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活
中國古代為何總在午時三刻開刀問斬??????
昇活
小時候看《水滸傳》,覺得最精彩、最激動人心的情節(jié),就是“劫法場”: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漢劫法場白龍廟英雄小聚義”里,宋江、戴宗被押到法場,“報道一聲:‘午時三刻!’監(jiān)斬官便道:‘?dāng)赜檲髞?!’”正在此時,梁山好漢一齊發(fā)作,“十字路口茶坊樓上一個虎形黑大漢,脫得赤條條的,兩只手握兩把板斧,大吼一聲,卻似半天起個霹靂,從半空中跳將下來”。又如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場石秀跳樓”,盧俊義要被處斬,也是在十字街頭法場上,也是“午時三刻到了”一聲喊,劊子手就要動手。等在酒樓上的石秀吼一聲:“梁山泊好漢全伙在此!”拔刀跳下去,拖起盧俊義就走。
其他的古典小說里也常常會有“午時三刻”行刑的情節(jié)。比如《古今小說》第三十九卷“任孝子烈性為神”,講任珪被判凌遲處死,押赴刑場,“只等午時三刻”。結(jié)果任珪居然在刑場上端然坐化。
那么,是不是古代法律規(guī)定在“午時三刻”行刑的呢?并非如此。比如唐宋時的法律規(guī)定,每年從立春到秋分,以及正月、五月、九月,大祭祀日、大齋戒日,二十四節(jié)氣日,每個月的朔望和上下弦日、每月的禁殺日(即每逢十、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都不得執(zhí)行死刑。而且還規(guī)定在“雨未晴、夜未明”的情況下也不得執(zhí)行死刑。有人計算后認(rèn)為,按如此規(guī)定,唐朝一年里能夠執(zhí)行死刑的日子不到八十天。在行刑的時刻上,唐代的法律明確規(guī)定,只能在未時到申時這段時間內(nèi)(大約合今下午一時到五時之間)行刑,并不是“午時三刻”。而明清的法律只是規(guī)定了和唐代差不多的行刑的日期,對于行刑的時刻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
相反也有黃昏行刑的。清人筆記《夢廠雜著》里記載了梅州的一樁奇案。當(dāng)?shù)匾粋€強奸殺人犯蔡阿三被判死刑。死刑執(zhí)行令到達(dá)時,恰好知州公出,州里只有一個吏目,無法監(jiān)斬。吏目找來當(dāng)?shù)伛v軍的游擊(軍官)商量,那游擊說:“文武一體,我為什么不能監(jiān)
斬?”吏目就拆了封,下令提取死囚。兩人商議停當(dāng)已是下午,拖拖拉拉到行刑時已近黃昏,來到城外刑場,天下起雨來,天色更暗。那挑來臨時充當(dāng)劊子手的營兵從來沒有殺過人,行刑前一杯連一杯地灌酒壯膽,持刀上場人已大醉,聽到一聲“斬”,揮刀一砍,見死囚倒地就報“斬訖”。吏目和游擊都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不敢上前驗看,派一個千總(軍官)驗看。那千總上前馬馬虎虎瞄了一眼,就說:“身首分離一丈多遠(yuǎn),還活得成嗎?”于是草草收場。可第二天收尸,卻找不到尸首。游擊和吏目驚惶失措,在刑場附近懸賞搜尋,總算在一個茅坑邊上找到了蔡阿三。原來昨晚那一刀砍在了肩膀上,他半夜醒來掙扎逃走,無奈傷重走不遠(yuǎn)。吏目叫來劊子手再補幾刀,才算完事。這事被上司發(fā)覺后,兩廣總督親自審訊,定劊子手和千總是“得賄賣放”,判絞立決;吏目決囚漫不經(jīng)心,處絞監(jiān)候;知州和游擊都為玩忽職守,判充軍。
既然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明清小說里“午時三刻”行刑的說法就應(yīng)該只是當(dāng)時官府的慣例,或者是說書人、寫書人的普遍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