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格蘭盎格魯和諾曼時期教會與王室在對外貿易中的影響

2015-04-01 22:11:30蔣繼瑞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6期
關鍵詞:盎格魯諾曼王室

蔣繼瑞

(中國人民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 100872)

英格蘭盎格魯和諾曼時期教會與王室在對外貿易中的影響

蔣繼瑞

(中國人民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 100872)

討論了英格蘭盎格魯和諾曼時期的對外貿易,認為其延續(xù)了羅馬時代的部分活動,但教會、王室對這一時期的對外貿易有明顯的影響力。從當時的進出口商品中可以窺見,奴隸、呢布和葡萄酒等商品的對外貿易在教會和王室的消費需求下逐漸走向發(fā)展,同時這一時期的貿易發(fā)展也推動了諾曼征服之后英格蘭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盎格魯和諾曼時期;英格蘭;教會與王室;對外貿易

英格蘭的對外貿易,從羅馬時代開始已經存在。而到中世紀早期,即本文提到的盎格魯時期,其貿易活動已經開始越來越頻繁。雖然在11世紀城市復興之后英格蘭的對外貿易方顯示出其影響力,然而有越來越多的材料證明,有一些影響貿易活動的因素在盎格魯和諾曼時期已經開始發(fā)展。

盎格魯和諾曼時期的對外貿易,國內外學者大都在論著中提及,但是較少進行專門的論述。例如英國學者波斯坦認為英格蘭的出口貿易從盎格魯時代就存在,貿易交換的商品基本延續(xù)自羅馬時代[1]。洛恩指出,雖然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英國,常常被定義為蕭條、停滯,但是海外貿易是真實存在。而在弗里斯蘭人和丹麥人到來之后,貿易情況有明顯的發(fā)展[2]82。馬克垚的《英國封建社會研究》對這一時期工商業(yè)有整體論述[3];羅淑宇在論文中提到,不論是國內的地區(qū)性貿易還是國際性的長途貿易,都為當時城市的興起提供了長足的動力[4];崔洪健在論及盎格魯時期的貨幣體系時提到,與歐洲大陸之間貿易客觀上刺激了銀便士的鑄造[5]。

本文試圖通過對一些材料的整理和解讀,討論對外貿易中教會、王室對它的影響,證明他們的影響不僅表現(xiàn)在中世紀的政治和外交等領域,同時也推動了當時的貿易發(fā)展。

一、盎格魯和諾曼時期對外貿易概況

在討論英格蘭這段時間的對外貿易時,需要特別注意:當時存在著一部分的海外交換,并不屬于貿易的范疇,即教會或者修道院之間的禮物交換,或者貢品、戰(zhàn)利品的獲得,不屬于自由貿易范疇。按照波蘭尼的分類,認為當時的貿易主要分為三部分:①禮物貿易,建立在互惠基礎上貿易;②管制貿易,建立在分配控制和價格管制的基礎上的貿易;③市場貿易,類似后來的資本貿易[6]。

這一時期的貿易,由于參與生產和消費的人群主要是王室、貴族以及教會等,因此其貿易商品既與12世紀之后存在一定交叉,也表現(xiàn)出與之不同的特點。

1.出口貿易商品方面

主要是奴隸、金屬及金屬制品、呢布等商品。盎格魯和諾曼時代的英格蘭存在奴隸貿易主要出于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戰(zhàn)爭的需要,中世紀甚至更早的時期歐洲就已經存在奴隸軍隊或者雇傭兵;另一方面是由于合法懲處淪為奴隸,或者是迫于經濟壓力而進行的自我出賣。7世紀時,法蘭克人已經建立奴隸買賣的路線,在約克也有專門的奴隸市場。當時法蘭克的有錢人擁有上百名奴隸,其中撒克遜族的人占大多數。有材料表明,直到11世紀,在英格蘭的布里斯托爾仍然存在奴隸貿易[2]91-92。盎格魯諾曼時期的英格蘭,奴隸出口常常被用于補償進口許多價格高昂的奢侈品,從而實現(xiàn)大致的貿易平衡。隨著中世紀中后期其他商品出口量的增加,奴隸貿易在11世紀的份額已大不如前。

