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艷
巴巴地活著,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
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
茶葉輪換著喝:菊花,茉莉,玫瑰,檸檬
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
…………
當余秀華在日復一日的寧靜和孤獨中寫下這些詩句時,一定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紅遍大半個中國。
“腦癱詩人”一夜成名
《詩刊》編輯劉年的知遇讓余秀華滿懷感念?!鞍选对娍忿k成天下人的詩刊?!?014年剛到《詩刊》不久的劉年,在常務副主編商震的振臂一呼下,開始“像一個地質工作者一樣,到處找礦,找好詩人,好詩歌”。一個疲憊的午后,劉年與余秀華的詩歌不期而遇?!跋褚粍娦尼槪屛揖穸冈觥?,沒等聯(lián)系上余秀華,他就迫不及待地在余秀華的博客里選出了一大組詩,于是有了《詩刊》2014年9月下半月刊力推的余秀華組詩《在打谷場上趕雞》。劉年還寫了一篇編后記《詩歌,是人間的藥》。
是真誠的詩意打動了劉年。劉年認為,和當代的女詩人相比,余秀華的詩歌辨識度相當大,“她的詩,放在中國女詩人的詩歌中,就像把殺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閨秀里一樣醒目——別人都穿戴整齊、涂著脂粉、噴著香水,白紙黑字,聞不出一點汗味,唯獨她煙熏火燎、泥沙俱下,字與字之間,還有明顯的血污”,而這種東西是他一直想看但是沒看到的東西,“從內心里來,到讀者內心里去。能夠打動人”。
出生時因倒產(chǎn)缺氧造成了先天性腦癱,余秀華說話時口齒不清,走起路來搖搖晃晃,而劉年卻看到了這個無法勞作的腦癱患者,有著常人莫及的語言天才。早在詩歌還沒發(fā)表出來時,劉年就告訴過余秀華,“你準備好紅吧”。余秀華不信,劉年相信。但是當時劉年所說的紅,只不過是詩歌圈里都知道有余秀華這么一個人,根本沒想到她的影響力會超出詩歌圈之外。
2014年11月10日,《詩刊》編輯彭敏以《搖搖晃晃的人間——一位腦癱患者的詩》為標題,把余秀華的詩和隨筆發(fā)到《詩刊》微信公號上,點擊量迅速過萬。經(jīng)《詩刊》策劃,2014年12月17日,一場名為“日常生活,驚心動魄”的詩歌朗誦會在中國人民大學的一間教室里拉開帷幕。余秀華、在私企打工的詩人小西、理發(fā)師紅蓮、當過快遞員的秦興威、煤礦工人老井等五位來自底層的草根詩人,成為這場朗誦會的主角。朗誦時,余秀華搖搖晃晃地走上講臺,緊張得全身都在顫抖。她朗誦的是自己的詩作《我養(yǎng)的狗,叫小巫》。當念到“他揪著我的頭發(fā),把我往墻上磕的時候/小巫不停地搖著尾巴/對于一個不怕疼的人,他無能為力”時,有人哭了。
朗誦會后,不少媒體開始關注到余秀華。2015年1月,網(wǎng)友王小歡、“讀首詩再睡覺”、“為你讀詩”等微信公眾號陸續(xù)推薦余秀華的詩,再加上沈浩波和沈睿的“二沈”之爭,各路媒體推波助瀾,就像一場沒有預謀卻配合默契的接力,余秀華和她那首“標題黨”意味強烈的詩《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在微信微博的社交圈子里洪水般蔓延開來。
對余秀華的熱切關注很快從線上轉移到線下,一波波記者、出版商向湖北鐘祥石牌鎮(zhèn)橫店村八組襲去。他們不是在鄉(xiāng)間探望詩人余秀華,就是在去探望余秀華的路上。
