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丙坤 季新杰
(空軍第一航空學院航空彈藥工程系 信陽 464000)
初級任職教育院校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姜丙坤 季新杰
(空軍第一航空學院航空彈藥工程系 信陽 464000)
隨著軍事技術不斷發(fā)展,航空裝備特別是智能裝備正處在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期,新裝備及配套保障設備陸續(xù)裝備部隊、儲備于倉庫,如何做好倉庫中新、老裝備共存狀態(tài)下的智能化管理、精細化維修,已是航空裝備維護與管理專業(yè)面臨的新課題。然而,在初級任職教育院校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建設和教學方面,與新形勢需要相比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本文試圖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初級任職教育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建設
隨著軍事技術快速發(fā)展,新型航空裝備不斷出現,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模式也發(fā)生很大變化。和傳統(tǒng)的維修與管理模式相比,管理智能化、維修模塊化更強。相應的對保障人員的要求,實踐性、操作性更強,理論方面的內容減少。目前,不少初級任職教育院校還沒適應新形勢變化,在專業(yè)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因此,開展對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教學、教材、教法與實訓方面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教材體例與課程設置不合理
目前,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課程的教材大多數是按照傳統(tǒng)教材的編寫方式,強調理論知識系統(tǒng)性何內容結構的完整性,而不是考慮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的流程和維修管理具體操作實際,甚至把很多復雜設計理論的內容包括在內。有些學校還直接使用學歷教育的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員教材。同時,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課程設置也存在著不足。很多院校偏置航空裝備管理能力方面課程設置,對航空裝備維修能力方面課程開設不夠,有點院校甚至認為裝備都智能化不需要基層級維修了,再課程設置中甚至沒設置維修課程,這樣不利于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
2.教學方式傳統(tǒng)
院校進行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課程培訓時,仍舊試圖按照傳統(tǒng)學歷教育的方式進行,按照先理論知識學習,所有理論知識學完后,在最后一學期,集中進行實習培訓。這種方式使學員學習后面的知識,忘記前面知識,并且學員進行孤立科目知識的學習,不知道學習的知識在日后工作所處得位置、時機和重要性,使學員對學習知識失去興趣,感到乏味。
3.實訓開展不足
很多院校仍試圖以傳統(tǒng)的方式開展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實訓,實訓在普通實習室開展,由指導教員設計一些典型科目,供學員操作訓練,不少院校還缺少裝備,在模擬器進行練習,更有甚者,用軟件模擬。缺乏實戰(zhàn)環(huán)境熏陶,訓練效果嚴重不足。
4.教員隊伍實踐能力不強
初級任職教育院校的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師資力量普遍存在以下兩個方面不足。一方面,大部分教師以前都是從事學歷教育,后來隨著院校任職轉型,才轉為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任職教員,由于習慣性的原因,這些教員普遍講授理論偏深,對能力培訓相對較弱。另一方面,很多教員都缺乏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方面的實際工作經驗,對部隊實際工作情況了解多數是通過文字資料或視頻錄像,很難在實操能力培訓上提出特見解。
1.按“工作過程”編寫教材和設置課程
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教材要根據初級任職教育學員崗位工作過程,并適應學院教學的特點,采取“基于工作過程”模型的編寫方式。首先,根據崗位工作實際,梳理出各個工作的流程,編排教材目錄框架,然后分析出要完成這些工作流程,需要哪些技能和理論知識,最后,以工作過程主線,把工作中所需的技能知識和理論知識點串起來,編成理實結合的教材。
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從整體上可以把所有課程分為基礎技能、專業(yè)技能、綜合技能三個層次課程,逐步遞進。通過基礎技能,使學員掌握必備基礎性能力,比如工具的使用技巧,設備的操作技能等等,專業(yè)技能培訓,使用學員掌握所從事的專業(yè)工作應具備能力,比如專業(yè)裝備維修等,綜合技能重點培訓學員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
2.采用理實一體的教學方式
初級任職教育強調崗位任職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組織專業(yè)教學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采用理實一體教學方式,按照崗位工作過程組織教學,把理論知識傳授穿插融入到實踐操作中講解。使學員工作過程中(實習操作)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學習了專業(yè)理論知識,使理論知識傳授有的放矢,增加了學員學員興趣。
3.開展校內實習和校外實習相結合
實習工作在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教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首先,在校內開展實習,學員可以通過實訓軟件、模擬訓練裝備、實裝等手段進行崗位能力訓練,使學員初步具備崗位工作能力和知識,然后,展開校外實習,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資源,聯系工作任務量大的部隊,推行“雙向合作、互利雙贏”的實習方式,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一方面可以為部隊解決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實地學習的機會。
4.加強教員的培養(yǎng)和引進
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師資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采用“內涵式提升”。大力加強對在校教師的培養(yǎng),鼓勵教師考取維修類和管理類得國家職業(yè)資格證書,同時,在假期間,派遣教師下部隊鍛煉學習,派遣教師參加個教育機構舉辦的“雙師”業(yè)務培訓;另一方面,采用“外延式引進”。目前,學??梢砸M一批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行業(yè)的經驗豐富部隊技術人員來院任教。
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初級任職教育轉型較短,教學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同時,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的建設也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作為初級任職教育院校,只有不停地進行探索和改進,我們才能實現與工作崗位對接的教學模式,形成高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高航空裝備維修與管理專業(yè)學員第一任職能力,為軍事教育改革添磚加瓦。
[1]陳東祥.軍隊任職教育院校建設的探索與實踐[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9.
[2]趙衛(wèi)國,王志祥.初級指揮任職教育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3]喬軍.任職教育實踐教學探析[J].軍事,201 2,(7).
[4]余滿玖.轉變觀念是推動任職教育深入發(fā)展的關鍵[J].軍事,2012,(9).
姜丙坤,男,信陽市,生于1979年11月,碩士,畢業(yè)于武漢理工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航空飛行器、測控技術、流體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