出口的金屬,主要是銀、鉛和錫等用于造幣的金屬以及金銀。有證據表明,在帕維亞,英格蘭商人至少在羅馬主教區(qū)繳納過三年以上的稅,50磅的純銀是最大的商品[2]99。英格蘭與法國之間也一度存在金銀圣器的往來貿易。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低地國家以及法國,都發(fā)現(xiàn)了來自英格蘭的、被廣泛使用的貨幣。有證據證明,在斯堪的納維亞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銀便士是來自英格蘭的,這種貨幣在瑞典和冰島尤其常見[2]92,95。

呢布雖然直到13、14世紀才迅速成長為英格蘭大宗出口的商品,但在盎格魯時期已有呢布出口貿易。公元800年,圣伯丁主教保留一部分稅收,用于購買英國的呢布。甚至在穆斯林世界,英國的毛紡織品都享有盛譽。從9世紀到11世紀的大約兩百年間,有很多來自阿拉伯的訂單。而弗里斯蘭人在其中起到了溝通橋梁的作用[2]89。根據波斯坦的估計,英格蘭從7世紀晚期開始出口布匹,它們被弗里斯蘭商人帶到國外。這種布在有完善建立的市場上被購買和使用。從查理曼給奧發(fā)國王的一封著名的信件當中也可以看出,其中抱怨給加洛林軍隊士兵制作軍服時,使用的英國布匹質量低下[7]。

另外,有一些學者在其研究中提到,英格蘭這一時期還出口少量的羊毛、獸皮、農產品,以及芝士類的食物等,但其具體的貿易份額尚無法確定。

2.進口貿易方面

在進口商品中,奢侈品占據大比例份額,如葡萄酒、玻璃制品、絲織品、香料等。有學者將1000年左右英格蘭的進口商品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分類:商人們攜帶鯨制品和葡萄酒從法國北部的魯昂來,攜帶呢布的原料從佛蘭德來,攜帶銅合金、金屬制品、絲綢和香料從默茲河谷來,攜帶農產品、布匹和染料從蓬蒂厄來[6]196-197。另外,來自北歐和意大利的商人,也在盎格魯和諾曼時期與英格蘭有一定的商業(yè)往來。

葡萄酒是英格蘭進口貿易當中的大宗商品。從8世紀開始,法國人習慣使用雙耳瓶運送萊茵河地區(qū)的葡萄酒。一個世紀之后,這種陶器在倫敦、坎特伯雷已相當常見。末日審判書中記載,在英格蘭南部有一個葡萄酒市場,但是附近并沒有分布葡萄種植園,能夠在這一地區(qū)進行集中的葡萄酒買賣[2]92,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充分證明了葡萄酒的海外貿易活動。玻璃制品在約克郡的塞維比(sewerby)被發(fā)現(xiàn),在出土的19個墓穴當中挖掘出679個用泥土、琥珀、黑玉、水晶和玻璃制作而成的串珠。其中很多材料雖然可以在本地采集,但是水晶和玻璃一定來自海外,因為英國這一時期雖然有玻璃加工場,但是無法自產玻璃。墓穴中婦女們佩戴的串珠,主要來自歐洲大陸的法國或者德國[8]137。另外,英格蘭還從法國和萊茵地區(qū)進口酒器,從德國進口火山石,從東非或者印度進口象牙。之所以有這樣的推斷,是因為英格蘭本土無法自產這些商品[8]138。商人們將歐洲大陸的奢侈品運往英格蘭,如稀有金屬、布匹,華麗的布匹和絲綢,象牙和錫,硫磺和玻璃[9]145。

從上述的進口貿易中可以看出,當時英格蘭消費這類產品的主要是上層社會。帕利澤在《劍橋英國城市史》當中提到的,他們的貿易大部分是為了滿足王室及其服務人員的需要[9]106。而中世紀前期王室、教會等大家族對奢侈品的需求,一般的小城鎮(zhèn)無法滿足,需要從遠方獲得。在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及以后,地主的一般貿易都是直接通過其代理商,甚至是直接通過他們自己的船只進行的[9]109。另外,有一部分貴族選擇直接參與當時的對外貿易活動。這種參與貿易活動的范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不斷擴展。

