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源,沈 皓,趙 昆,夏 斌(.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006;.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上海0040)
多輸入多輸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術能夠有效地提升系統(tǒng)容量和頻譜效率,被廣泛地應用于無線通信系統(tǒng)。隨著當前移動通信主流技術標準LTE 向LTE-Advanced(LTE-A)的演進,作為其關鍵技術之一的MIMO有相應的增強,如單用戶MIMO(SU-MIMO——single-user MIMO)被引入其中[1]。MIMO 系統(tǒng)的檢測算法對于處理系統(tǒng)中各種削弱效應,如衰落、空間復用干擾、相位噪聲、載波頻率偏移(CFO——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時間偏移(TO——timing offset)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典型的檢測算法包括最小均方誤差(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及其衍生算法,以及由最大似然(ML——maximum likelihood)檢測算法降低復雜度所得的球形譯碼(SD——sphere decoding)算法等。在實際系統(tǒng)中MIMO 與多址技術的結合產生了多種應用場景,如結合正交頻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MIMO OFDMA 以及結合單載波頻分多址(SC-FDMA——single-carrier FDMA)的MIMO SC-FDMA 分別是構成LTE/LTE-A 的下行和上行鏈路的基礎。
對于眾多的MIMO應用場景,尋求性能接近ML以及復雜度適中的檢測算法受到相當的關注;將SD算法應用于MIMO系統(tǒng)的信號檢測最早由文獻[2]提出,驗證了高信噪比(SNR)條件下SD 在性能上與ML 接近。除了解析推導和數值結果,SD算法的硬件實現在現有研究中也有所涉及,如文獻[3]。現有文獻對于SD 算法在MIMO OFDMA 系統(tǒng)中的實現也有相當數量的研究,如文獻[4-5]考慮了SD 算法的具體設計和性能評估,文獻[6-7]構造了該應用場景下SD 算法的硬件實現,并且LTE-A下行SD算法已經進入3GPP相關工作組的討論[8]。然而對于MIMO SC-FDMA 系統(tǒng)中SD 算法的實現,現有文獻中尚未有充分的涉及;與此相關的主要文獻[9-11]中,所采用的MIMO SC-FDMA系統(tǒng)模型與仿真設置相比實際的LTE-A 上行鏈路有著顯著的差距,并且沒有考慮諸如CFO等實際信道中的削弱效應的處理策略及影響。針對LTE-A上行SD算法面向工程實現的一些關鍵問題,本文基于作者先前所做工作[12],構造了用于有CFO存在時的LTE-A上行鏈路的SD 算法實現方案,從而使得SD 算法能夠以完整功能取代LTE-A 上行鏈路的MMSE 算法;在此基礎上,通過定性分析和仿真研究了SD 相對MMSE 的性能增益隨天線數目等因素的變化趨勢,以及有CFO存在時SD算法的魯棒性。這些結果進一步揭示了SD算法的適用性,從而LTE-A 上行SD 算法的工程實現依據更加充分。
在接收端,接收信號經過移除CP、FFT 和解資源映射處理得到N個子載波的頻率域信號。第n個子載波的信號矢量Yn∈CNr×1與Xn的關系可表示為
其中νn∈CNr×1為噪聲矢量,Hn∈CNr×Nt為第n 個子載波的頻率域信道矩陣。除了衰落和符號間干擾,Hn還可包含CFO 和相位噪聲等效應。本文考慮實際信道中普遍存在的CFO,從而更加完善檢測算法的實現。為簡潔起見,先描述沒有CFO 存在時SD 算法的實現方案,由以下步驟a)~c)給出,其中結合了文獻[11]的迭代干擾消除和文獻[13]的單樹搜索SD,CFO補償的方法將在此后詳細描述。
a)初始化:對于每個子載波n=1,2,3,…,N,以MMSE求解Xn,即
以下以一種頻率域CFO補償情形為例,說明使用SD 算法時CFO 補償方法。雖然衰落信道和CFO 的聯合估計能夠給出較好的性能,但實際中通常使用非聯合的估計以避免高復雜度的處理。在該情形下,如果接收端僅使用MMSE,則CFO 的補償以相位旋轉的形式作用于均衡器輸出,即式(3)變?yōu)椋?/p>
考慮到實際系統(tǒng)存在影響算法性能的多種因素,因而分析SD 相對MMSE 的性能增益隨相關系統(tǒng)參數如何變化,對于判斷SD 算法的適用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上節(jié)所構造的SD算法實現方案,分析發(fā)送和接收天線的數目如何影響SD相對MMSE的性能增益,從而在此基礎上對其適用性有定性的判斷。注意到衰落信道下的誤碼率曲線在SNR充分高時存在漸進直線,并且其漸進斜率反映了系統(tǒng)的分集增益[14],因而不同的誤碼率曲線之間漸進斜率的差異(即兩者的漸進夾角)能夠反映相應的系統(tǒng)性能之間的差異。根據文獻[15-16]所給出的結果,MMSE 具有分集增益Nr-Nt+1,ML 具有分集增益Nr。考慮到SD 即降低復雜度的ML,得到SD 和MMSE 的誤碼率圖線之間漸進夾角的正切函數值為:
