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亮
(天津市永久醫(yī)院,天津 300450)
?
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梗死臨床療效
趙新亮
(天津市永久醫(yī)院,天津 300450)
目的:觀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急性期腦梗死患者7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8例和對照組34例,兩組均給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和腦神經(jīng)保護劑等治療,觀察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250 ml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14 d為 1 個療程,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及血流變指標的的改善情況。結(jié)果:觀察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6.84%和76.47%(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比較,血漿黏度、紅細胞比積和纖維蛋白原均有改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治療后各項指標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疏血通注射液輔助治療腦梗死可改善患者的血流變指標,療效肯定,可在臨床使用。
腦梗死,疏血通注射液,血漿黏度,紅細胞比積,纖維蛋白原
急性腦梗死是指腦內(nèi)血栓形成栓子栓塞或動脈硬化引起的管腔狹窄導致腦組織局部缺血性壞死,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致殘率高。本院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輔助治療腦梗死,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0月—2014年9月臨床診斷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且均經(jīng)顱腦CT或顱腦MRI確診為腦梗死的本院住院患者7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8例和對照組34例。觀察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41~75歲,病程3~48 h;對照組男21例,女13例,年齡39~74歲,病程2~48 h。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梗死部位、梗死范圍、病情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意識不清者,有嚴重心、肺、肝、腎功能損害者,過敏體質(zhì)者,癡呆者。
1.2 給藥方法 兩組均根據(jù)患者情況如腦水腫、高血壓病、糖尿病采取相應的脫水、降壓、降血糖等常規(guī)對癥治療,同時給予溶栓、抗血小板聚集和腦神經(jīng)保護劑等綜合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 次/d,兩組均以14 d為一療程,同時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
1.3 療效判定標準和觀察指標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jù)“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判定療效[1],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和惡化,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同時記錄治療前后患者血漿黏度、紅細胞比積和纖維蛋白原的改善情況。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6.84%和76.47%,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血流變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比較,血漿黏度、紅細胞比積和纖維蛋白原均有改善,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各項指標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血流變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腦梗死是指由血栓形成、栓子脫落、血管壁斑塊形成及血管狹窄等原因引起腦組織血液供應障礙,從而導致局部腦組織發(fā)生不可逆性損害改變,出現(xiàn)腦組織缺氧、缺氧性壞死。治療中以溶栓、抗凝、降纖、腦神經(jīng)保護劑等藥物支持為主,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該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在腦梗死的危險因素研究中,高水平的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和纖維蛋白原是目前比較公認的危險因素之一[2]。因此有必要采用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的中藥來降低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纖,以改善腦血流、降低血液黏度,使患者有更好的預后和生存質(zhì)量。
疏血通注射液是水蛭與地龍?zhí)崛∥锏膹头街苿?。水蛭素是強力凝血酶特異抑制劑,能抑制凝血酶,阻止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的流變性。蚓激酶是從地龍中提取的具有纖溶活性的多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溶栓作用,抗凝降纖,能抗血栓形成[3]。
本觀察表明,觀察組加用疏血通能夠顯著降低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和纖維蛋白原,有可能起到溶栓作用,提高治療效果。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 86.84%,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76.47%),表明疏血通注射液能夠促進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改善預后,值得臨床應用。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4
2 朱傳安.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血小板電泳與急性腦梗死預后的關系[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3,13(2):148-149
3 胡良先. 疏血通注射液聯(lián)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河南中醫(yī),2010,30( 2) : 165
2015-05-19
R973+.2
A
1006-5687(2015)04-0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