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瑩
(山西省第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山西太原030000)
論山西五臺地區(qū)沉積變質型鐵礦特征及成因機理
——以張家堡鐵礦為例
劉 瑩*
(山西省第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山西太原030000)
沉積變質型鐵礦是我省以及全國最重要的鐵礦床類型,論述了張家堡鐵礦的礦體特征和礦石質量,在此基礎上結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討了山西五臺地區(qū)沉積變質型鐵礦的演化、分布規(guī)律和成因模式。
五臺;張家堡;沉積變質型鐵礦;成因模式;演化
沉積變質型鐵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鐵礦類型,中國沉積變質型鐵礦查明資源儲量可占鐵礦資源總量的48%(肖克炎等,2011)。華北克拉通是我國鐵礦資源的重要分布區(qū),其中山西的探明儲量居全國第四,是重要的鐵礦資源產(chǎn)地,而我省最為主要的鐵礦類型即為沉積變質型(即鞍山式),占總儲量的91.81%。這類鐵礦年代古老(賦存于早前寒武紀變質巖中)、分布廣泛、儲量相對集中,主要由石英(燧石)和氧化鐵礦物(磁鐵礦、赤鐵礦等)組成,通常具有典型的條帶狀構造,由條帶狀鐵建造(BIF)變質改造而成,具有“大、貧、淺、易”的特點,即礦床的規(guī)模大、含鐵量低,以易選磁鐵礦為主,礦層厚度大,出露地表或近地表,易于開采。主要分布在五臺—恒山、婁煩—嵐縣和黎城—左權一帶(何青,2004),而張仙堡鐵礦就是五臺—恒山礦帶的中型鐵礦。
張仙堡鐵礦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南東,張仙堡村南西約1km處,北側有縣級公路,京原鐵路、108國道也從其北部代縣縣城通過。
礦區(qū)大地構造位于呂梁—太行斷塊,五臺山塊隆,恒山—五臺山穹狀隆起之南西部。它的北及西面與滹沱新裂陷接壤。
礦區(qū)內(nèi)主要出露有上太古界五臺超群石咀群文溪組(Ar1w)含鐵巖段、下元古滹沱超群四集莊組(Pt1s)及新生界第四系(Q)。
文溪組(Ar1w)含鐵巖段:廣泛分布于礦區(qū),由粗粒絹云石英片巖、綠泥片巖,夾少量斜長角閃巖、磁鐵石英巖、鈣質綠泥片巖、千枚狀板巖等組成。該段為主要含礦巖系。
滹沱超群四集莊組(Pt1s):分布在礦區(qū)外西南部,主要由變質礫巖、變質長英砂巖組成。本組與文溪段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第四系:礦區(qū)內(nèi)分布較廣,主要分布在溝谷及山坡上。由殘坡積物及黃土組成。
礦區(qū)總的褶皺構造為劉家莊—韓家灣倒轉背斜。背斜位于礦區(qū)中部,為一緊閉的同斜倒轉背斜,軸向近東西向,軸面傾向北,傾角70°~80°,樞紐東部翹起,向西傾伏。核部為絹云石英片巖、綠泥片巖、角閃巖、大理巖等。在背斜北翼向北為一向斜,其軸向NE80°,軸面傾向NW,傾角60°~65°。
礦區(qū)變質作用強烈,變質巖廣泛分布。本區(qū)變質巖屬中—低級綠片巖相—角閃巖相的變質巖系。主要變質巖有絹云母石英片巖、黑云母石英片巖、斜長角閃片巖、云母片巖、綠泥片巖、磁鐵石英巖及少量變粒巖。
3.1 礦體特征
張仙堡鐵礦賦存于太古界五臺超群石咀群文溪組含鐵巖段地層中,全區(qū)內(nèi)共發(fā)現(xiàn)有11條鐵礦體,其中主要礦體為1、5、7號礦體。其余均為盲礦體。主要礦體介紹如下:
1號礦體:位于礦區(qū)的中部,為本礦區(qū)的主礦體。礦體形態(tài)為一軸向近東西向背斜,兩翼傾向分別為北和南,傾角70°~80°,背斜核部礦體明顯加厚。礦體由東向西傾伏,傾伏角約45°?,F(xiàn)有工程控制長度約480m,平均寬度63.67m,平均視厚20.60m,SFe的平均品位為27.07%。礦體賦存標高1205~1630m,最大延深360m,礦體最小埋深0~280m。
