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華周文娟 耿書梅
1.臨邑縣孟寺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2.臨邑縣臨邑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無公害黃瓜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劉永華1周文娟1耿書梅2
1.臨邑縣孟寺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2.臨邑縣臨邑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在黃瓜生產上采用無公害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即“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生態(tài)防治為重點,優(yōu)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科學合理使用化學防治”充分發(fā)揮各種因素的自然控制作用,制造有利于黃瓜生長,不利于病蟲危害的環(huán)境條件,增強植株的抗逆性,安全、經濟、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發(fā)生。
1.選用抗病蟲良種
根據當地病蟲發(fā)生情況,選擇適合當地生產的抗蟲品種,是防治病蟲流行的重要途徑,也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2.科學選地,合理輪作
選擇遠離醫(yī)院、垃圾場,有“三廢”污染的工礦企業(yè),城市生活區(qū)等地方建立大棚溫室,并選擇地勢高燥,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黃瓜,注意合理換茬輪作,避免重茬連作,可明顯減輕多種病蟲害的發(fā)生。
3.種子消毒
用溫湯浸種,干熱滅菌,藥劑拌種等方法,可以殺死大部分種傳真菌、細菌和病毒。如溫湯浸種可防治黃瓜黑星病、炭疽病、病毒病、褐紋病、菌核病等。干熱滅菌,可防止細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病害。藥劑處理則可直接殺滅種子表面病原菌,減輕病害的發(fā)生。
4.培育無病壯苗
選用無病新土或良田土育苗,苗床與生產棚室分開,清除前茬作物殘體,施足基肥采用無土栽培或快速育苗法,可有效控制苗期病害,苗期管理要注意防害保溫,相對濕度要控制在60%以下,創(chuàng)造不適于病害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可避免苗期病害的發(fā)生。
5.使用嫁接育苗方法
用黑籽南瓜做砧木進行嫁接是防治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的有效措施,同時可增強黃瓜耐低溫能力,延長結瓜期,提高產量。
6.加強栽培管理
采取高畦深溝,地膜覆蓋栽培,合理施肥,科學澆水,整地時施足腐熟混勻的農家肥和磷、鉀肥,生長前期根據植株長勢控制肥水供應,后期加大肥水供應并追施葉面肥,保證植株健壯不早衰;同時定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可有效提高植株長勢及抗病能力。澆水采用膜下軟管滴灌或膜下暗灌技術,切忌大水漫灌。
1.及時調節(jié)保護地溫濕度
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菌滋生的溫濕度條件。早上在室外溫度允許的情況下,放風1小時左右以排除濕氣,上午密閉棚室,將溫度提高到 28~32℃(但不超過35℃),中午,下午放風,將溫濕度降至20~25℃和65~70%。保證葉片上無水滴;夜間不通風,濕度雖然上升,但溫度下降到11~12℃,限制了病菌的萌發(fā)。
2.選用無滴膜,張掛反光幕,無滴膜具有無滴、透光耐老化的優(yōu)點,可減少溫室內的濕度;張掛反光幕則可有效改善室內光照條件,提高溫度,從而達到增產防病的目的。
1.棚室日光高溫消毒
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每畝用600~1300千克稻草或麥秸,鍘成4~6厘米長,撒在地面上,再均勻撒石灰氮50~100千克或石灰100~200千克,翻地、鋪膜、灌水,然后密閉大棚15~20天,地表土壤溫度可以達到70℃以上,10厘米土層內溫度達60℃,可有效殺死黃瓜枯萎病菌和線蟲等土傳病害。
2.高溫悶棚
黃瓜霜霉病發(fā)生后高溫悶棚是控制病害發(fā)展的有效措施。即3月下旬以后,選晴天中午,于早晨先澆水1遍,提高空氣濕度,以防秧頭被灼傷,接著封閉棚室使內部溫度達到45℃左右,連續(xù)2小時,利用高溫殺死病菌,然后打開天窗慢慢降溫,使植株恢復正常生長,悶棚時間不能過長,以免影響黃瓜的正常生長發(fā)育。高溫悶棚后要加強管理,進行葉面追肥,促進黃瓜恢復正常生長,可視病害程度,實施高溫悶棚1~3次,隔7~10天1次。
3.設置隔離
在棚室通風口設置細紗網或在設施上覆蓋防蟲網形成封閉隔離空間,可有效阻止成蟲入內產卵和幼蟲進入直接危害,切斷害蟲的傳播途徑。
4.誘殺
利用蚜蟲、溫室白粉虱和美洲斑潛蠅等害蟲的趨黃性,在棚室內每隔10米左右掛一塊涂有機油的黃色捕蟲板,引誘成蟲自投羅網,可以有效控制害蟲的危害,減輕病毒病。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害蟲的自然天敵,抗生素,植物源農藥,生物殺菌殺蟲劑及昆蟲激素等防治病蟲害,達到以蟲治蟲,以菌治菌,以菌治蟲,實現控制病蟲害的目的。如利用寄生性天敵,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利用七星瓢蟲、草蜻蛉防治蚜蟲、葉螨,紅蜘蛛及溫室白粉虱,用阿維菌素類生物農業(yè)防治螨類,美洲斑潛蠅,根結線蟲,用農用鏈霉素防治細菌性病害,用農抗120等多種抗霉菌素防治白粉病、霜霉病,用2%武夷霉素防治灰霉病和白粉病等。都是有效的無公害防治方法,生物制劑可有效干擾害蟲的生長發(fā)育和新陳代謝,雖然效果緩慢,但對作物、人、畜等安全,并且可不用或減少化學農藥的用量,從而減輕毒性,減少污染。
無公害生產不是禁止使用農藥,也不是所有的化學農藥都有藥害,關鍵在于正確選用農藥和科學使用農藥。因此,在防治黃瓜病蟲害時,應盡量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在施藥過程中,遵循預防為主,對癥下藥的原則,注意農藥的交替使用,以防產生抗藥性,為提高防效,進行農藥混用時要慎重,應根據農藥的性質科學混用,注意酸性農藥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以防農藥減效或失效。另外,不能按一種農藥的用水量稀釋混在一起的幾種農藥,以免濃度過大造成藥害。采取對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安全間隔期進行采收上市,避開采摘時間施藥,或先采摘后施藥,以提高黃瓜質量,防治中毒事故的發(fā)生,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