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十四世紀末的一天,那天應該是一個風和日麗,春暖花開的日子??拜洿髱熗粽亢R鈿怙L發(fā)地站在五華山上,俯瞰著五百里滇池和湖畔的大地,這里將變成一座城——充滿著無限靈氣與潛力的城。為了證明自己的“大師級”水平,汪湛海在昆明城的開工典禮上埋下了兩塊碑,上書“五百年前后云南勝江南”和“云南萬事占先機”,然后飄然而去,等待著歷史的驗證。歲月如江河前行,“五百年”這個飄渺的預言冥冥中自有真意,在清末民初的風云變幻中,曾經(jīng)有一群云南人敢為天下先,屹立在時代的潮頭。
從翠湖之畔的陸軍講武堂開始,民國的印記悄然烙在昆明的每一個角落。這所學校里走出一群年輕人,他們締造了民國,保護了民國,又終結了民國,短短38年,就在這一代人的手上完成。有人說民國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軍閥混戰(zhàn),外寇入侵,民不聊生;也有人說那是最好的一個時代,亂世中孕育著希望,中西方思想的碰撞,誕生了無數(shù)英雄與大師。那些講武堂畢業(yè)的年輕人,當他們熱血澎湃掀起革命時,當他們激情萬丈維護共和時,這座春暖花開的城市像熾熱的盛夏,如日當空。但勝利并沒有帶來國家的強盛與和平,在時代的洪流中,不免大浪淘沙。在高官厚祿、公館別墅的面前,一些人住進了公館,蛻變成軍閥;一些人面對國家和民族的苦難,又毅然走出了公館,成為真正的革命者。
昆明作為一座上千年的城市,歲月在她的身上鐫刻了眾多的印記。當你仰望東西寺塔的時候,想起的是南詔國開拓東土的偉烈豐功;而轉(zhuǎn)身走進地鐵,時間也回轉(zhuǎn)到公元2014年的某一天。在我們的身邊,不經(jīng)意間就能看到一座民國時的公館,我們決定策劃這期《遺“市”獨立——昆明公館檔案》,通過這些隱藏在昆明五華山、翠湖、巡津街、北京路、或者滇池之畔的公館建筑,講述一個并不遙遠的故事。在這些當年主宰著云南命運的“大人物”的公館里,這些建于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里,有著那個時代的時尚奢華,也有著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曾經(jīng)上演過許多驚天動地——唐公館里的密謀讓中國徹底告別了帝王時代,而盧公館內(nèi)的行動讓云南免于戰(zhàn)火……當然很難有一種講敘可以完全真實地再現(xiàn)歷史,很難有一種寫作可以完整全面地包羅過往,只言片語零零碎碎,講述的是各人眼中的記憶。唯有那些印記,可以千百年來,不動聲色,溫柔緘默,緩慢而忠實地記載。你看那一處處痕跡,斑駁陸離,你看那一道道淺壑,輕網(wǎng)慢籠,繾綣發(fā)黃,時光殘留中,那不正是它獨特的表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