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mmHg,即在前房穿刺降低眼壓直至正常后4d行超聲乳化白內(nèi)障摘除術并同時置入人工晶體。結(jié)果:術前"/>
王旭輝 周建強 謝秀雯
摘要 目的:探討前房穿刺結(jié)合超聲乳化白內(nèi)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20例(20眼),在經(jīng)保守降壓治療的情況下眼壓仍>40 mmHg,即在前房穿刺降低眼壓直至正常后4 d行超聲乳化白內(nèi)障摘除術并同時置入人工晶體。結(jié)果:術前眼壓>40 mmHg,術后3個月內(nèi)眼壓10~20mmHg15眼,20~30mmHg 5眼;用卡替洛爾滴眼液控制眼壓,其中2眼在使用局部降眼壓藥物后眼壓依舊不能控制在<20mmHg;在術后3個月行鞏膜瓣下小梁切除術,隨訪3個月眼壓控制在<20mmHg。以上病例在隨訪期眼壓全部控制在20 mmHg。術前視力:光感10眼(50%),光感一手動4眼(20%),手動-0.15有6眼(30%);術后視力:<0.1有2眼(10%),0.1~0.3有5眼(22.5%),0.3~0.5有6眼(30%),>0.5有7眼(35%)。結(jié)論:前房穿刺聯(lián)合超聲乳化白內(nèi)障摘除+人工晶體置入術能在較好控制眼壓的同時顯著改善患者的視功能。
關鍵詞 穿刺術;超聲乳化;白內(nèi)障吸除術;青光眼
青光眼是眼科常見的致盲性眼病,也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眼病,已成為防盲治盲的重點。青光眼的患病率達2.07%,其中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PACG)患病率達1.66%,可見PACG是我國青光眼中主要類型。手術是有效治療途徑之一。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在眼內(nèi)壓力控制在正常范圍后再行手術治療,術中和術后并發(fā)癥明顯減少。但臨床上有部分青光眼患者在經(jīng)過各種保守治療后眼壓不能降至正常,長期高眼壓使患者視力損害進一步加重。前房穿刺術是眼科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常用于外傷性前房積血,眼內(nèi)藥物注射以及短期快速地降低眼壓。瞳孔部位阻滯可誘發(fā)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當晶狀體膨脹時,可使瞳孔部位阻滯加重,進而引起晶狀體虹膜隔前移,最終導致房角發(fā)生關閉。對于大多數(shù)白內(nèi)障患者來說,超聲乳化后吸出可以使瞳孔部位阻滯解除,同時加深前房進而開放房角,使眼壓降至正常,最終提高視力,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單純行小梁切除或青光眼白內(nèi)障共同手術導致的淺前房,或濾過泡包裹,及濾過泡失效等手術并發(fā)癥,并可減低手術中風險,從而避免進行復雜性手術。我院對20例(20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進行了超聲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狀體植入,所有患者術前藥物眼壓控制不佳,術后均行前房穿刺,使眼壓降至正常,效果較好,情況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20例(20眼),男10例(10眼),女10例(10眼),年齡50~70歲,均伴有晶狀體混濁,程度不一,晶體核的硬度按LOCS分級法,分為1~4級,手術前視力光感到0.15,在藥物保守治療后眼內(nèi)壓力仍>40 mmHg,遂行前房穿刺術,直至眼壓降至正常。第2~4天內(nèi)實施白內(nèi)障超聲乳化白內(nèi)障摘除,同時置人人工晶體,術后共隨訪3個月。
術前準備:手術前行常規(guī)全身檢查,并行常規(guī)眼部檢查,如裂隙燈顯微鏡、視功能、人工晶體測量、房角鏡、眼壓測量、視野和角膜內(nèi)皮細胞計數(shù),同時應行A/B超排除視網(wǎng)膜脫離等異常情況。