5號礦體:位于礦區(qū)的中部,背斜的北翼,呈單斜產(chǎn)出,傾向北,傾角80°~90°。由1600m中段露天采場控制,沿走向控制長度100m,沿傾向推測50m左右,經(jīng)TC12-1揭露礦體平均視厚5.18m,SFe平均品位為28.79%。礦體賦存標高1550~1700m,礦體埋深0~50m。
7號礦體:位于礦區(qū)的中部偏西,背斜的北翼,呈單斜產(chǎn)出,傾向北,傾角70°左右。由探槽C1及PD10采礦坑道所控制,揭露礦體平均厚度2.95m,SFe平均品位為25.16%,沿走向推測長度200m,沿傾向推測60m。礦體賦存標高1515~1595m。礦體埋深0~80m。
3.2 礦體圍巖和夾石
礦區(qū)內(nèi)礦體的圍巖主要為含鐵石英巖、綠泥片巖及絹云石英片巖。其中,1、4號礦體頂?shù)装寰鶠楹F石英巖,2號礦體頂板為綠泥片巖,底板為含鐵石英巖,3號礦體的頂板為含鐵石英巖,底板為絹云石英片巖,其余礦體的頂?shù)装鍘r性均為綠泥片巖。
1號礦體內(nèi)礦體內(nèi)見有一層厚6m的含鐵石英巖夾石,沿傾向延長約55m,沿走向推測為100m,此外還有5層綠泥片巖夾層,其視厚度1.7~13.7m不等,沿傾向長25~250m;5、7號礦體中均見有一層綠泥片巖夾石,但規(guī)模很?。黄溆嗵柕V體內(nèi)無夾石。總之,夾石對礦體的完整性沒有影響,完整性較好。
4.1 礦石物質組成及其特征
礦石礦物主要為磁鐵礦,次為菱鐵礦,并有少量黃鐵礦、褐鐵礦、黃銅礦。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并有少量綠泥石、絹云母、角閃石、磷灰石等。礦石結構為中—細粒變晶結構,構造以條帶狀構造為主,次為條紋狀,局部見有浸染狀。主要礦物特征介紹如下。
4.1.1 主要礦石礦物
磁鐵礦:平均含量21.17%,呈半自形—他形,中細粒結構。磁鐵礦顆粒一般成條帶,與石英、菱鐵礦的條帶構成黑白相間的條帶或條紋;部分散布于石英及菱鐵礦的顆粒間,偶見包裹于石英、菱鐵礦中。
菱鐵礦:平均含量5.22%,可見3種結構:呈他形粒狀與石英齒狀鑲嵌;呈細粒狀星散于巖石中;與石英混作脈狀、小團塊狀,沿微小裂隙分布。前兩種菱鐵礦屬沉積變質所成,后一種則為熱液成因。
赤、褐鐵礦:平均含量0.52%,多見于地表,常集結成條帶或樹枝狀沿微裂隙充填或在磁鐵礦邊緣分布。
黃鐵礦:平均含量0.23%,多自形,呈細—粗粒狀星散于礦石中。
4.1.2 主要脈石礦物
石英:半自形—他形,細粒狀相互緊密鑲嵌,或與磁鐵礦鑲嵌,粒徑0.4~0.6mm,平均含量43%~63%。
綠泥石:呈葉片狀分散于礦石中,偶見與磁鐵礦集合成條帶。
4.2 礦石類型
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含菱鐵礦磁鐵石英型、次為菱鐵磁鐵石英型、磁鐵石英型,有時可見含角閃磁鐵石英型。
參照鞍山黑色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編寫的《山西省代縣張仙堡鐵礦方案設計》中mFe品位為21.43%,本次核查1號礦體TFe平均品位為29.33%,可知磁性鐵占有率(mFe/TFe)為73.07%,小于85%,故工業(yè)品位為弱磁性鐵貧鐵礦石,需弱磁選。
沉積變質型鐵礦是沉積或火山沉積鐵礦受區(qū)域變質作用或混合巖化作用改造而形成的,主要為條帶狀鐵建造型鐵礦床?!皸l帶狀鐵建造指的是全鐵含量大于15%,具有由富鐵礦物(磁鐵礦、赤鐵礦等)和脈石礦物(以石英為主)組成的條帶狀(或者條紋狀)構造的、富鐵化學沉積巖”(沈保豐等,2005)。李厚民將我國的沉積變質型鐵礦具體細分為了鞍山式(相當于algoma型)、袁家村式、大栗子式(二者相當于superior型)、新余式(相當于rapitan型)和翁泉溝式(李厚民,2012)。其中algoma型與海相火山作用關系密切,多產(chǎn)于大陸邊緣盆地或者島弧盆地,分布廣泛,是華北克拉通沉積變質型鐵礦床的主要類型;superior型則與沉積作用有關,產(chǎn)于陸塊內(nèi)斷陷盆地或者坳拉槽盆地(沈保豐,2012)
5.1 沉積變質型鐵礦的時空分布
沉積變質型鐵礦的時空分布具有明顯特點,其成礦時代主要是前寒武紀太古代—古元古代,其空間分布與區(qū)內(nèi)地殼演化有關系密切。