總之,盎格魯時期已經存在對外貿易活動,它們的變動與當時的社會需求聯(lián)系緊密,尤其是與教會和王室的聯(lián)系。這一時期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奴隸和金屬,這些商品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填補進口奢侈品的空缺。有學者認為11世紀前后存在某種程度的商業(yè)革命[10],如果從參與對外貿易的商人的角度看,在11世紀之前的貿易商人,大多是存在奢侈品需求的當權階層,而從11世紀開始,參與貿易的人群開始擴展和豐富。

二、教會和王室在貿易活動中的影響

雖然地區(qū)間的戰(zhàn)爭、海洋環(huán)境的改變等都可能直接影響到某種商品的貿易情況,但從人文社會方面來看,教會和王室對當時英格蘭對外貿易的走向存在重要的影響。

1.教會權力的影響

在整個中世紀甚至更長的時期,教會、教士、修道院等組織都對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在盎格魯和諾曼時期,教會內部經濟因素的發(fā)展和教會對外的交往溝通,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以修道院、教區(qū)為中心的教會經濟區(qū),在中世紀早期開始逐步發(fā)展成為一種經濟體,并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發(fā)揮作用。盎格魯時期的考古發(fā)現(xiàn)顯示,當時的修道院實際上是一個集生產和貿易為一體的經濟中心。例如諾森伯蘭郡的賈羅(Jarrow)、約克郡的惠特比(Whitby)和哈特爾普爾(Hartlepool)修道院,他們從外國進口的主要有酒器、玻璃等。同時他們自己生產紙張、紡織品和金屬制品等,可能也是出于貿易目的[9]11。有資料證明,倫敦的圣保羅教區(qū)最早從11世紀開始發(fā)展,他們在當地經濟發(fā)展中占據穩(wěn)定的地位,他們參與對外的錢幣和奢侈品的貿易,且在鄉(xiāng)村擁有土地[8]206。

地區(qū)間、國家間的教會聯(lián)系是兩個地區(qū)或國家之間貿易往來的一個重要條件。8世紀上半葉,英國的呢布出口至弗里斯蘭,由當時擁有廣泛通貨的弗里斯蘭人制成著名的弗里斯蘭披風,廣銷阿拉伯地區(qū)[11]。公元800年,圣伯丁主教特意保留一部分稅收,用于購買英國的呢布。在當時的穆斯林世界,英國的毛紡織品是享有盛譽的[2]89。林恩認為,英格蘭與地中海的直接貿易在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得到了恢復。如公元1027年,英格蘭國王卡紐特(Canute)來到羅馬,試圖與當時羅馬帝國國王康拉德(Conrad)二世商量,減輕他們對于英格蘭商人的重稅[2]99。由此可見,當時國家和地區(qū)統(tǒng)治者的一些外交或者政治行為是出于貿易考慮。

以宗教因素為推動力量而進行的海外貿易也由此開始。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在7世紀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王國與歐洲大陸之間存在貿易,但是許多教會和傳教士的活動證明,有數量可觀的人們穿過海峽,到達歐洲大陸[12]9。在倫敦,來自麥西亞的埃塞爾博德人曾獲得免稅特許狀[2]88。S.布魯克在其書中提到,法國與英格蘭之間,曾有人嘗試建立有利可圖的航線,從北法,經過瓦恩特薩姆到倫敦和坎特伯雷。途經的教會征收類似皇家通行稅的費用,商人可以在敏斯特、卡爾弗和羅契斯特之間往來,可以在倫敦或者是福德威奇進行商品的買賣[12]9。由此可見,幾個較大的教區(qū)之間有經濟往來,他們一方面實現(xiàn)宗教交流,一方面也進行有利可圖的貿易活動。

2.王室權力的影響

這種權力向貿易活動的傾斜,一方面出于政治或者戰(zhàn)爭的需要。典型事例是,查理國王曾經一度禁止市場貿易,以此作為外交過程中的經濟武器。而奧發(fā)國王也曾試圖進行商業(yè)限制,從當時的法庭記錄可見,他們試圖在進行羊和羊毛的貿易時展開商戰(zhàn)。公元790年,法蘭克的港口仍然沒有開放,一個名叫阿爾坤(alcuin)的教士被派去英國求和,為他們后來決定通商奠定了基礎[2]88-89。

