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林
西泠十周年慶典秋拍將于12月13日至16日在杭州黃龍飯店舉槌,提前3天在浙江世界貿(mào)易中心展覽廳預(yù)展。
中國首屆青銅禮器專場震撼亮相
值十周年慶典之際,西泠拍賣將推出中國首屆青銅器禮器專場。專場集20件傳世精品,來源清晰可靠,部分見諸多處出版,由名家遞藏,實為藏家爭相鑒藏之寶。其中美國最負盛名的藝術(shù)品收藏家賽克勒舊藏青銅禮器無疑是本場的一大亮點。涵蓋有商晚期的獸面紋觚、聿鼎、辛爵,西周時期的獸面紋簋、提梁卣、鬲以及妊小簋。妊小簋同時也是民國古董收藏大家盧芹齋舊藏,專場中一件商晚期獸面紋斝亦為盧氏舊藏。陳介祺、敬修堂遞藏的噩侯馭方鼎,為西周厲王時代的王侯重器。另有早年自美國購回的商末周初龍紋盂、周慶基舊藏獸面紋卣等,值得青銅器藏家關(guān)注。
晚清六大家篆刻匯聚一堂
除了首屆青銅器禮器專場外,“晚清六大家”篆刻專場也值得關(guān)注。流派印始自明代,至晚清時進入全盛時期,名家輩出。在高手如云的晚清印壇,吳讓之、趙之謙、黃士陵、吳昌碩四人可稱其中翹楚,有晚清四大家之稱。吳讓之之沖和,趙之謙之廣博,黃士陵之銛利,吳昌碩之渾穆皆能開風(fēng)氣之先,對后世印人影響深遠。
論及晚清諸家對后世影響,另有兩位印人亦不可回避,一為稱西泠八家殿軍的錢松,一為融匯浙皖兩派,自出新意的徐三庚。此二家于刀法上皆有極深造詣,錢松首創(chuàng)披削之用刀,對其后的吳昌碩影響頗深。徐三庚治印由浙入皖,融匯諸家而上追秦漢,論用刀之表現(xiàn)力,徐氏可稱一流。
本次秋拍,特別將晚清四家并錢徐二家合為晚清六家專場,共集佳作近30方,大多為常見于各大印譜的傳世名作。
商晚期 青銅獸面紋斝
尺寸:高33厘米
此器流傳有緒,并多次著錄出版。侈口,上有兩立帽形頂方柱,束頸,鼓腹圓底,下置三稜形錐足,下部外撇,頸腹一側(cè)設(shè)獸首鋬。斝柱及三足較高,容器部分相對較短,此為斝的晚期形式。柱飾火紋及三角云紋,口沿下頸部為三角紋,內(nèi)填云雷紋。下方作折角獸面紋帶,獸面兩目渾圓突出,鼻準線起稜,其余紋飾皆處同一平面。腹部光素,三稜足上有凹陷的溝槽。原為盧芹齋舊藏,菲利普斯遞藏。
西周厲王 噩侯馭方鼎
尺寸:高35.5厘米
多次著錄出版,如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第二·七,1902年;鄒安《周金文存》第二·二四·一,1916年;吳大澂《愙齋集古錄》第五·八,1917年等。此鼎為陳介祺舊藏,敬修堂遞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