太古代是華北克拉通沉積變質型鐵礦床最重要的成礦期,大約80%的此類型鐵礦資源在這個時期形成(沈保豐等,2006)。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時期,華北古陸核火山—沉積盆地已形成了鐵礦床。新太古代則是中國條帶狀鐵礦床形成的鼎盛時期(張連昌等,2012),各個陸核通過陸陸碰撞和俯沖聚集,初始克拉通化,幾乎整個華北陸塊均分布,尤以鞍山—本溪、魯西、五臺一帶較為集中。
古元古代是第二個沉積變質型鐵礦形成的重要時期,華北古陸開始裂解,出現(xiàn)了活動大陸邊緣和被動大陸邊緣或島弧的構造環(huán)境(翟明國,2007),在山西呂梁裂谷形成了袁家村等superior型超大型鐵礦床。中元古代,華北陸塊固結基底開始裂解,出現(xiàn)了裂谷、裂陷槽等,形成的礦床類型復雜多樣。中元古代后華北地臺趨于穩(wěn)定和抬升,沉積變質鐵礦床相對較少。
5.2 沉積變質型鐵礦的成因機理
沉積變質型鐵礦由條帶狀鐵建造(BIF)變質改造而成。目前對富鐵海水運移、沉淀形成BIF大礦的機制主要有上升洋流和海底噴流2種,中國已探明的沉積變質型鐵礦普遍為低品位礦石,是BIF在后期的變質變形過程中進一步改造形成的(程裕淇,1976;周世泰,1987)。根據(jù)李厚民等人(李厚民,2012)研究認為,其成因經(jīng)歷了沉積和變質改造2個階段,成因模式如下:
(1)中—新太古代,古陸殼很薄容易拉張形成海盆,形成富含鐵質的幔源基性—超基性巖漿巖組成新生洋殼。該時期大氣缺氧,海水除上部水體外均缺氧。此時海水從新生洋殼中萃取了大量鐵質,溶解于水體中。
(2)溶解了巨量Fe2+的海水在上升洋流等的作用下,運移到潮線以下靜水環(huán)境的氧化—還原界面附近,被氧化為不溶于水的Fe3+,鐵質大量沉淀成礦。由于上升洋流的活動是周期性的,因此形成了條帶狀構造。
(3)隨后發(fā)生了大面積區(qū)域變質變形作用,BIF變?yōu)榫G片巖相—角閃巖相—麻粒巖相變質巖,并發(fā)生了多期褶皺變形。
(4)之后發(fā)生了強烈混合巖化和花崗質巖侵位,二長花崗片麻巖沿背斜軸部等構造薄弱部位呈巖基狀大面積侵位,使變質變形的BIF多呈以向斜(向形)為主的“浮島”狀分布于花崗質巖中。
[1]沈保豐,翟安民,楊春亮,等.中國前寒武紀鐵礦床時空分布和演化特征[J].地質調(diào)查與研究,2005,28(4):196-206.
[2]沈保豐,翟安民,苗培森,司馬獻章,李俊建.華北陸塊鐵礦床地質特征和資源潛力展望[J].地質調(diào)查與研究,2006,29 (4):244-252.
[3]沈保豐.中國BIF型鐵礦床地質特征和資源遠景[J].地質學報,2012,86(9):1376-1395.
[4]肖克炎,婁德波,陰江寧,王全明,李景朝,楊毅衡,孫莉,丁建華,葉天竺.中國鐵礦資源潛力定量分析[J].地質通報,2011,30(5):650-660.
[5]何青,趙玲玲.山西鐵礦資源的概況與展望[J].山西冶金,2004,96(4):5-7.
[6]李厚民,王登紅,李立興,陳靖,楊秀清,劉明軍.中國鐵礦成礦規(guī)律及重點礦集區(qū)資源潛力分析[J].中國地質,2012,39(3):559-580.
[7]張連昌,翟明國,萬渝生,郭敬輝,代堰锫,王長樂,劉利.華北克拉通前寒武紀BIF鐵礦研究:進展與問題[J].巖石學報,2012,28(11):3431-3445.
[8]翟明國,彭澎.華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構造事件[J].巖石學報,2007,223(11):2665-2682.
[9]程裕淇,趙一鳴,陸松年.我國幾組主要鐵礦類型[J].地質科技,1976(2):8-29.
[10]周世泰.鞍山、本溪地區(qū)鞍山群變質巖巖石化學研究及條帶狀鐵礦的成礦條件[J].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987(16):139-153.
[11]李厚民,陳毓川,李立興,等.中國鐵礦成礦規(guī)律[M].北京:地質出版社,2012:1-246.
P618.31
A
1004-5716(2015)11-0111-03
2014-11-27
劉瑩(1988-),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助理工程師,現(xiàn)從事地質災害評估與地質礦產(chǎn)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