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雨果(西華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四川成都610065)
人機工程學在鞋類設計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馮雨果
(西華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四川成都610065)
人機工程學為鞋類設計提供科學依據,隨著鞋類舒適度和功能性設計的不斷深入,人機工程學在鞋類設計中的運用越趨廣泛。首先闡述了人機工程與鞋類設計的關系,接著從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兩個方面對應用現狀進行歸納總結,最后介紹了發(fā)展趨勢。
院人機工程學;鞋類設計;研究進展
鞋作為一種基本生活品,在人類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具有審美性,從精神上給人美感,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保護足部的功能。隨著生活水平和科技的日益提高,人們在追求流行、款式、色彩等的同時,對于鞋穿著的舒適性要求也越來越高,以“人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已成為鞋類產品設計的主要目標之一。而人機工程學是實現“以人為心”設計思想的重要理論基礎,是衡量當代產品設計水平的最重要指標[1]。目前,人機工程學在鞋類設計中的應用主要圍繞腳——楦——鞋的關系進行展開,主要涉及到腳型的測量與分析、運動生物力學的研究、功能設計、安全設計以及舒適度的評價等。
人機工程學(Ergonomics)是研究人、人造物(產品/機器)及其使用環(huán)境三大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2],其研究方法和評價手段涉及心理學、生理學、醫(yī)學、人體測量學、美學和工程技術等多個領域[3]。
鞋類人機工程學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它從舒適度和功能的角度出發(fā),使成鞋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需求。將人機工程學應用到鞋類設計,不僅可以為鞋類設計提供科學依據,且能增加鞋的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人機工程學在鞋類設計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于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及其設計創(chuàng)新具有時代意義與現實意義[4]。
2.1 研究方法
人機工程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實驗法、模擬和模型實驗法、計算機仿真法和調查研究法等[5]。主要運用人體測量學、生理學、心理學、生物力學以及工程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為如何創(chuàng)造安全、健康、舒適、滿意的產品提供科學依據。目前,人機工程學在鞋類設計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2.1.1 人體測量學
人體測量學(Anthropometry)主要研究人的形態(tài)特征、生理特征以及心理特征,為工業(yè)設計、人機工程、工程設計、醫(yī)學研究等提供基礎參數[6]。鞋是以腳的各部位數據為基礎,依據長度、寬度和圍度等參數進行設計。鞋類設計中的人體測量主要有:形態(tài)測量,包括人尺寸、體重體形、活動范圍等;生理測量,包括知覺反應、肢力體力、體能耐力、疲勞計生理節(jié)律等;力學測量,包括各種壓力測量等。測量方法除了傳統的手工測量外,新測量技術正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所采用,主要包括:影像攝影技術、3D掃描技術、壓力傳感器技術等。
2.1.2 實驗法
實驗法是在實驗室內在人控制條件下進行的,以引起研究對象相應變化來做出因果推論和變化預測的一種方法[7],實驗法能得到客觀準確的數據,是目前運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2.1.3 分析法
分析法一般在實測法、實驗法的基礎上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的所采用的方法。目前用的較多的分析工具是spss軟件,主要有描述性統計分析、參數檢驗、非參數檢驗、相關分析、回歸分析、聚類分析等。
2.1.4 調查研究法
目前,采用各種調查研究法來抽樣分析使用者的意見和建議,包括簡單的訪問、專門調查,直至非常精細的評分、生理和心理學分析判斷以及間接意見與建議分析等。Bunch RP等使用鞋類評價表格的方法來評估與老年人姿勢穩(wěn)定性有關的鞋子特征,兩位檢查人員對12種鞋子的7個參數(樣式、跟高、跟圍硬度、前底硬度、鞋底彎曲位置、鞋底式樣、后底硬度)分別打分[8];Liu W等使用的調查腳的健康狀況的問卷包括13項,包含了腳部疼痛、腳的功能、鞋子影響等[9]。
2.1.5 圖示模擬和模型試驗法
圖示模擬和模型試驗法是運用圖形對系統進行描述,直觀地反映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揭示系統本質及其內在聯系的一種方法。近年來基于CT圖像逐漸成為足部疾病病理機制、治療及矯形支具制作等研究領域的有力的工具[10]。
2.1.6 主客觀評價法[11]
以往的評價大多采用主觀評價方法,隨著運動生物力學在鞋類設計中的運用不斷深入,客觀評價方法正逐漸成為人機工程學的主要評價方法。
2.2 研究內容
人機工程學在鞋類設計中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幾乎所有鞋的類型都有涉及。從近幾年的文獻來看,圍繞腳型規(guī)律、鞋楦以及功能設計等內容是目前研究的熱點。
2.2.1 腳型規(guī)律的研究
