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圖紙會審中常見問題的分析與思考

2015-03-20 03:24李德兵何小琴白建保
建設監(jiān)理 2015年11期
關鍵詞:詳圖設計規(guī)范施工圖

李德兵,何小琴,白建保

(上海恒基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2)

0 引 言

工程項目管理機構在收到施工圖紙后,必須認真地閱讀,一方面據此全面了解設計意圖和工程特點,明確關鍵部位的質量要求;另一方面將發(fā)現的差錯、疑問和需進一步明確的地方整理成問題清單,報建設單位提交設計單位,以減少施工中的歧義,提高工程質量。本文就工程圖紙中一些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希望對讀者有所裨益。

1 常見問題的分析與討論

1.1 樁承臺底板鋼筋保護層設計問題

樁承臺底板鋼筋保護層統(tǒng)一設計為 50 mm,與樁頂嵌入承臺長度不協調。

(1)技術理論依據。JGJ 94—2008《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第 4.2.3 條 5 款規(guī)定:承臺底面鋼筋的保護層厚度,當有混凝土墊層時,不應小于 50 mm;無墊層時,不應小于 70 mm;此外,尚不應小于樁頭嵌入承臺內的長度。上海市標準圖集 2000 滬 G502 規(guī)定:“上海地區(qū)樁頂埋入承臺內深度應≥100?!?/p>

(2)防范措施分析。樁頂嵌入承臺內的長度,對中等直徑樁不宜小于 50 mm;對大直徑樁不宜小于 100 mm。11G 101—3《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及樁基承臺)進一步明確:當樁徑或樁截面邊長<800 mm 時,樁頂嵌入承臺50 mm;當樁徑≥800 mm 時,樁頂嵌入承臺 100 mm。

承臺底板鋼筋在樁頂之上,因此當樁徑≥800 mm 時,設計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樁頭嵌入承臺內的長度 100 mm。

1.2 筏形基礎地下室外墻鋼筋直徑的問題

筏形基礎地下室外墻水平鋼筋、豎向鋼筋直徑偏小。

(1)技術理論依據。JGJ 6—2011《高層建筑筏形與箱形基礎技術規(guī)范》第 6.2.9 條規(guī)定:筏形基礎地下室外墻水平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 12 mm,豎向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 10 mm。GB 5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第 8.4.5 條與上述JGJ 6—2011 的內容基本相同。

(2)防范措施分析。地下室外墻豎向鋼筋的直徑不小于10 mm,便于施工過程中墻身插筋的穩(wěn)定性;水平鋼筋的直徑不小于 12 mm,能夠更好地滿足地下室外墻抗裂及防滲等要求。目前建設的高層建筑,地下室大多數作汽車庫、機電用房等使用,筏形基礎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從抗裂防滲和方便施工的角度,設計圖紙應滿足 JGJ 6—2011 《高層建筑筏形與箱形基礎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

1.3 基坑支撐系統(tǒng)與主體結構的協調問題

基坑支撐系統(tǒng)與主體結構在水平位置或豎向標高上不夠協調。

(1)技術理論依據。DG/TJ 08—61—2010《基坑工程施工規(guī)范》第 10.2.4 規(guī)定:“水平支撐結構的豎向設置應綜合考慮圍護結構受力、土方開挖和結構施工等因素,并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①支撐的標高設置應利于控制基坑周邊圍護墻的內力與變形;②各道水平支撐之間的凈距以及支撐與基底之間的凈距不宜小于 3 m;③支撐與其下在拆撐前需要施工的底板或樓板凈距不宜小于 500 mm?!?/p>

(2)防范措施分析。水平支撐系統(tǒng)在豎向的布置,取決于基坑深度、圍護墻種類、土方開挖、地下結構各層樓蓋和底板的位置等?;由疃扔螅瑸槭箛o結構受力合理、保證其不產生過大的彎矩和變形則需設置更多的支撐層數,支撐設置的標高要避開地下結構樓蓋的位置;否則將影響主體結構的正常施工。因此需要與主體結構地下室樓層標高認真校核后最終確定。