出土于盎格魯時期肯特地區(qū)的一些金屬制品和加工品,與在法國西北部發(fā)現(xiàn)的類似,說明這一時期他們之間有著某種程度上的政治和經濟聯(lián)系。從在肯特王國統(tǒng)治時期發(fā)現(xiàn)的典型的外來手工制品中可以確定,他們之間的貿易是有歷史根源的[12]11?!?世紀晚期,一種稱之為‘sceattas’的銀幣開始廣泛的應用在英格蘭和弗里斯蘭之間的貿易中。貨幣上的圖案表明,這個時候的貨幣受到羅馬、墨洛溫和北方的三重影響。而盎格魯-弗里斯蘭貨幣體系在8世紀上半葉非常流行,并有廣泛的影響?!盵2]86阿爾弗雷德王于886年重新在倫敦建立政權,他發(fā)展??巳氐氖屑透劭?在接下來的一百年里,英格蘭南部海岸的貿易量開始增加,以貿易為生的沿海城鎮(zhèn)也相應增加[8]112。

英王埃塞雷德二世在公元991年前后頒布的法令當中規(guī)定:每一艘進入河口的商船,即使他們不屬于休戰(zhàn)協(xié)議當中的國家,也應該為其提供保護。如果他們在被襲擊的情況下進入城鎮(zhèn),他和他的商品都應該被保護[13]40。埃塞雷德四世時期,關于進口有更加詳細的規(guī)定,進入比林斯蓋茲的船只,小船每只需繳0.5便士,攜帶船員的大船每只需繳1便士,大型商船每只需繳4便士,布匹的繳稅需在每周二、四和日進行。攜帶葡萄酒或魚的魯昂船只,每只大船需繳稅6先令和5%的魚。來自佛蘭德、諾曼底和蓬蒂的商人需根據實際攜帶商品進行繳稅。任何國外皇家船只擁有與本國王室同樣的特許權的,才有資格通行,但是他們不能越過行政官享有特權,他們需在圣誕節(jié)和復活節(jié)時繳納兩尺灰布和一尺棕布、10磅胡椒,以及一定量的醋[13]71-73。

王室頒布了很多關于商人和貿易的特許狀。“在公元1066年之前,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商人擁有不同的特許狀,用以排擠來自德國和法國的商人。直到12世紀,丹麥和挪威商人仍然擁有與其他外國商人不同的特許狀,他們被允許整年呆在城市,其他國家的商人則被嚴格規(guī)定只能停留40天。丹麥人甚至還擁有進入英國其他市場和集市的特許?!盵2]97-98從一部分王室對于集市和城市的管理的條款可以看出,在英格蘭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時,對于貿易的限制也相對嚴格。例如國王阿特爾斯坦在10世紀上半葉試圖恢復國家秩序時頒布的法令,其中包括:一切買賣行為不得在城市之外進行,除非有公務人員的擔保,才能將超過20便士的東西帶出城,任何人都不得越洋出售馬匹[14]。

三、結 語

中世紀前期的歐洲,經濟和社會由于地理環(huán)境、交通限制等諸多因素而出現(xiàn)不同的發(fā)展軌跡。隨著非自給自足性質的生產的發(fā)展、市場需求的多樣化、交換的出現(xiàn)以及后來地區(qū)貿易和對外貿易的發(fā)展,使得地區(qū)間的交流開始頻繁,并逐漸形成越來越緊密的經濟體,這樣的經濟體共同推進了中世紀后期至近代早期的西歐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歐洲的對外貿易活動在中世紀始終沒有完全中斷,11世紀英格蘭城鎮(zhèn)的復興、10世紀開始漢薩同盟城鎮(zhèn)的迅速發(fā)展[15]、意大利商人的商業(yè)和金融活動等諸多要素共同構筑了中世紀歐洲的經濟發(fā)展,而英格蘭作為歐洲西北部的主要貿易活動中心,其貿易格局和特點影響著整個貿易區(qū)域的發(fā)展軌跡。從盎格魯和諾曼時期開始,教會和王室不僅主導政治、外交,而且已經開始涉及商業(yè)貿易方面的管理和控制,不但因為商業(yè)貿易與他們之間存在直接的利益關系,更重要的是,他們逐漸成為參與貿易活動的重要階層,這種由此形成的階層結構和資本來源對英格蘭中世紀中后期的的貿易格局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1]POSTAN M M.The medieval economy and society:an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in the middle ages[M].London:Penguin Books,1973.

