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的藝術就在于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贝蠹叶贾溃瑪?shù)學教學是每天和幾個數(shù)字、概念、公式打交道,既單調,又枯燥乏味。老師一味地灌輸式地講,學生被動地聽,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如果教學的過程中不增加一點趣味性的游戲,就會引起部分學生講話、玩玩具、開小差等課堂紀律不好的連鎖反應。所以情趣教學在數(shù)學教學中尤顯重要。我在上《觀察物體》時就使用了情趣教學法,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一、自己動手制作學具,開啟學生思維能力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蔽迥昙壍膶W生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而觀察物體這課正好引導學生由具體的形象思維——立體圖形,過渡到邏輯思維——畫出平面圖形,這一教學過程,單靠一支粉筆在黑板上畫,是索然無味、空洞的紙上談兵。觀察物體的教學目標是認識從不同方位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還要正確辨認從正左面、右面、上面觀察物體的形狀。在黑板上畫圖怎么能讓學生具體地明白從左、右面觀察的圖形呢,學校提供的學具太小,放在講臺上又看不清楚,怎么辦呢?我和學生一起做出了十個長為十厘米的正方體紙盒,用紅、綠、黃區(qū)分三個方面,相對應的面用相同的顏色。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積極性很高,不停地問問題,還不時地擺不同的形狀。上課時,我拿出學具,一下子就把學生牢牢吸引了,隨著引導讓學生擺出一個喜歡的立體圖形,放到學生中間,讓四組學生全部參與,從左面看,從右面看,從上面看各是什么形狀,并組織小交流討論,有能力的畫出自己看到的平面圖形。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學生的想象、觀察、動手等具體操作過程,體會從不同的方向觀察,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觀察了三個正方體組成的物體后,緊接著讓學生觀察,再加一個正方體,從不同的方向看,又是什么形狀呢?讓學生多發(fā)言,充分說明自己的想法,再傾聽別人的想法,甚至自己再動手拼擺,從而達到培養(yǎng)興趣。在趣味中學習,在興趣的引導下探索新的知識,提高思考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主體參與,全員動手,探索新知
新課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币虼私處熢谡n堂上應相信學生,讓學生大膽地開拓創(chuàng)新,放手讓學生積極參與,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機會。教師還要引導和組織學生主動地進行自學、思考討論、合作交流等活動,讓學生能自主發(fā)現(xiàn)知識,自覺地掌握知識,從而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我們通過互動的小游戲引入課題后,學生初步明白了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物體的圖形不一樣,我馬上拿出七個正方體擺出練習中的思考題,讓他們明白從側面看分為,從左邊看和從右邊看,這時觀察物體的結果不一定是一樣的。使他們的逆向思維得到訓練,在觀察和交流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思維想象能力,從而在自主參與、深刻體驗中探究了新知,在活動中增強了自己要學習的意識,改變了以前老師讓學生思維的模式,加強了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把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逆向思維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三維目標”的要求。
三、多媒體教學共享資源,引導參與,共同學習
在“黑板+粉筆”的年代,觀察物體只能抽象地在黑板上畫出一定的圖形來,一幅圖、一段話,空洞的講解,是很難創(chuàng)設出學生感興趣的情境的,怎么辦呢?使用多媒體技術,集音像、動畫于一體,在吸引學生注意力與創(chuàng)設情境方面,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接受新的知識。
“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币蚨诮虒W中要特別重視學習方法的引導。多媒體聲茂并存,引導學生觀察物體的同時,學會動手畫平面圖形,而多媒體在“小藥箱”的觀察時,從正面、上面、左右觀察,一個面轉移下來,可以讓學生在移動的過程中學會這個平面圖開的是什么。新授結束后的鞏固練習,學生感到疲倦了,注意力開始不集中了,這時運用“智慧屋”的游戲來摘取紅旗,爭做流動紅旗手。學生的積極性又提高了,紛紛爭著要到電腦上來演示。多媒體在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在他們親身經(jīng)歷、自行探索的同時,培養(yǎng)了其觀察思考和協(xié)作能力,達到了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進步的目的。
四、聯(lián)系生活,實踐運用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和主動精神,開發(fā)人的智慧,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所以,在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路者,學生才是提高學習的主人,他們從實際動手過程中學到的知識,總結出來的結論遠勝于教師灌輸給他們,讓他們死記硬背的知識。在觀察物體這節(jié)課中,大部分時間是學生在動手拼、擺、觀察,然后相互交流得出結論,通過這樣的過程學到的知識,牢記在腦海中,只會隨歲月的增長,增加更深的印象,在今后的實際生活中體會更深刻的含義。
一堂優(yōu)質的數(shù)學課,不能單憑教師傳授給學生的有效信息多少來衡量,還要注重學生信息是否掌握,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達到學以致用的遠程目標。
參考文獻:
許艷.淺議小學數(shù)學課教學方法的改進[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21).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