前房穿刺:手術前應用碘伏消毒結(jié)膜囊、眼瞼。手術過程:手術眼應用愛爾卡因表面麻醉,成功后行裂隙燈檢查,向鼻上方注視,在顳下象限內(nèi),位于角膜緣內(nèi)1.5 cm,用1mL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穿刺進入前房,緩慢放出少量房水(0.1~0.2mL),術后測眼壓位于10~20 mmHg,手術成功后予典必舒眼膏點術眼,6次/d,局部抗炎。同時做好第2~4天行超聲乳化手術前準備。
穿刺術后處理及手術時機:穿刺術后有部分患者眼壓下降效果不佳,常出現(xiàn)眼壓反復升高,對于這些患者我們每天放房水2次以降低眼壓。也有少部分患者手術后角膜后彈力層出現(xiàn)皺褶,有的甚至出現(xiàn)水腫,常規(guī)給予典必殊滴眼液及高滲劑點眼,球內(nèi)注射慶大霉素、地塞米松,促進水腫吸收,3~4天后行角膜內(nèi)皮細胞計數(shù),當角膜內(nèi)皮細胞密度>800/mm2時,患者可行白內(nèi)障超聲乳化手術前準備。
白內(nèi)障手術:手術均由固定醫(yī)師完成,以減少誤差,使用超聲乳化儀以及人工晶體,手術前應用復方托吡卡胺擴張瞳孔,表面麻醉選擇鹽酸丙美卡因,于11點處做角膜切口,另做一穿刺切口輔助操作,撕囊鑷撕囊,直徑約5 mm,然后水分離并水分層,超聲乳化晶體核,清除晶狀體皮質(zhì),置入后房型人工晶體,卡米可林縮瞳。手術切口均自然閉合。
并發(fā)癥:所有患者均無出血,無后囊破裂,無淺前房、脈絡膜脫離及角膜失代償?shù)瘸R姴l(fā)癥。其中2只術眼術后早期出現(xiàn)輕度高眼壓,經(jīng)藥物保守治療。1周內(nèi)眼壓均恢復正常。
結(jié)果
眼壓:術前眼壓>40mmHg。術后3個月內(nèi)眼壓10~20mmHg15眼,20~30mmHg 5眼,用卡替洛爾眼水控制眼壓,其中2眼在使用局部降眼壓藥物后眼壓依舊不能控制在<20 mmHg,在術后3個月行鞏膜瓣下小梁切除術,隨訪3個月眼壓控制在<20 mmHg。以上病例在隨訪期眼壓全部控制在<20 mmHg。
視力術前視力:光感10眼(50%),光感一手動4眼(20%),手動0.15有6眼(30%);術后視力:<0.1有2眼(10%),0.1~0.3有5眼(22.5%),0.3~0.5有6眼(30%),>0.5有7眼(35%)。
前房深度:患者術前虹膜周邊部均見明顯膨隆,PACG窄Ⅰ 14眼,PAC窄Ⅱ6眼,術后患者PACG≥1CT,虹膜較前平坦,周邊膨隆全部消失。
房角檢查術后房角增寬,周邊虹膜粘連開放。
討論
閉角型青光眼的病因主要是瞳孔阻滯,淺前房是瞳孔阻滯常見原因,患者房角變窄,在同時伴有白內(nèi)障時,白內(nèi)障晶狀體皮質(zhì)可以吸收水分,使晶狀體膨脹,體積變大,引起虹膜隔向前移動,使前房變淺,房角變窄,當達一定程度后房壓力顯著高于前房壓力,使虹膜根部前移,最終引起房角粘連并關閉,導致房角阻塞。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并發(fā)白內(nèi)障時,行前房穿刺同時行超聲乳化白內(nèi)障摘除,后行人工晶體置入術,對其進行治療,主要原理是超聲乳化吸出術可降低眼壓。原理如下:用薄的人工晶體替代厚的晶狀體,從而加深前房,治療瞳孔阻滯;在超乳手術中,灌注液可在前房內(nèi)形成一定的壓力,引起房角的二度開放;Roberts等認為越早實行超聲乳化摘除白內(nèi)障,同時人工晶體植入,越可以有效避免虹膜發(fā)生粘連,并避免前房角狹窄。超聲乳化切口小,可封閉眼內(nèi),形成一個系統(tǒng)。術中高灌注及高流量,前房內(nèi)壓力升高,使前房加深,進而虹膜根部變平坦,房角增寬,從新開放房角,恢復引流功能。本組患者手術前后對比,前房深度及房角開放程度均有改善。
對并發(fā)白內(nèi)障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在藥物保守治療療效不佳情況下,可行前房穿刺及白內(nèi)障超聲乳化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術,且該方案是可行的。在控制眼壓的同時,施行超聲乳化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既使患者的視功能改善,又能緩解和控制長期高眼壓所致的視神經(jīng)損害。但前房穿刺及放房水是侵入性操作,術中可誤傷晶狀體,術后有感染的可能,需要具備一定的手術技巧,并需嚴格掌握其手術適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