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誼
真正的市場經濟是很能、也很會教育人的,尤其對企業(yè)家來說。30多年的市場經濟已讓他們懂得,產品不好,服務再不佳,企業(yè)準玩完。
比如“通”字輩的快遞公司,還有國有郵政系統(tǒng)。
小王作為公司前臺工作人員,每天要花相當時間和快遞公司的快遞員打交道,其中很多人,小王已經能跟他們稱兄道弟了。省內用哪家公司合算,全國用哪家公司便宜,小王是再清楚不過了。但如果你問她:“怎么從來不用郵政局?”估計,十有八九她會聳聳肩,“時間不能確定?!?/p>
的確,大家尤其是年輕人都知道,在快遞行業(yè),國有郵政局和私營快遞公司比,若是同城郵遞,在私營公司那里,一天,頂多兩天就完活兒;郵政局的快遞,可就不好說了。敢肯定的是,大多數要比私營公司慢。
這種現象看上去跟開頭說的不符。都是搞企業(yè)的,私營公司受到了市場的真教育,國有公司就沒受到教育?這話讓您問著了。同一個市場,同一個市場對人教育,作用到不同人,說得更準確點兒,作用到搞不同企業(yè)的人身上,真就是不同。產生這種區(qū)別的最大原因,是產權問題。
私營公司產權歸誰?當然歸老板。在市場經濟,這就意味著你要是把企業(yè)搞好了,交完稅,剩下多少錢都是你的;搞不好,你就黃鋪吧。他有壓力,也有動力??!國有公司產權屬誰?屬于政府,總經理是政府委托他管理國有公司。他把企業(yè)搞好了,掙20個億,那是給政府掙的,他哪怕年薪千萬,跟20億比也是零頭。企業(yè)搞不好,也不影響他太大事兒。
老有文章說:企業(yè)長青,要靠產品和服務。這種教化基本沒用,私企老板比你明白且正在做;國有公司老板也明白,但做的少。這都跟產權有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