由此可見,對于恒定的Nt≥2,該夾角隨著Nr的增大而減小,從而2條誤碼率曲線更加靠近,使得性能增益變小。另一方面,隨著Nt的增大,則發(fā)生與上述相反的情形,使得性能增益變大。由此可以推測,在接收天線數較少或者發(fā)送天線數較多的情形下,SD相對MMSE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進而SD算法在該情形下有更好的適用性。
以下給出并分析所構造的SD 算法實現方案在LTE-A 上行鏈路中的性能仿真結果。仿真采用了3GPP 標準所定義的PUSCH 信號發(fā)送和接收流程,信道模型為3GPP EPA模型??紤]3種系統(tǒng)參數配置:配置1采用MCS 10,分配60個子載波,碼率為0.678 8;配置2 采用MCS 10,分配120 個子載波,碼率為0.666 7;配置3采用MCS 20,分配60個子載波,碼率為0.824 2。圖1給出了配置1的BLER仿真結果,其中天線數目為2 發(fā)4 收,考慮了3 個不同的CFO 值。圖2 和圖3 分別給出了相同條件下配置2 和配置3 的BLER 仿真結果。從這些結果可以看出,雖然沒有CFO存在時較高的MCS使得SD相對MMSE的性能增益較高,但是隨著CFO 的增大,該增益在較高的MCS 下更加迅速地降低。對于這一現象可以理解為,雖然沒有CFO 存在時,較高的MCS因具有較高的SNR工作區(qū)間而受益于信道估計較為準確的優(yōu)勢,但是CFO的增大使得較高的MCS所依賴的信道估計較為準確的優(yōu)勢受到削弱,并且SD 算法的性能所受信道估計的影響比MMSE 更為顯著,進而造成性能增益的下降。雖然在配置1 和配置2 的情形下,由于CFO 對性能增益的影響本身并不大,以及仿真過程中隨機誤差等因素使得該增益隨著CFO 的增大出現起伏,但從配置3 的情形可見增益隨著CFO 的增大而減小。此外,注意到在2.6 GHz 的載波頻率下,200 Hz 的CFO 值對應的移動速度為83 km/h,因而對于實際信道中的CFO 是相當大的數值。由此可以認為,本文所構造的SD 算法實現方案在有CFO 存在時具有相當的魯棒性,尤其是對于配置了較低MCS的情形。
圖1 天線數目2發(fā)4收,采用配置1的BLER仿真結果
圖2 天線數目2發(fā)4收,采用配置2的BLER仿真結果
圖3 天線數目2發(fā)4收,采用配置3的BLER仿真結果
圖4 天線數目2發(fā)2收,采用配置1的BLER仿真結果
圖5 天線數目2發(fā)6收,采用配置1的BLER仿真結果
圖4和圖5分別給出了天線數目為2發(fā)2收以及2發(fā)6收,采用配置1的BLER仿真結果,其中考慮了3個不同的CFO 值;圖6 給出了沒有CFO 存在時天線數目為2 發(fā)8 收,采用配置1 的BLER 仿真結果。從這些結果中可以看出,較多的接收天線使得SD相對MMSE的性能增益減小,從而驗證了第3 章中的相關分析。另一方面可觀察到該增益受到CFO的影響并不顯著,SD算法實現方案在有CFO 存在時的魯棒性再次得到驗證。
本文構造了有CFO 存在時LTE-A 上行鏈路的SD算法實現方案,并通過定性分析和數值仿真對其性能進行了研究。仿真結果驗證了該算法實現方案在有CFO 存在時的有效性,從而SD 能夠以完整功能取代LTE-A 上行鏈路的MMSE 檢測算法,以及SD 相對MMSE的性能增益的一些變化趨勢。發(fā)現較高的MCS使得該性能增益隨著CFO的增大而更快地減小,并且基于實際信道中CFO值通常較小的特性,SD算法在有CFO 存在時的魯棒性得以驗證。此外,發(fā)送和接收天線數目對性能增益的影響表明,較少的接收天線或者較多的發(fā)送天線使得SD 相對MMSE 的優(yōu)勢更加顯著。這些結果更加充分地揭示了SD算法在LTE-A上行鏈路中的適用性,在此基礎上可以設計SD和MMSE等不同算法間的自適應切換以優(yōu)化系統(tǒng)性能與復雜度之間的權衡。
圖6 天線數目2發(fā)8收,采用配置1的BLER仿真結果
[1] Sesia S,Toufik I,Baker M.LTE-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from Theory to Practice[M]. 2nd Edition. New York: Wiley,July 2011.
[2] Viterbo E,Boutros J. A universal lattice code decoder for fading channel[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1999,45(5):1639-1642.
[3] Z.Guo,P.Nilsson.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K- best sphere decoding for MIMO detection[J]. IEEE J. Sel. Areas Com?mun.,2006,24(3):491-503.