水平圍護體系沿地下結構底板外圍布置,圍護結構與地下結構墻板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便于底板、墻板側模板的支撐與拆除。具體工程應綜合考慮地下室外墻防水層作業(yè)空間、圍護墻偏差及支護結構位移等因素,一般不宜小于 800 mm。

1.4 上部結構嵌固部位位置問題

未注明上部結構嵌固部位位置。

(1)技術理論依據。11G 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第 2.1.3 條要求在柱平法施工圖中,注明上部結構嵌固部位位置。11G 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第 3.1.3 條要求在剪力墻平法施工圖中,注明上部結構嵌固部位位置。

(2)防范措施分析。從指導施工的角度,需要設計圖紙指明上部結構嵌固部位;否則施工不能確定框架柱縱筋非連接區(qū)及其預留長度和箍筋加密區(qū)。按 11G 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的規(guī)定,嵌固部位往上 Hn/3 高度為非連接區(qū)。

1.5 首層抗震框架柱縱筋構造特別的說明問題

當上部結構嵌固于地下一層底板, 地上首層抗震框架柱縱筋構造未做特別說明。

(1)技術理論依據。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 11.4.14 條“底層柱根箍筋加密區(qū)長度應取不小于該層柱凈高的 1/3”;第 11.4.2 條“底層指無地下室的基礎以上或地下室以上的首層”。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第 6.3.9 條、JGJ 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 6.4.6 有類似規(guī)定。

(2)防范措施分析。當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嵌固部位時,規(guī)范給出了一系列的規(guī)定(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 11.1.5、11.4.2、11.7.12~16;JGJ 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 3.9.5、3.9.6、3.9.7、12.2.1 及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第 6.1.14 條)。這些規(guī)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嵌固部位剛度和強度足夠大,以保證上部結構塔樓底部剪力的可靠傳遞。需要分析的是,無論地下室頂板是否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由于地下室受土體約束的影響,地下室頂板處對上部結構的嵌固作用總是客觀存在的。因此,當地下室頂板不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結構設計中仍應考慮地下室頂板處實際存在的嵌固作用,采取相應的加強措施。此時設計應對地面首層柱下端縱筋非連接區(qū)和箍筋加密區(qū)高度等按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第 6.3.9 條做補充說明,以免將地面首層柱下端縱筋非連接區(qū)和箍筋加密區(qū)高度按普通樓層的要求而留下隱患。

從 11G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第 57 頁、58 頁、61 頁來看,只在嵌固部位有明確的非連接區(qū) Hn/3 高度規(guī)定;其余部位非連接區(qū)均為 Hn/6。然而抗震建筑即便嵌固于地下 1 層地面,地震對地上首層的破壞作用仍然最為突出。故而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第 6.3.9 條規(guī)定底層柱下端不小于柱凈高的 1/3 箍筋加密是科學合理的,與上部結構是否嵌固于底層即地下室頂板并沒有對應關系。設計在指定使用平法圖集時,對此構造應作出判斷,必要時做補充說明。

1.6 小梁箍筋間距的規(guī)范問題

小梁箍筋間距不滿足規(guī)范規(guī)定的 hb/4 要求。

(1)技術理論依據。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第 6.3.3 條規(guī)定:梁端加密區(qū)箍筋的最大間距,需滿足≤hb/4。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 11.3.6條、JGJ 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 6.3.2 條均有相同規(guī)定且亦為強條。

(2)防范措施分析。在梁端的一定范圍內對箍筋進行加密,可以達到約束圍箍區(qū)內混凝土、避免塑性鉸區(qū)受壓鋼筋壓屈、提供足夠抗剪強度的目的。規(guī)定箍筋間距不大于hb/4,能有效約束斜裂縫的開展——梁高很小時,有可能斜裂縫出現后不與箍筋相交叉便貫通梁高,使箍筋不能發(fā)揮作用。別墅建筑中高度小于 400 mm 的梁較為常見,如果仍按間距 100 mm 設計,則將違反強條,留下安全隱患。

