相的24個線圈分成18個線圈組,其中有12個線圈組每組有1個線圈,另外6個線圈組每組有2個線圈。為了保持三相繞組在空間上的對稱和平衡,線圈繞組設計為211-121-112-211-121-112。
跨距計算公式如下:
傳統(tǒng)獨立繞組方式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如同傳統(tǒng)獨立線圈繞組方式,繞組為雙層疊繞,設計為211-121-112-211-121-112,12個單線圈繞組和6個雙線圈繞組,共18個繞組構成3相6極電機定子繞組。新連續(xù)繞組方式比傳統(tǒng)獨立繞組方式流程簡單,少了很多步驟,節(jié)省了工時,節(jié)約了原材料。新連續(xù)繞組方式的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1 傳統(tǒng)獨立繞組方式的工藝流程
采用新連續(xù)繞組方式時,同一相繞組的所有線圈是連續(xù)的,漆包線只在同一相的所有線圈做完后截斷,而三相繞組在定子槽內空間上是均勻間隔分布的,所以每相要用一盤漆包線,三相繞組需要同時用到三盤漆包線。嵌線工人同時繞制嵌放三相繞組,在定子鐵芯側手工逐個制作線圈,每做完一個線圈,即刻嵌放線圈下層邊入槽,適當綁扎線圈上層邊以防匝之間錯位紊亂。
圖2 新連續(xù)繞組方式的工藝流程
從A 相開始,取一盤漆包線,用該定子專用線圈模做一個30匝的線圈,將線圈的下層邊嵌放入1號線槽,注意漆包線在線圈內的走向為逆時針,不要截斷漆包線。接著繞A 相第一個線圈組第二個線圈,漆包線在第二個線圈內的走向和第一個線圈的相同——逆時針。將第二個線圈的下層邊嵌入2號線槽,不要截斷漆包線。另取一盤漆包線,開始制作B 相的第一個線圈,嵌放線圈下層邊于3號線槽,注意漆包線在線圈內的走向為逆時針,不要截斷漆包線。取第三盤漆包線,開始制作C 相的第一個線圈,嵌放線圈下層邊于4號線槽,注意漆包線在線圈內的走向為逆時針,不要截斷漆包線。將C 相第一個線圈的上層邊嵌入1號線槽內,放槽頂絕緣?;氐紸 相,線圈走向順時針,制作定子的第5個線圈,嵌放同上,直至完成其他線圈,嵌完所有線圈。
與傳統(tǒng)獨立繞組方式相比,新連續(xù)繞組方式不需要連接各線圈,檢測過程少了些環(huán)節(jié),但檢測方法和評判依據(jù)與傳統(tǒng)獨立繞組方式相同。非接線端的綁扎、連接電源引線的過程和檢測項目同傳統(tǒng)獨立繞組方式。
用傳統(tǒng)獨立線圈繞組方式,嵌線工人將每組線圈提前準備好,將每個線圈逐個嵌進線槽,然后將同相線圈端部的導線連接起來。以實際生產中常用的電機為例,每個繞組有兩個端子,18個繞組有36個端子,其中30個端子在15處連接起來,剩余的6個端子接至電機的6條電源引線。將30個端子在15處連接并包扎絕緣是很費時間的工序,而且連接處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因導線連接的影響,繞組端部的機械強度也受到很大影響,同時15處導線連接也增加了電機的電阻,進而增加了電機的銅耗I2R。
新連續(xù)繞組方式每相只有一套連繞的線圈組,每個線圈在電機鐵芯側繞制后立即嵌放入槽。對三相電機,用3套連繞的線圈組,三相線圈組交替在電機鐵芯側繞制后嵌入槽內。新連續(xù)繞組方式每套繞組就是一個相,繞組的起始端和結束端就是電機電源引線的連接部分。因減少了導線的連接減少了不必要的功率損失,降低了材料消耗,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繞組端部的機械強度和導熱性能。
(1)工藝過程:準備線圈和嵌放線圈在傳統(tǒng)獨立繞組方式中是兩個步驟,在新連續(xù)繞組方式中是同一步驟,該步驟要求嵌線工人熟知嵌線工藝;傳統(tǒng)獨立繞組方式還因連接線圈的需要,多了必須的臨時連接、焊接、中間檢測等步驟。
(2)產品可靠性:傳統(tǒng)獨立繞組方式在15處連接線圈,連接處的焊接點降低了電機可靠性,綁扎絕緣也會影響電機端部繞組的通風散熱。
(3)工時要求:本定子新連續(xù)繞組方式比傳統(tǒng)獨立繞組方式節(jié)省約35%的工時,但如果定子線圈的匝數(shù)很多,如100匝以上,邊制作線圈邊嵌線就難說省時間了。
(4)材料消耗:傳統(tǒng)獨立繞組方式為每個定子節(jié)省6m(約6%)漆包線和其他黃金薄膜、玻璃絲帶、綁扎帶、焊接材料等。
(5)槽滿率:本定子的槽滿率不高,手工制作線圈不影響嵌放線圈的難度,如果電機設計時的槽滿率高,機器制作線圈會更容易嵌放,嵌放質量也容易控制。
新連續(xù)繞組方式能提高電機質量和可靠性,提高加工效率,節(jié)省材料和工時,大大降低了維修成本,從而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效益,增強了企業(yè)的競爭力。新連續(xù)繞組方式適合有以下特征的電機:(1)對質量性能要求非常高;(2)電機繞組有很多線圈組;(3)每個線圈匝數(shù)不多;(4)槽滿率不太高;(5)電機繞組端部尺寸要求嚴格。因而傳統(tǒng)的獨立繞組連接方式仍然有它存在的空間。
[1]許實章.電機學[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0.
[2]IEC Standard 60034-2-1—2007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Part 2-1:Standar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Losses and Efficiency from Tests(Excluding Machines for Traction Vehicles)[S].Geneva: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IEC),2007.
[3]IEEE Standard 43—2000 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esting Insulation Resistance of Rotating Machinery[S].New York: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nc.,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