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老年人的孤獨,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近期就有一則報道,大連一位老人因為寂寞按馬桶“玩”掉98噸水。中國正經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齡化進程,很多老人常常在不經意間不同程度地患上老年孤獨癥。
70%老人有自閉傾向
在大多數(shù)人心目中,自閉癥是屬于兒童的心理疾病。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觀點,一項心理調查表明,近70%的中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自閉傾向。其常見癥狀是:心情抑郁,整日郁郁寡歡;離群索居,不愿意和外界交往;內心空虛失落,缺乏對生活的樂趣。
中老年人的自閉傾向主要表現(xiàn)在不愿再接觸社會新生事物,不愿意參加社會活動,對于一些必須應酬的活動也是敷衍了事;不愿敞開心扉,與人沒有任何交流,并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里;在家庭生活中缺乏活力、怨言多,對任何事情漠不關心,傾向于給親人挑毛病等。
還有一部分有自閉傾向的中老年人則會出現(xiàn)一些莫名其妙的身體不適,到醫(yī)院反復檢查又查不出毛病,這樣的人更關注自己的身體是否出現(xiàn)異常,而很少關注外面更廣闊的世界。此外,中老年人事業(yè)有成退休后,但卻突然發(fā)現(xiàn)找不到生活目標了,總感覺自己已經脫離社會,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圈子,對生命的真正價值感到困惑從而造成情緒困擾,時常認為自己年輕時的一切努力都已付諸東流等,這也是自閉傾向的一種表現(xiàn)。
孤獨危害相當于每天抽15支煙
孤獨癥直接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時也給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蒙上了陰影。上世紀5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項著名的孤獨實驗。研究者將受試者關在隔音房間里,讓他們戴上半透明的護目鏡、棉手套,盡可能減少聽覺、視覺、觸覺等刺激。除了進餐和排泄外,受試者必須24小時躺在床上。結果,盡管實驗報酬很高,但幾乎沒人能堅守3天以上。到了第4天,受試者會出現(xiàn)雙手發(fā)抖,不能筆直走路,應答速度遲緩,對疼痛敏感及出現(xiàn)幻覺等癥狀??梢?,孤獨感對人的身心健康危害巨大。
研究表明,孤獨感的危害相當于酗酒或每天吸煙15支。專家指出,孤獨感會增加人體壓力激素皮質醇的分泌水平,從而削弱免疫系統(tǒng),使人更容易生病,孤獨者的血壓比正常人高出30毫米汞柱,心臟病和腦卒中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的3倍;孤獨的生活方式使癌癥的發(fā)病率增加2~3倍;常感孤獨的人,壽命減少6年。
關愛老人不能僅“常回家看看”
一般老人都有自己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固有生活習慣,所以不愿跟兒女一起生活。但作為兒女,關愛父母贍養(yǎng)父母絕不僅僅是經濟贍養(yǎng),還應包括精神贍養(yǎng),即給予老人經常性的情感互動和心理關懷。
首先,盡量把老人安排在自己身邊生活。這不是說把老人接到家里就了事了,而是要求你的陪伴。老人一般不愿意離開原來的生活環(huán)境,多半是因為不適應,而且陌生的環(huán)境更容易加深老人的孤獨感,此時就需要兒女更多的陪伴,哪怕你每天再忙,也要抽出時間跟老人嘮兩句,越是孤獨,對親情的渴望也就越甚。
其次,可以給老人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老人感覺到自己對你們的小家“有用”。中國老人的通病就是一輩子為兒女操碎了心也還嫌不夠,只有讓老人感覺到是在幫兒女,而不是在麻煩兒女,他們才能住得安心。
此外,還要多陪著老人出去轉轉,讓老人結識新的朋友。也可以嘗試養(yǎng)狗,研究發(fā)現(xiàn),擁有一條狗可以幫助人交到更多的朋友,因為養(yǎng)狗的人往往會變得更喜歡交際和應酬。擴大交際圈,甚至參加適當?shù)纳鐣顒?,才能讓陷入孤獨的老人感受到更多的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