1.7 大梁鋼筋配筋的問題

大梁鋼筋配筋率大于 2% 時,箍筋直徑未按規(guī)定放大2 mm。

(1)技術理論依據。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 11.3.6 條:梁端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大于 2% 時,箍筋最小直徑數值應增大 2 mm。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第 6.3.3 條、JGJ 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第 6.3.2 條均有相同規(guī)定且亦為強條。

(2)防范措施分析??蚣芰毫憾斯拷钍潜WC框架梁塑性鉸區(qū)域有足夠延性的重要措施之一。當梁端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大于 2.0% 時,為了更好地從構造上對框架梁塑性鉸區(qū)的受壓混凝土提供約束,并有效約束縱向受壓鋼筋,保證梁端具有足夠的塑性轉動能力,規(guī)范以強條作出了箍筋最小直徑應增大 2 mm 的規(guī)定,即 1 級抗震時箍筋直徑≥12 mm,2 級和3 級抗震時不小于 10 mm。

設計一般根據輸出鋼筋面積的軟件計算結果選配鋼筋。由于實配鋼筋面積會與計算輸出鋼筋面積略有差異(按強柱弱梁的抗震設計理念,不應隨意放大配置框架梁支座上部縱筋),因此應加以校核,以免違反強條。此種情形在大梁支座上部縱筋實配二排及其以上時尤應注意。

1.8 制圖時構件的編號問題

運用平法規(guī)則制圖時不規(guī)范,構件編號隨意性大。

(1)技術理論依據。11G 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第 1.0.7 條:按平法設計繪制結構施工圖時,應將所有柱、剪力墻、梁和板等構件進行編號,編號中含有類型代號和序號等。其中,類型代號的主要作用是指明所選用的標準構造詳圖;在標準構造詳圖上,已經按其構件所屬類型注明代號,已明確該詳圖與平法施工圖中該類型構件的互補關系,使兩者結合構成完整的結構設計圖。

(2)防范措施分析。平法圖集中,柱編號給出了框架柱KZ、框支柱 KZZ、芯柱 XZ、梁上柱 LZ、剪力墻上柱 QZ 共5 種;梁編號規(guī)定了樓層框架梁 KL、屋面框架梁 WKL、框支梁 KZL、非框架梁 L、懸挑梁 XL、井字梁 JZL 共 6 種。只有符合上述規(guī)則編號的柱、梁,在平法圖集中才有詳圖從而與設計圖紙構成直接的互補關系。除此以外,有些所謂CL(次梁)、WCL(屋面次梁)、KCL(框次梁)等,在 101 圖集里是找不出直接的構造的。

平法圖集中,某些節(jié)點給出一種以上的構造做法,需要設計在平法施工圖中注明具體的選擇。如非框架梁、井字梁的上部縱向鋼筋在端支座的錨固有≥0.35 lab 和≥0.6 lab 兩種(11G 101—1P86),圖紙應明確是按鉸接還是按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以便施工執(zhí)行(此時端支座的寬度與縱向鋼筋的直徑尚應匹配)。

1.9 剪力墻拉筋的布置問題

剪力墻拉筋矩形布置還是梅花形布置交代不清。

(1)技術理論依據。11G 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圖 3.2.4:拉筋應注明“雙向”或“梅花雙向”。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 9.4.2 條:剪力墻拉筋直徑不宜小于 6 mm,間距不宜大于 600 mm。

(2)防范措施分析。剪力墻拉筋應在剪力墻豎向分布筋和水平分布筋的交叉點同時拉住兩筋,且水平間距和豎向間距應為豎向和水平分布筋間距的整數倍。如剪力墻分布間距為200 mm,注寫拉筋間距為 500 mm 是不合理的。為切實指導施工,設計圖應嚴格按 11G 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圖 3.2.4 及其文字說明標注拉筋直徑、間距;尤其是布置方式,是矩形雙向還是梅花雙向應注明。

