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摘 要:對后進生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主要從幾方面提出轉化后進生的措施:利用集體的教育作用;教師對后進生的愛心;教師要抓住后進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
關鍵詞:后進生;素質教育;異化作用;教育氛圍
素質教育提出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培優(yōu),又要促中,還要轉后進,其中最重要的是轉后進,因為后進生初始階段雖然所占比例不大,但由于他們的異化作用,會導致面的擴大,對這部分學生教育不當,不但會使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成為一句空話,而且會引發(fā)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因此,如何矯治教育后進生將成為我們學校工作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嚴峻的課題。
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因此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也應該從多方面抓起。
一、轉化后進生要注重發(fā)揮集體教育的作用
教師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班集體的教育作用,通過健康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形成一種教育氛圍。常言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創(chuàng)建文明班級,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是轉化后進生的重要途徑,優(yōu)秀的班集體,是學生成長的搖籃,良好的班風給學生制造一種無形的約束和壓力,使之經(jīng)過思想斗爭和別人的勸導,放棄原有的觀點和行為,逐漸產(chǎn)生有利于集體的從眾行為。教師還可以調動班干部和積極分子,對后進生伸出熱情之手,幫助他們改正缺點,使他們感到集體的溫暖,從而達到轉化之目的。
二、轉化后進生,教師要賦予愛心
教師不僅要關心優(yōu)秀學生,還要關心后進生,對素質高的優(yōu)生應體現(xiàn)出嚴格的愛、尊重的愛,對各方面暫時有困難的后進生,更應顯出潛心真誠的愛,要多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心理等。在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后進生往往不看重老師的道理,而是看重老師的態(tài)度和感情,因此,每次接新班,我都要認真分析后進生的問題根源,以換位的方式去對待他們。假如他們是自己的子女或弟妹,努力當好他們的親人角色。這些學生平時受慣了老師的批評,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理解,所以,只有愛,才能融化后進生心里的堅冰,只有愛,才能驅散后進生心里的陰影,只有愛,才能點燃后進生心靈進步的火花。
當然,老師的愛不僅有關懷,還必須有嚴格的要求,如果一個老師過分的“溫柔”,會使后進生認為你和他是“哥們兒義氣”,因此教師還必須具備嚴厲的性格,公正的嚴厲,會使后進生對你心悅誠服,敬且親之,對待他們的錯誤加以分析地進行教育,教師與后進生交談時要嚴肅,但不要聲色俱厲,態(tài)度要和緩,但不要不痛不癢,同時要注意肯定積極的一面,不要以偏概全,對于一些常犯錯誤的后進生,教師必須做長久細致的思想工作,總之要做到“愛之有法,愛之有度”。
三、教師要抓住閃光點,及時表揚,激發(fā)潛能
對后進生的教育,如果老是把突破口放在查“問題”上,用“顯微鏡”去尋找他這樣那樣的缺點錯誤,而對后進生的“閃光點”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就容易使他們產(chǎn)生對立情緒,這樣,根本不可能做到轉化,我認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后進生不是定了型的磚,他們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教師要細心地去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以此作為轉化他們的起點。
總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后進生轉化工作是一項艱苦復雜的工作,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好的事,還需要各位家長、教師和社會的關心、支持和配合,多給他們信任,多給他們幫助和關愛,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后進生人數(shù),也才能使他們變成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