[4] Shah MA,Mennenga B,Fettweis G. Iterative Soft- In Soft- Out Sphere Detection for 3GPP LTE[C]. Proceedings of IEEE 71st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2010.
[5] Wang C,Tsai P. Precoder selection under K-best MIMO detection for 3GPP-LTE/LTE-A systems[C]. Proceedings of 18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APCC),2012.
[6] Winter M.,Kunze S.,Adeva E.P.,et al. A 335 Mb/s 3.9 mm2 65nm CMOS flexible MIMO detection-decoding engine achieving 4G wire?less data rates[C].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ISSCC),2012.
[7] Chia-Hsiang Yang,Tsung-Han Yu,Markovic D. A 5.8mW 3GPPLTE compliant 8×8 MIMO sphere decoder chip with soft-outputs[C]. IEEE Symposium on VLSI Circuits(VLSIC),2010.
[8] 3GPP R4-132017 WF on NAICS Receiver Terminology[EB/OL].http://www.3gpp.org.
[9] Liu X,He X,Ren W,etc.Evaluation of Near MLD Algorithms in MI?MO SC-FDMA System[C]. 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WiCOM),2010.
[10]Jar M,Matus E,Perez-Adeva E,etc.Two-stage detector for SC-FD?MA transmission over MIMO ISI channels[C].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ISWCS),2012.
[11]Moriyama M,Iwanami Y.Complexity reduction using QRD-M or SD in MIMO Interleaved SC-FDMA receiver with iterative detection[C].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ISITA),2012.
[12]張源,沈皓,趙昆,等.LTE-A 上行鏈路中單用戶MIMO 的球形譯碼算法實現與性能分析[J].電訊技術,2015,55(1).
[13]Studer C,Wenk M,Burg A,etc. Soft-Output Sphere Decoding: Per?formance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C]. Proceedings of 40th Asi?lomar Conference on Signals,Systems and Computers,2006.
[14]L. Zheng,D. N. C. Tse. Diversity and multiplexing: A fundamental tradeoff in multiple-antenna channel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3,49(5):1073–1096.
[15]Jiang Y,Zheng X,Li J. Asymptot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VBLAST[C]. Proceedings of 2005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2005.
[16]Tarokh V,Seshadri N,Calderbank A R. Space-time codes for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criterion and code construc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1998,44(2):744-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