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穎
初夏時節(jié),別有一番淫雨霏霏的味道,獨倚一角,翻開頁頁篇篇,竟覺得這書似有“細雨濕衣,閑花落地”的滋味。
我領(lǐng)略山川的雄奇,我眺望草野的無垠,卻遠不及一本書帶給我的樂趣。老舍先生曾著有《駱駝祥子》,祥子的遭遇令我萬分痛心。只怪那車夫不知如何愛慕虛榮,偏執(zhí)于理想的深淵任其自陷,而終究淪為一具行尸走肉。
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令我敬畏——盡管結(jié)局還是拜在封建社會腳下。這也使我更加篤定的是對理想的追求。書,不過一本悅心的刊物,卻令我的心靈蕩漾在一片碧波之上,飽覽濕潤與甘醇。茶能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我不被這磚墻禁錮,我也不被這陰空籠罩。我的心是自由的,是可以追尋書籍的腳步去樹立理想的!
草的理想是長的比樹高,蓮的理想是能比薔薇嬌艷,星的理想是能在夜空受眾人矚目。這些理想形似空談,而它們正為理想努力地活著——盡管它們處于生物鏈的下層,乃至被人用踐踏了解它們卑微的生命——這正是書中告訴我應(yīng)如何去追求自己之所愛。
漢文帝的理想不過是掌一國主權(quán),渴盼國泰民安。他隱忍于呂后的欺壓凌辱,只為有一天“代王”會被稱為“皇帝”,深受萬人愛戴。這是他的理想。秦王為統(tǒng)一六國,任用商鞅變法,歷時多年終于稱霸中原。這是他的理想??滴醮蟮鄹恼伪锥耍h赴雅克薩與沙皇交戰(zhàn),保衛(wèi)國土。這是他的理想。
我的理想沒有如此的雄心壯志,只甘于恬淡的陽光之下獨享一個人的午后,沒有喧囂,沒有嘈雜,沒有瑣屑。品一本書,斟一杯酒,享受花香綻放在心中的滋味。伴侶只徒留書一本,或是歐·亨利的小說集,或是馬克·吐溫的諷刺篇章,那些不同于祥子的人物和文章,似乎比花香更醉人。
對理想何曾如此執(zhí)著呢?歸根,不會是曼妙馨香,徒留心中的是對書的感悟。文字的力量是偉大的,它能醫(yī)思想上的愚鈍,正如我接受洗禮后對書的癡迷?!案褂性姇鴼庾匀A”不假,同時了斷我對“舉杯消愁愁更愁”的理解,就像文字是輕快的,我心是圣潔的。
【點評】
文章用史實來證明,每個人要有理想,要篤定理想,要追逐理想。盡管其中有不現(xiàn)實,但這正是人前進的動力。作者從書中領(lǐng)略到的不止是理想,也有她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指導(dǎo)教師 吳魁標(bi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