往回拉一厘米的美好
余秀華真的紅了,有兩本詩集為證。詩集出版速度之快,足可載入出版史冊。
1月30日下午,余秀華從武漢坐飛機到北京。這是她第三次進京,為了出席其首本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的媒體見面會。從橫店村坐汽車到鐘祥市,接著坐火車到武漢市,再從武漢飛到北京。一路顛簸后,余秀華到了北京?!皟奢v路虎商務車,我們從來沒有接待作者用過這么高的規(guī)格,太夸張了,三個電視臺,最好的機位被優(yōu)酷搶到了,央視沒搶上車,此前他們在余秀華家里已經(jīng)拍了好幾天?!痹娂呢熑尉庉嫞瑥V西師大“理想國”的楊曉燕告訴記者,余秀華來京受到了比明星作家規(guī)格還高的禮遇,并透露這本書是他們開出的最高比例的版稅。
1月31日,在媒體見面會上,楊曉燕回憶了《月光落在左手上》的出版過程。就在詩集出版的10幾天前,楊曉燕正陪著她的作者綠妖在西安做活動。一個晚上,她無意間在微信上讀到了旅美學者沈睿的文章《什么是詩歌?:余秀華——這讓我徹夜不眠的詩人》??催^之后,楊曉燕非常激動,“連綠妖都能看到我激動的表情和夜里發(fā)光的眼神”。當時已經(jīng)是深夜11點多,楊曉燕開始聯(lián)系大洋彼岸的沈睿,想立馬就聯(lián)系到余秀華,沒想到沈睿也不認識余秀華。當天晚上,楊曉燕被鳳凰網(wǎng)讀書頻道主編、詩人嚴彬拉入到一個QQ群,第二天她發(fā)現(xiàn)自己被詩刊的彭敏加為微信好友,那時候大概是凌晨6點鐘。接著楊曉燕發(fā)微信告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劉瑞琳,想做余秀華的詩集。“劉總先是說,要冷靜??赐晡恼潞陀嘈闳A的詩以后,她說好詩,去聯(lián)系吧?!钡诙焐衔绨它c,楊曉燕終于聯(lián)系上了余秀華,并幸運地簽下這本書。據(jù)楊曉燕介紹,余秀華自己選了300首最喜歡的詩后,再由幾位專業(yè)的《詩刊》編輯以及詩人做了好幾輪遴選,才有了這本《月光落在左手上》。經(jīng)過出版社緊鑼密鼓三審三校,詩集得以迅速出版。
其實,早在楊曉燕之前,湖南文藝出版社是第一個向余秀華投去橄欖枝的出版社。2014年11月11日,在《詩刊》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了余秀華組詩的第二天晚上,湖南文藝出版社副社長陳新文就在朋友圈里看到了,感到“非常震撼”。余秀華質樸鮮活有力的詩歌語言一下子擊中了他,“這樣的詩人值得為她出一本詩集”。很快,湖南文藝社就和余秀華簽好了出版合同,1萬冊起印,10%的版稅。在網(wǎng)上征集了眾多讀者的意見后,詩集定名為《搖搖晃晃的人間》。書中共收錄余秀華精選作品100余首,內容始終圍繞愛情、親情、生活感悟和對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
2月1日上午10:30,1萬冊的新書《搖搖晃晃的人間》運到湖南文藝社的倉庫,并開始發(fā)貨。作為此書的責任編輯,陳新文第一時間拿到樣書后,通過微信將消息分享給了余秀華。余秀華隨即轉發(fā):“謝謝湖南文藝出版社,我現(xiàn)在搖晃得更厲害了?!彼硎鞠麓我姷疥惿玳L后要給他一個真誠的擁抱,感謝他的知遇之情。
對于余秀華的走紅也有不少非議,但陳新文認為,余秀華的詩起到了一種喚醒的作用,“正如一位網(wǎng)友所評價的那樣,‘有一種將加速度的世界往回拉一厘米的美好”。他指出,目前大眾與詩歌疏離的原因很復雜,有時代本身的原因、有寫作者的原因,也有讀者取舍的原因?!霸谶@個浮華的時代,喧囂和停不下來的腳步將詩歌甩進了幽暗的角落。但一個詩人突然闖進大眾的視野,作品讓讀到的人因為共鳴而激動、而欣賞、而傳播,這無疑是一件很有標簽意義和審美價值的事?!?/p>
