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藝
摘 要:在美術活動中,該不該出示范畫,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認為應該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作畫內容來決定。
關鍵詞:出示范畫;想象力;作畫技能
“老師,我不會畫?!痹诿佬g活動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當讓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時,他們會說得頭頭是道,超乎我們的想象,可真正動手開始畫畫時,要么就是畫得面目全非,要么就是眼巴巴地看著老師,等老師問他為什么不畫畫時,就皺著眉頭說:“我不會畫。”到底在美術活動中該不該出示范畫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如果在美術活動中出示范畫,教師的示范能讓幼兒的作品畫得很逼真,但卻限制了幼兒的思維,導致了全班幼兒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有個性的作品,甚至有的幼兒涂的顏色都會和范畫一模一樣,成為教師作品的復制品;可是,如果不出示范畫,重點放在“激發(fā)興趣,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上,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不乏新奇的想法,可是很容易因不會畫而放棄自己的想象。通過在繪畫教學活動中的實踐,我覺得在繪畫活動中,沒有豐富的想象,幼兒很容易成為模仿者,而不是創(chuàng)新者;沒有技能,即使幼兒有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構思,也無法表達。
到底該不該出示范畫,我覺得應該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作畫內容來定,如果是小班幼兒,由于他們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觀察能力比較差,對手指的控制力也比較差,這時教師主要通過示范教幼兒掌握繪畫的基本技能,包括圓圈、各種線條、涂色等都需要老師的指導,以模仿繪畫為主。而到了中、大班以后,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也越來越強,這時在繪畫活動中,可從以下兩點入手:(1)給幼兒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2)樹立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與培養(yǎng)技能同步的思想。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的摸索,我覺得通過以下策略來指導幼兒,繪畫效果較好。
一、通過欣賞范畫,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教師可先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如,大班繪畫活動《下雨了》,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提問:“這是什么天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雨點是什么形狀的?雨傘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是怎么拿雨傘的?”讓幼兒做一做拿雨傘的動作。最后教師說:“請你們用完整的話把畫面上的內容說出來?!庇變号e手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畫面內容。這種先“看”后“說”的活動,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把握事物的特征,為后面的繪畫打下基礎。
二、將所畫內容分解為若干基本繪畫元素,可以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化,降低繪畫難度
幼兒已經掌握了圓形、橢圓、半圓形等各種圖形的畫法,把畫面的事物分解為最基本的圖形,使幼兒心中有數,作畫時能大膽下筆。
仍以《下雨了》為例,教師:“小朋友,咱們現在來看一看,雨傘的傘面是什么形狀的?”幼兒:“上面是半圓形的,下面有花邊。”“傘柄是什么形狀的?”“小朋友的頭是什么樣的?”“身子可以用什么形狀表示?”“拿傘的胳膊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注意觀察畫面的每個細節(jié)。這樣可以把復雜的事物簡單化,繪畫時幼兒不會覺得無從下筆。
三、脫離范畫,結合生活實際,引發(fā)幼兒的聯(lián)想
以《下雨了》為例,教師:“你們在雨中行走過嗎?”“你還見過什么樣的雨傘,傘面上有什么樣的花紋?”幼兒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的幼兒說:“我還見過熊貓雨傘,傘的上面有兩只黑色的熊貓耳朵,傘面上畫著熊貓的眼睛、鼻子、嘴巴,可漂亮了!”有的說:“我家有一把條紋傘,上面一道藍色,一道白色。”還有的說:“我見過小花雨傘,上面畫著好多漂亮的小花?!边@樣有利于幼兒在繪畫過程中的情景遷移,創(chuàng)作出不一樣的作品。
四、通過談話,拓展幼兒思維,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當出現沒有掌握畫法的事物時,教師隨時進行示范,教幼兒掌握作畫方法,以利于幼兒展現在作品中。以《下雨了》為例,教師:“畫面上是一個小女孩打著一把傘,我們可以把小女孩換成是誰呢?”“小男孩”“叔叔阿姨”“還可以是爺爺奶奶”。教師:“這些人物中男孩、女孩、叔叔、阿姨我們都已經學過了,下面老師示范爺爺奶奶的畫法?!苯處熛蛴變赫故緺敔斈棠痰淖鳟嫹椒?,引導幼兒比較和叔叔阿姨畫法的不同之處。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發(fā)揮對傘的想象力?!拔覀兂水嬓茇垈?,還可以畫什么傘?”“我們可以在畫面上添畫什么景物呢?”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五、為幼兒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作畫情景
播放好聽的音樂,鼓勵幼兒進行繪畫活動。教師提出要求:可以畫自己想象中的畫面,如果實在想不出來,也可以按照范畫來畫。這樣使不同能力的幼兒都可以大膽作畫,呈現出來的作品畫面內容豐富,很難找到一模一樣的作品。
六、展示幼兒作品,通過評價提高幼兒構圖水平
針對幼兒在構圖上出現形象少、分布零亂、主要形象擠在角落里、畫面上大量空白等問題,每次畫完畫后展示幼兒的作品,組織幼兒相互評議:這樣的畫面漂亮嗎?還可以補充些什么?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讓幼兒在評價中看到別人作品中好的地方,從而懂得如何合理安排畫面,逐步提高幼兒的構圖能力。
通過這樣的活動,既出示了范畫,也給幼兒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幼兒不會因為老師出示了范畫而畫出雷同的作品,能力差的幼兒也可以大膽下筆,而不會說:“我不會畫。”使不同能力的幼兒都能在畫畫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參考文獻:
張念其.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