1.10 剪力墻標注代號問題

剪力墻到屋面的連梁標注代號WKL。

(1)技術理論依據。根據 11G 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第 3.2.2 條,平法圖集里剪力墻連梁只有LL 和墻頂 LL,并無 WKL。

(2)防范措施分析。LL 為樓層間連梁,可在樓層標高處,也可在層間某一高度;墻頂 LL 就是位于墻頂的連梁,比起“屋面 LL”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如高出主樓屋面的小塔樓頂連梁、中間樓層開大洞后的某墻頂連梁等。

墻頂連梁 LL 與 LL 縱筋在剪力墻內的錨固完全相同,但墻頂 LL 在縱筋錨固范圍內有設置箍筋的要求。如果按 WKL設置此節(jié)點,則不滿足規(guī)范對頂層連梁的縱向鋼筋伸入墻體的錨固長度范圍內應設置箍筋的要求,可能偏于不安全。

連接兩端剪力墻的連梁注寫為 KL、WKL 時,設計均應將其與剪力墻的錨固構造交代清楚,以保證安全。

1.11 豎向構件截面縱筋數目問題

豎向構件截面縱筋點數與表列縱筋根數不一致,在非矩形柱時尤為突出。

(1)技術理論依據。圖示的表達應清晰、唯一、無歧義;文字表述與圖形所示應完全對應,不能自相矛盾。如圖實例所示(見圖1),列表注寫縱筋 19 根,截面縱筋點數25(19+6)。簡單的處理方法是按根數多的算。問題是:多出的 6 根直徑就一定是 12 嗎?

圖1 示例

(2)防范措施分析?,F代建筑豎向構件非矩形極為常見,剪力墻柱中尤為普遍。與以往手工繪圖相比,計算機出圖只要認真校對,做到圖示點數與表列文字同一是能夠保證的。

1.12 剪力墻暗柱箍筋的注寫問題

剪力墻暗柱箍筋注寫兩種間距,要求按框架柱上下兩端箍筋加密。

(1)技術理論依據。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第 6.4.5 條第 1 款對構造邊緣構件、第 2 款對約束邊緣構件均規(guī)定了縱向鋼筋和箍筋的相關要求。其中對箍筋有最小直徑、最大間距的明確規(guī)定,并無箍筋加密的任何要求。JGJ 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相關規(guī)定見第7.2.16 條、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相關規(guī)定見第 11.7.18 條和第 11.7.19 條。

(2)防范措施分析。剪力墻邊緣構件是剪力墻豎向加強帶,屬于剪力墻整體的一部分,不可能獨立于墻身單獨受力。其受力狀態(tài)與框架柱分屬彎曲型與剪切型。重要的是:邊緣構件在非加強部位樓層不存在柱凈高 Hn 和柱截面高度Hc(與剪力墻共同受力共同變形,是不可分的),故規(guī)范規(guī)定均顯示全層高箍筋采用同一間距。由此可見,要求剪力墻暗柱在樓層部位上下兩端箍筋加密,既無規(guī)范規(guī)定依據,亦無科學原理支撐。

1.13 小屋面雨水口問題

小屋面只設一個雨水口。

(1)技術理論依據。GB 50345—2012《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第 4.2.6 條:采用重力式排水時,屋面每個匯水面積內,雨水排水立管不宜小于 2 根。

(2)防范措施分析。屋面只設一個下雨水口,一旦堵塞而不能及時清通時,屋面排水系統(tǒng)將癱瘓,大量積水將可能帶來一系列嚴重問題。

1.14 女兒墻及欄桿的高度問題

上人屋面女兒墻、欄桿凈高尺寸不足。

(1)技術理論依據。上人屋面女兒墻及欄桿高度只考慮保溫防水層厚度,常忽略屋面起坡尺寸,使最不利點女兒墻凈高不符合安全要求。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設計通則》規(guī)定:臨空高度在 24 m 以下時,欄桿高度≥1.05 m;臨空高度在 24 m 及 24 m 以上時,欄桿高度≥1.1 m。