對于一個文藝出版社來說,好詩人和好作品總是令人難以割舍。據(jù)陳新文介紹,上個世紀,湖南文藝社出版的《詩苑譯林》,曾被譽為“漢譯詩歌第一品牌”,啟蒙和影響了中國兩代詩人。目前,《詩苑譯林》繼續(xù)在推新系列,雖然當年的盛況已不可再現(xiàn),但葉芝等人的詩集也頗受大眾歡迎,發(fā)行超過了1萬冊。陳新文向記者透露,湖南文藝社有一個名為“詩享”的詩歌出版規(guī)劃,選題覆蓋教育、審美消費和專業(yè)領域三個層面。該社還與微信公眾號“為你讀詩”結為了戰(zhàn)略合作伙伴,3月即將推出“為你讀詩”第一輯的帶碟紙質書產(chǎn)品。
詩歌充當了一根拐杖
“詩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說不出來,不過是情緒在跳躍,或沉潛。不過是當心靈發(fā)出呼喚的時候,它以赤子的姿勢到來,不過是一個人搖搖晃晃地在搖搖晃晃的人間走動的時候,它充當了一根拐杖?!庇嘈闳A如是說道。
詩歌,充當了余秀華的一根拐杖,是幫助她在人間行走的藥。
余秀華的詩在圈內圈外都不乏熱捧之人,她被譽為中國的艾米莉·狄金森。當聲名滾滾而來時,余秀華沒有像范進中舉般癲狂,更沒有暴得大名后的得意和飄然。僅從這一點來看,她的確是一位純粹的詩人?!对鹿饴湓谧笫稚稀返拿襟w見面會上,余秀華一襲紅衣。在眾星捧月中,她卻出奇地淡定。有記者問余秀華,以前想過出詩集嗎?她說“沒有,出詩集要花錢,現(xiàn)在好了,不用花錢了”。對于劉年,她懂得感恩,“這個善良又謙恭的男人,這個認真的詩人,我覺得認識他以后,他慢慢影響著我,慢慢教會我怎樣做人,做一個更好的人”。談到那首讓她走紅的“睡你”,她則明確指出那不是她的代表作,而是“標題黨”炒作出來的。她也會自我解嘲,“炒作之后,幸虧你們發(fā)現(xiàn)腦癱不是假的”。當問到被如此多記者密集采訪的心情時,她說“我覺得我應該欣喜若狂的,但是沒有,我一直很平靜”。“我就是一個粗俗的農(nóng)婦”,至于被選為湖北省鐘祥市作協(xié)副主席,“那只是一個虛名,不會對自己的生活產(chǎn)生任何影響”。有人問:您心里希望這次的熱潮趕緊過去嗎,會影響您的創(chuàng)作嗎?她的回答是:它還沒有過去嗎?怎么會這么奇怪。我真的希望過去,我也相信會過去得很快。不會影響創(chuàng)作,因為作為詩來說,生活、經(jīng)歷以后都會變成詩歌。
余秀華真心感激詩歌給了她很多,也清醒地知道一切的喧囂都會過去?!爸挥性趯懺姇r,我才是完整的、安靜的、快樂的”,她還倔強地期望著“寫出的詩歌只是余秀華的,而不是腦癱者余秀華,或者農(nóng)民余秀華的”。
搖搖晃晃的余秀華,識得人間的煙火氣。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我要給你一本關于植物,關于莊稼的/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qū)別/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春天”在這首名為《我愛你》的詩中,余秀華把自己比作一棵稗子,一棵莊稼地里隨時擔心會被除去的雜草。而我寧愿相信這樣一種解讀:《我愛你》中對于愛,對于“你”,如此小心翼翼,又羞怯而又勇敢的態(tài)度,正是詩人對詩的態(tài)度。
春天雖然令余秀華提心吊膽,但她終于走在了通往春天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