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要過新年了。上海的冬天還沒有下過一場像樣的雪,可是已經冷得叫人心悸。從老家三樓的露臺上望出去,沉睡的大地毫無生氣,需再過些時日,等到迎春的炮竹在它的上空響起,劃破了這死寂 ,春天才會從夢里蘇醒過來。我的母親,我的爺爺和奶奶,一個一個,都等不及萬物惺忪地醒來就陸續(xù)地離去,那時天空還沒有飛鳥的蹤跡……
母親的病因,我至今揣摩不透。那晚,不過一個平常的冬夜,她去鄰舍討教給我編織毛衣的花樣,弄得晚了一些,回來直說好冷。第二天就開始咳嗽,只以為是著涼感冒了,去看了醫(yī)生,從西藥吃到中藥,折騰了多日,不見轉好,身體日漸虛弱,在醫(yī)生的建議下住進了醫(yī)院,這一住就從年尾住到了新年里。
母親不在家的日子,家里已感覺不到過節(jié)的氣氛。我只是從大街上人們喜氣洋洋的臉上估摸出春節(jié)的腳步已是離我很近了。還有就是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任務。他說:新的一年快來了,你們有什么希望和祝福,在本子里都給它寫上。
星期天,我陪在母親的病床前。母親邊咳嗽邊斷斷續(xù)續(xù)地對我說,你快寫作業(yè)。我把作文本鋪在病房的方凳上,把另一個放倒在地做我的小板凳,開始尋找我的希望。我的眼光久久沒有從窗外移開,大花壇里有棵蒼翠依舊的松樹,它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叫我看不到新的希望。母親看我半天不響,吃力地對我說:你不要這樣耽擱時間,日頭,眼睛一眨就落下去了。我無言地望了母親一眼,在我的本子上端正地寫下——《媽媽,我們回家》。
醫(yī)生對我說,你媽媽的病是由天氣引起的,天氣轉暖,開春以后,你媽媽的病自然就會好的,你就可以跟你媽媽回家了。他留給我一個充滿希望的微笑。于是我眼巴巴地盼著開春,春暖花開,鳥囀蜂鳴,母親能走下病床,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 上。
外面歡天喜地放著鞭炮的時候,我們全家在醫(yī)院的病床前陪伴母親。這是我和母親在一起的最后一個春節(jié)。
終究,母親沒能再回家。后來,老師讓每個人把自己的新年希望在班上讀出來。
“媽媽,我們回家,我只要你回家。我不要新衣裳,不要買煙花,我只要你騎車出門時將我?guī)?,再遠的路我也不再喊腳麻。媽媽,我們回家,我在醫(yī)院的門口想念自己的家,我要回家,我們一起……”
我沒有把它讀完,我盼不到春暖花開,母親也盼不到鳥囀蜂鳴。
爺爺走的十幾分鐘前,是在村里的一戶人家?guī)兔Γ羌以谵k喪事。他老了干不動別的,就坐在灶前燒火,在冬日坐在灶前燒火本來是種享受,可以暖手暖腳。但爺爺在中午喝了幾兩白酒,被火一烤,臉上立馬燙起來,心里可能也很難受??伤莻€老實人,難受也不曉得吱聲?;谢秀便弊阶狼俺酝盹?,剛舉起筷子,手一軟耷拉下去,頭也栽在了桌上,沒再抬起來。醫(yī)生說是腦溢血。爺爺走得匆忙。
他走的那個夜晚,外面狂風呼嘯。他親手栽下的金橘樹,在大風里,干癟的果子簌簌地落了一地。爺爺說,他最喜愛春季,滿眼的綠草叫人長精神。我知道,他是為他的牛兒高興,可以不必再嚼那些干枯的稻草,他也不必再為弄過冬的糧草勞神。他瞅著屋前磚隙里冒出的草尖,吧嗒吧嗒地抽起水煙,從他有勁的吹吸聲里我能聽出他是真的高興。
后來牛死了,爺爺不習慣這么多年過來,突然就失去了他的老伙計。背著雙手時常走在田間的道埂上,一個人自說自話:喏,這棵草壯,喏,這棵水多。他過去牽著牛尋草的時候就是這么對他的牛說的。他這樣走著的時候,心情很是愉悅,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他是愛這世界、愛這季節(jié)的。
可是他卻走在了冬季里,眼看他的春天將要來臨。
還有我的奶奶,也是在春天來臨之前,永遠地沉睡了。
……
我很想知道 我的母親,我的爺爺和奶奶,在他們的世界里是否也有四季,最好永遠是春季,或者是四季如春的天氣。我一直想送他們一個春天,那成了我夢寐以求的希冀。我常想象把春天捧在了手里:媽媽,奶奶,爺爺,你們快看!
然后他們止住了遠去的腳步,轉過了身來,看到了我手中的春天——母親面色紅潤地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 ,奶奶安詳?shù)靥稍谔柕紫?,爺爺看到自己牽著他心愛的老伙計?/p>
(選自天涯社區(qū),有刪改)
點讀
想到雪萊的詩:“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多么令人振奮,給多少身處“寒冬”的人以溫暖和力量。但是,現(xiàn)實生活有時太殘酷,太缺乏“詩意”,本文作者敘述的故事,讀來令人深感悲苦。本文的亮點主要有:
首先,情感真切,感人至深。作者的母親、爺爺、奶奶,一個一個,都等不及萬物蘇醒就匆匆離世,天空沒有飛鳥的蹤跡,作者卻有無限的哀愁。由此,作者在文末想象把春天捧在手里,送給他(她)的親人,這赤城的心啊,怎不令人動容。
其次,語言清麗,不加雕飾。本文的語言,樸實處如話家常,如:“媽媽,我們回家,我只要你回家。我不要新衣裳,不要買煙花,我只要你騎車出門時將我?guī)?,再遠的路我也不再喊腳麻。”但精致處又余味無窮,如詩如畫,例如最后一段。清麗自然、不加雕飾的語言,“青草味”十足,十分難得。
再次,詳略得當,疏密有致。文中寫了三個人物、三件事:母親沒有等到鳥囀蜂鳴,爺爺走在冬季里,奶奶永遠地沉睡在春天來臨之前。前兩件事詳寫,后一件事一筆帶過,詳略得當,是文章疏密有致。
總之,本文對中學生構思記敘文很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