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仁芳
摘要:目的 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將7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分為觀察組(腹腔鏡手術組)和對照組(開腹手術組)各38例,對比兩組術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數、術后抗感染及術后累積妊娠率情況。結果 7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日、止疼藥應用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極顯著性(P<0.05),觀察組術后妊娠率55.26%也高于對照組28.95%,差異顯著( 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較開腹手術更加安全、損傷小、恢復快,療效高,可為不孕癥患者提供更多的妊娠機會。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腹腔鏡;開腹手術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由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不含子宮肌層)的子宮內膜所引起的一種病變。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被覆黏膜以外的部位時,發(fā)生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和子宮腺肌病。其中,異位的內膜生長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當內膜僅出現(xiàn)和生長在子宮肌層,則稱為子宮腺肌病[1]。二者同為異位子宮內膜引起的疾病,臨床上也常并存,但其發(fā)病機制及組織發(fā)生學卻不盡相同。本文選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將7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分為腹腔鏡手術組和開腹手術組,觀察兩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將7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年齡23~38歲,平均( 30.8±2.2) 歲。診斷符合《婦科學》的診斷標準。將7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隨機分為腹腔鏡手術組和開腹手術組,每組各38例,兩組在性別、年齡和病情上沒有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手術治療適用于:①藥物治療后癥狀不緩解,局部病變加劇或生育功能仍未恢復者;②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直徑大于5~6cm,特別是迫切希望生育者。手術類型有保留生育功能手術、保留卵巢功能手術和根治性手術。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是目前手術治療內異癥的主要手段。對照組采用開腹手術適用于粘連嚴重、病灶廣泛或巨大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患者。對比兩組術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數、術后抗感染及術后累積妊娠率情況。
1.3統(tǒng)計分析 采用數理統(tǒng)計軟件SPSS13.0進行數據統(tǒng)計,進行χ2檢驗,P<0.05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
2 結果
7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日、止疼藥應用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極顯著性(P<0.05),觀察組術后妊娠率55.26%也高于對照組28.95%,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3.1臨床表現(xiàn) 癥狀 一般表現(xiàn)為周期性發(fā)作,常見癥狀是下腹痛、痛經、性交不適和不孕,還可因病變部位不同而出現(xiàn)不同癥狀。此外,20%的患者可無自覺癥狀[2,3]。①下腹痛和痛經:繼發(fā)性痛經是內異癥的典型癥狀,表現(xiàn)為繼發(fā)性,逐年加劇的痛經。疼痛程度與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常于經前1~2d開始,以后逐漸加重,月經開始達最高峰,持續(xù)到月經終止后逐漸緩解消失。疼痛多位于下腹及腰骶部,可放射至腿部及會陰[2]。嚴重者如刀割樣難以忍受,有時可并發(fā)直腸刺激癥狀。如在腹壁瘢痕內有異位的子宮內膜病變時,經期則出現(xiàn)瘢痕包塊的增大和劇痛,月經終止后包塊又縮小,疼痛消失[4]。腹痛時間還可能與月經不完全同步,少數患者長期下腹痛,至經期更?。虎谠陆浭д{:多表現(xiàn)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經前點滴出血,因而常伴有貧血。月經異??赡芘c卵巢實質被破壞無排卵、黃體功能不足或同時合并有子宮腺肌病或子宮肌瘤等有關[5];③不孕:患者的不孕率可高達40%,原因可能與盆腔器官廣泛粘連,輸卵管變硬僵直,蠕動功能障礙,從而影響卵子的排出、攝取和受精卵的運行等有關。近年來研究還發(fā)現(xiàn)可能與黃體期功能不足,未破卵泡黃素化綜合征及自身免疫反應等因素有關;④性交痛:一般表現(xiàn)為深部性交痛,多見于直腸子宮陷凹有異位內膜病灶或因病變、粘連導致子宮后傾固定的患者,性交時由于碰撞及子宮收縮和向上提升而引起疼痛,月經來潮前性交疼痛更明顯[6]。
3.2體征 臨床上,本病以雙合診及三合診檢查盆腔情況較為重要,除巨大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在腹部捫及囊塊和囊腫破裂時出現(xiàn)腹膜刺激征外,本病一般腹部檢查可無明顯異常。典型者子宮可稍增大,后傾粘連,活動度差,子宮骶骨韌帶增粗、并捫及米粒至蠶蟲大小的痛性結節(jié),有一側或雙側卵巢有巧克力囊腫,與子宮有粘連,觸之有輕壓痛[7]。
3.3治療療效 ①保留生育功能手術:適用于年輕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特別是采用藥物治療無效者。包括切凈或破壞異位內膜病灶,但保留子宮、雙側或一側卵巢,至少應保留部分卵巢組織。該術式術后復發(fā)率約40%;②保留卵巢功能手術:適用于年齡在45歲以下且無生育要求的重癥患者。手術范圍將盆腔內病灶及子宮予以切除,保留至少一側卵巢或部分卵巢以維持患者的卵巢功能。該術式術后復發(fā)率約5%;③根治性手術:適用于45歲以上的重癥患者。手術范圍將子宮、雙側附件及盆腔內所有異位子宮內膜病灶予以切除和清除,因而,此手術又稱去勢手術。術后不用雌激素補充替代治療者,幾乎不復發(fā)[8]。
從發(fā)病機制著手,月經期應避免不必要的婦科檢查,積極治療子宮頸管狹窄粘連等能使經血排出受阻的疾患。人工流產吸宮術時,注意負壓不宜過高或突然將吸管從宮腔抽出,以防止經血逆流入腹腔種植[9,10]。剖宮手術時,注意保護切口,縫合也不要穿透子宮內膜。還應避免在月經期做各種開腹或陰道手術,以免因手術操作引起內膜碎屑的種植。本組資料顯示,7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日、止疼藥應用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極顯著性(P<0.05),觀察組術后妊娠率55.26%也高于對照組28.95%,差異顯著(P<0.05)。因此腹腔鏡手術治療較開腹手術更加安全、損傷小、恢復快,療效高,可為不孕癥患者提供更多的妊娠機會。
參考文獻:
[1]張繼紅,張蓉.腹腔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癥的療效分析[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2,21(03):130-132.
[2]吳正蘭.腹腔鏡診斷和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及不孕癥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8(07):120-122.
[3]蔣亞玲,邢福祺,李冰,等.腹腔鏡聯(lián)合人工授精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的臨床觀察[J]. 熱帶醫(yī)學雜志,2011,23(05):176-177.
[4]周曦,陳忠東,文佩燕.宮腹腔鏡聯(lián)合診治先天性子宮畸形的臨床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0,18(01):153-155.
[5]任江虹,王麗.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120例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0,17(29):87-89.
[6]欒磊.淺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治[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1.
[7]周娜,曹保利.子宮內膜異位癥導致不孕癥病因病機及治則方藥的探討[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2,1.
[8]賈津,邱曉紅.子宮內膜異位癥免疫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2,2.
[9]黃飛翔,叢慧芳.淺論腎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相關性[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3.
[10]金鳳麗.中醫(yī)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優(yōu)勢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2,5.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