(2)防范措施分析。上人屋面建筑構造層次較多,包括找平層和找坡層、保溫層和隔熱層、防水層、保護層和隔離層、面層等,總厚度約為 150 mm~200 mm;屋面需要找坡,四邊找坡與兩面找坡是不一樣的。當兩面找坡時,坡頂可能緊貼女兒墻邊,其需要的女兒墻高度最低值需從該坡頂算起;女兒墻沿邊設置人員站立的觀景平臺等。所有這些因素,均需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后確定安全高度。

1.15 陽臺欄桿固定節(jié)點問題

陽臺欄桿固定節(jié)點不詳。

(1)技術理論依據。GB 50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第 5.5.2 條“樓梯、看臺、陽臺和上人屋面等的欄桿活荷載值,不應小于下列規(guī)定:①住宅、宿舍、陽臺和上人屋面等的欄桿活荷載標準值,欄桿頂部的水平荷載應取 1.0 kN/m;②學校、食堂、劇場、電影院、車站、禮堂、展覽館或體育場,欄桿頂部的水平荷載應取 1.0 kN/m,豎向荷載應取1.2 kN/m,水平荷載與豎向荷載應分別考慮。

(2)防范措施分析。GB 50009—2012 第 5.5.2 條作為強條,較之“06 版“,將住宅、宿舍等的欄桿頂部的水平荷載從 0.5 kN/m 提高到 1.0 kN/m;對學校、食堂等欄桿,除了將頂部水平荷載提高至 1.0 kN/m 外,還增加了豎向荷載1.2 kN/m(水平荷載與豎向荷載應分別考慮包絡設計)。按目前設計慣例,欄桿等部件均由建筑專業(yè)選取。建筑專業(yè)應與結構專業(yè)加強配合,遵循規(guī)范的要求,真正建造出“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的建筑。

1.16 屋面構架的處理問題

屋面構架的處理措施不到位 。

(1)技術理論依據。GB 50345—2012《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程》第 4.11.24 條“設施基座與結構層相連時,防水層應包裹設施基座的上部,并應在地腳螺栓周圍作密封處理”;第 4.11.25 條“在防水層上設置設施時,防水層下應增設卷材附加層,必要時應在其上澆筑細石混凝土,其厚度不應小于 50 mm”。

(2)防范措施分析。從結構承載和抗震的角度看,出屋面結構和裝飾構架自身較高或體型相對復雜時,應參與整體結構分析;材料不同時還需適當考慮阻尼比不同的影響

從屋面防水的角度看,應特別加強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部位,在該部位做專門的結構設計和防水設計。這種情形在屋面安裝鋼構架時尤為重要。否則,鋼制構架在長期振動后極易破壞防水層,且修復困難。

2 結 語

上述均系本人在工程實踐中親身經歷。文中盡量遵循規(guī)范規(guī)定給出防范措施,也有一些解釋或處理屬于筆者個人意見。實踐證明,這些措施具有良好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能夠有效地提高圖紙會審工作的效率,防止類似問題進入施工實施階段給現場管理帶來歧義和困擾。

猜你喜歡
詳圖設計規(guī)范施工圖
大題小做,施工圖是一個建筑項目的縮影
探討輸變電工程施工圖預算管理與控制
探討輸變電工程施工圖預算管理與控制
建筑鋼結構詳圖設計與管理的思考
《鐵路通信設計規(guī)范》TB10006-2016解讀(四)支撐網
《鐵路通信設計規(guī)范》TB10006-2016解讀(三)——業(yè)務網
《鐵路通信設計規(guī)范》TB10006-2016解讀(二)——承載網
三維詳圖設計軟件Tekla Structures二次開發(fā)實例
論鋼結構詳圖體系構成
《高速鐵路設計規(guī)范》和《城際鐵路設計規(guī)范》分別自2015年2月1日和3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