腳型規(guī)律是通過對大量腳型測量資料的分析、統計、匯總和計算,所得出的腳型各特征部位的規(guī)律和相互關系。目前,腳型規(guī)律的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人體測量法、實驗法和分析等。
2.2.2 鞋楦人機工程學的研究
鞋楦是鞋的模具,是鞋類產品設計的靈魂。鞋楦設計是以人的腳型規(guī)律為依據的,但考慮到腳與鞋之間各種復雜關系,要使鞋楦的舒適性設計達到最佳效果,必須運用人機工程學的相關知識來指導鞋楦設計。目前,足底壓力測量系統、步態(tài)分析、以及參數化建模技術應用較為廣泛。
2.2.3 功能設計研究
功能鞋目前沒有明確的定義。鄧啟明[12]根據功能的不同分為勞保功能鞋、運動功能鞋、休閑功能鞋和藝術功能鞋,此類分法并沒有定義具體的功能;徐丹陽[13]提出基于關鍵技術的分類方法,將功能鞋分為具有特殊結構的功能鞋、利用特殊材料的功能鞋、有特殊藥物的功能鞋以及采用高科技的功能鞋。功能鞋的研究涉及許多邊緣性的學科,人機工程學是其中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3.1 綠色人機工程學
綠色設計是依據環(huán)境效益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指標與產品功能、性能、質量及成本要求來設計,既實現社會價值又保護自然環(huán)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共同繁榮[1 4]。隨著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日益惡劣,環(huán)保意識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鞋類設計中,研究綠色材料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設計是綠色人機工程學的主要研究方向。
3.2 虛擬人機工程學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是人的想象力和電子學等相結合而產生的一項綜合技術,它利用多媒體計算機仿真技術構成一種特殊環(huán)境,用戶可以通過各種傳感系統與這種環(huán)境進行自然交互,從而體驗比現實世界更加豐富的感受[15]。虛擬現實技術為鞋類設計提供了一種新的產品設計和展示手段,通過計算機建模和模擬標準的虛擬模型,不僅可以使設計人員脫離鼠標和鍵盤,通過傳感器和多維信息環(huán)境進行自然的交互,幫助深化概念和創(chuàng)意,而且可以實現虛擬購物,從而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刺激消費。
3.3 數字化、智能化人機系統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機工程學作為一門應用學科也在不斷的發(fā)展之中,并逐漸步入數字化和智能化。數字化鞋類技術主要包括ERP、CAD、CAPP、FMS、PDM等技術,數字化和自能化技術的應用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品率,更能推動鞋類產業(yè)的科技化、智能化的發(fā)展。
鞋類設計中的人體工程學理念,在當今已屬于新智的科學范疇,它不僅為鞋類設計提供設計依據,還為鞋類設計提供指導性效用。隨著鞋類舒適度、人性化以及功能研究的不斷深入,人機工程學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
[1]李偉.應用人機工程學研究[D].東華大學,2006.
[2]丁玉蘭.人機工程學(修訂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3]王金鳳.家具設計中人機工程學應用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7,12.
[4]顧任飛,祝忠良.從人機工程學談鞋楦的舒適性設計[J].中國皮革,2006.
[5]趙占西,王小妍,于洽.人機工程學應用研究綜述[J].人類工效學,2009,15(11):65-66.
[6]潘志國,王蘭美,郭業(yè)民.人體測量在工業(yè)設計領域的應用[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3,12:22-24.
[7]張偉.產品設計中人機工程學的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6.
[8]BunchRP.FootMeasurement Strategies for Fitting Athletes[J].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16(4):407-411.
[9]Liu W,Miller J,Stefanyshyn D,et al.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a technique foot shape,dimensions and 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J].Ergonomics,42(2):346-358.
[10]孫衛(wèi)東,溫建民.足部有限元建模方法應用現狀[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13):2457-2461.
[11]王穎.國內孕婦專用鞋的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3.
[12]鄧啟明.鞋的功能和功能鞋[J].中外鞋業(yè),2001,(1).
[13]徐丹陽.功能鞋之現狀與發(fā)展初探[J].西部皮革,2011,(3).
[14]周美玉.工業(yè)設計應用人類工程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1.
[15]何潔.虛擬現實技術在服裝虛擬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東華大學,2005.
馮雨果(1985-),男,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