[2]LOYN H R.Anglo Saxon England and the Norman Conquest[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91.

[3]馬克垚.英國封建社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4]崔洪健.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英國貨幣制度形成初探[J].北方論叢,2013(6):107-111.

[5]羅淑宇.盎格魯-撒克遜晚期英國城市興起原因初探[J].北方論叢,2009(6):60-63.

[6]PELTERET,D A E.Anglo-Saxon history:basic readings[M].New York:Garland,2000:324.

[7]POSTAN M M.Medieval trade and Fina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209.

[8]CRAWFORD S.Daily life in Anglo-Saxon England[M].Santa Barbara,California: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8.

[9]PALLISER,M D,CLARK P,DAUNTON M J.The Cambridge urban history of Britai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0]WOOLGAR C M,SERJEANTSON D,WALDRON T.Food in medieval England:diet and nutr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104.

[11]LLOYD T H.The English wool trade in the Middle Ag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1.

[12]BROOKES S J.Economics and social change in Anglo-Saxon Kent AD 400-900[M].Oxford:Archaeopress,2007.

[13]ROBERTSON A J.The laws of the kings of England from Edmund to Henry I[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25.

[14]DOROTHY W.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I:c.500-1042[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419-420.

[15]劉杰,葛召明.漢薩同盟與中世紀西歐貿易區(qū)的形成[J].沈陽大學學報,2011(2):54-57.

【責任編輯 李美麗】

Impact of Church and Royal Family on England’s Overseas Trade during Anglo-Saxon and Norman Period

Jiang Jirui

(School of Histor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England’s overseas trade during Anglo-Saxon and Norman period was analyzed.It considers that,the trade was the continuation of certain business activities in Roman time,nevertheless,the church and royal family played their vital role in overseas trade in such period.Most of the overseas trade such as slave,cloth and wine were developed with the push from these two classes.The oversea trade in the Anglo-Saxon and Norman period also becomes a significant impact in the promotion of England’s foreign trade after Norman Conquest.

Anglo-Saxon and Norman period;England;church and royal family;oversea trade

K 131

A

2095-5464(2015)06-0773-04

2015-08-16

蔣繼瑞(1984-),女,山西太原人,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盎格魯諾曼王室
摩納哥王室婚姻
海外星云(2021年9期)2021-10-14 07:26:00
論勃艮第公國對百年戰(zhàn)爭后期階段的影響
德國歷史學派對“盎格魯—撒克遜”經濟學的批判及啟發(fā)
英國:王室為何選擇了蒙臺梭利
幼兒100(2016年4期)2016-11-30 03:19:50
水豚順風車(上)
小孩的世界
讀者(2015年15期)2015-05-14 11:41:06
被選中的史詩:《貝奧武甫》手稿經典化歷程考略
超凡的諾曼
八對王室夫婦的現(xiàn)代童話
《通靈男孩諾曼》
丹江口市| 普兰店市| 涪陵区| 阿城市| 连南| 宜良县| 雷波县| 应用必备| 岳阳市| 固镇县| 石首市| 宁阳县| 枝江市| 马尔康县| 道真| 额济纳旗| 松滋市| 衡阳市| 元氏县| 深泽县| 囊谦县| 宁远县| 罗源县| 哈巴河县| 龙州县| 资溪县| 太原市| 册亨县| 清水河县| 都匀市| 赤峰市| 临朐县| 桃园市| 德惠市| 夏邑县| 仁怀市| 酒泉市| 孝义市| 大港区| 乐亭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