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
一只檀木盒子是怎樣懸在我的額頭上
把我跟蹤了四十二年
祖母用馬幫袋子里的鹽水
清洗我的胎衣
祖母用的鹽水是銀元換的,胎衣焙干后 存放在檀木盒子里
雨天,艷陽天
我脊骨上的燈盞
都會用噼啪的聲音提醒我有一粒鹽
在油脂里
祈禱的靈魂說:這粒鹽是從我胎衣上剝 落的
和不遠處祖母的呼吸一起
預告:養(yǎng)料和水源就在檀木盒子的旁邊
如果寄在城市里的身子打寒戰(zhàn)了就可以 去取
我啞默著。心腦里記下的畜鈴和大地連 成一片
是晾曬鹽粒,是小麥分蘗的大地
讓我久久地觀望:勞動者的眉毛和鷹的 眉毛并齊
而我聚攏的雙手上的流水
像大海的臂彎
像原始的洪荒
在上漲,向不可知道的境地漲去
是啊,一個不可知的幻境
從傳說里把我救贖
那我,看著暖意的光芒把夜晚抹去
看著我乘坐的列車駛過山根
那我,奉獻出富裕的才華把血液和鹽粒 攪混
把農(nóng)歷的大寒節(jié)令和最高的浪峰消解
可是手喇叭
在大地的一角把雷聲滾過
讓我看見炭灰里燃燒的鹽粒推開了十三 扇門
親人的名字我不能提起
聽說:隔世的親人潛行時用棉花堵著
耳朵
是為了把聲音丟給我
聽說:遠方的親人睡眠時耳門大開
是在等待我的盤剝
那,有足夠的清水果腹的我
就在腹腔里把親人們的名字無限地盛開
使他們奔跑到喉頭為止
外婆打開的門
如果需要我閉目的時候
我就勸鷹也閉合眼睛
如果延河匯入黃河口之上的村莊
有人把歌聲埋在流水底下
我就把歌詞大意雕刻在鷹的喙上
如果詩歌沒有辦法敘述意象
我和村民
只能觀察河水把巖石切割成沙子帶走
這樣子,我知道了如果的背后
是巴顏喀拉山峰上一扇外婆打開的門
等待一些過往的時間
等待一些過往的時間
如同我等待雪崩時把自己帶血的靈魂埋葬
把世界上邪惡的痕跡消解
這是徒勞的假設,但我還是在等待
像小時候貪玩時母親讓我蹲在河邊洗煤
等待著煤的白亮
我也可以在等待中睡眠
讓時間生氣
而雪蓮果入藥敷療我干澀的眼睛
在錯誤的時辰出發(fā)
如果有可能,我在夢中
把盛大的婚禮和忘年友人懷抱青蛇的夢 合一
這樣,我就可以邀請夢的主人公
一起做游戲
把黑夜這枚大積木搬走
使遠途的牛、羊有足夠的行走時間
這樣,我就做主把新娘的嫁妝和青蛇
放置在雪山的高處
讓海岸邊的旅人
在錯誤的時辰出發(fā),擁有風剝蝕的蒼穹
路邊旅人立栽的石頭
在藏區(qū),我看見路邊旅人立栽的石頭
——祭祀、祈禱的石頭
使我想起漂泊的人在十字路口,或者河 流邊
用手指畫個圓——圈下自己姓氏的地
就在這地里焚燒冥幣
在藏區(qū),我看見路邊石頭上的胭脂紅
使我埋下頭
把贊美的詩歌意象請出來
讓風當作謠曲哼唱
和石頭對話是我的義務
往往我把軀殼塞進車隊里,塞進人流里的時候
思想懸在半空沒有伴侶
這時候啊,我就期待在過去的日子里
那些在我旅行時把我絆倒的石頭
回到我的身邊
我要規(guī)勸它——別再弄痛了半空的思想
而我得到了另一枚石頭的規(guī)勸
絆倒你的石頭不會絆倒你前世的兄 弟——鷹
祭壇不收留遮蔽弧線的黑夜
我在黃昏的暗光里批評自己
沒有把昆蟲飛過的痕跡在空中抹去
雖然這條弧線是彩色的
雖然這條弧線是中午的暖光
但在我的知覺里
我的靈魂,我沒有抹去的這條弧線
是禿鷲的手足
而天葬師和我活動的影子
在磨刀石上磨刀子
這時候,祭壇不收留遮蔽弧線的黑夜
無意間
返潮的香料在我的左側
緩慢地消解
這是一種持續(xù)的過程
這是塵土壓垮時間的過程
也許我的腳步
無意間停下來就是為了無意間把香料
帶走
這又是幻想
失眠者放棄幻想
橫臥床上聽——
公路上偶爾傳來汽車引擎的聲音
夜晚火車三次碾過鋼軌的聲音
這些聲音
讓失眠者把夜晚分成多個等份
然后一份一份地擦掉
這些聲音使失眠者
默想夜行者
默想黑夜另一邊汽車的燈光,火車的窗 戶光
——這又是幻想
走過西安烈士陵園
躬身,和池塘里睡蓮的葉子一起
漂浮在水面
擁簇七枝白蓮花
然,我耷拉的耳朵
明顯地聽見了白蓮花
向秋陽索要一滴血
支棱起的耳朵
我支棱起耳朵
等待月亮追趕陽婆婆①的腳步
踏過橋面
這是我在家鄉(xiāng)的河流左岸
企圖把石頭橋,延河上的石頭橋
侵占。
這樣的戰(zhàn)爭,使我俯下身子
撿拾行人留下的塵埃
還有露水的寒冷
這樣的戰(zhàn)爭,使我
用手指打磨石頭的粗糲的過程
把自己的體溫交給橋
其實,這是童稚的我
想踏著石頭橋去河流的右岸
向月亮討要陽婆婆
其實,熙攘的人群、發(fā)飆的東風
就在我的胸前和背后
他們縱容我遺棄石頭橋和月亮
那,我支棱起的耳朵
開始出發(fā),向陽婆婆
討要陽婆婆的暖意
① 陜北方言,太陽。
成路,1968年6月生于陜西省洛川縣石頭街。著詩集五部。詩集《母水》入圍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終評備選作品,榮獲第二屆柳青文學獎、全國魯藜詩歌獎、中國首屆地域詩歌創(chuàng)作獎等。陜西百名青年文學藝術家、延安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詩歌委員會委員、陜西文學院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