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陽,是迄(qì)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和國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從面世的第一天起,這件國寶就開始了數(shù)次歷險的歷程。
自從安陽小屯村發(fā)現(xiàn)甲骨文之后,當?shù)剞r民常私自探尋文物。
1939年的一天,當?shù)卮迕駞桥辔募业膫蚬窍T龅热擞寐尻栫P在田地里探找文物。當鏟到地下十多米深時,觸及到一個硬東西,他將鏟子取上來看,發(fā)現(xiàn)堅硬的鏟子頭卷了刃,他想地下一定藏著古物。當晚,吳希增、吳培文便破土挖寶。到半夜時分,寶物才被發(fā)現(xiàn)。
第二天夜里,吳希增組織了40多人往上提,當提到六七米時,粗實的繩子突然斷了。此時天將放亮,人們又將洞口堵了起來。直到第三天夜里,終于將這個特大方鼎弄出地面。
消息很快泄露出去。不久,駐安陽機場的日軍警備隊長黑田榮次前來“參觀”。后北平古董商蕭寅(yín)卿也來秘密造訪,并表示愿出20萬銀元購買,但要求村民將鼎砸成四至十塊,以便分批裝箱運走。村民先是用鋼鋸條鋸,沒鋸動,又改用鐵錘砸,最后砸掉了鼎耳,使方鼎受到嚴重破壞。
隨后,吳培文將鼎藏在了放草料雜物的東屋,接著,從古玩商那里,用20塊大洋買了一只銅器贗(yàn)品藏到炕洞里。日本人聞訊搜查吳家時,扒開了吳培文的睡炕,那只贗品被日軍搜出當作真品帶走。
1948年5月29日,大鼎首次在南京展出,蔣介石偕(xié)夫人及上層官員親臨參觀并照相留念,引起巨大轟動。
1959年,大鼎被運至北京,經郭沫若考證,確認大鼎上的銘文為“司母戊”三個字。
方鼎那失去的一只鼎耳一直未找到,專家們只得仿照鼎上另一只鼎耳將它補上去,算是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