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金波
(北京市地質(zhì)調(diào)查研究院,北京 102206)
《水經(jīng)注》中有關北京地理的科學思想
呂金波
(北京市地質(zhì)調(diào)查研究院,北京 102206)
《水經(jīng)注》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著作之一,作者酈道元是北魏時期范陽(涿州—北京)人,因此書中對北京附近的水系和地理情況進行了描述。書中稱拒馬河為巨馬水、大石河為圣水、永定河為漯水、清水河為清夷水、溫榆河為濕馀水、潮白河為鮑邱水、泃河為泃水,稱永定河出山段為清泉河、流經(jīng)北京城內(nèi)的什剎海和中南海為高粱河。對家鄉(xiāng)附近的地理進行了描述,稱房山為大房嶺、石景山為梁山,記錄了昌平縣、密云戍、平谷縣等行政區(qū)域,記錄了羊頭埠(羊頭崗)、馬蘭(馬欄)、芹城(秦城)、獨樂水(獨樂河)、良鄉(xiāng)、居庸關、盤山等地名。記錄了中國最早的首都——涿鹿,記錄了中國現(xiàn)代首都薊城(北京)內(nèi)曾有薊丘,說明永定河溝通了古今首都。記錄了北京最早的水利工程戾陵堰和車箱渠。
《水經(jīng)注》;水系;地理;涿鹿;北京
中國古代有三大地理學著作,即《山海經(jīng)》、《水經(jīng)注》和《徐霞客游記》?!渡胶=?jīng)》為先秦古籍,富于神話傳說,全書18卷,其中《山經(jīng)》5卷,《海經(jīng)》8卷,《大荒經(jīng)》5卷?!端?jīng)注》是記載水系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從古至今不少學者進行研究,形成“酈學”。《徐霞客游記》是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記錄公元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內(nèi)容包括地質(zhì)、地理、水文、植物等,尤其在巖溶學方面成就突出,其科學思想早于西方200多年。上述3套專著中,唯獨《水經(jīng)注》具體翔實地記錄了北京地區(qū)的水系、地貌、城市及傳說,對今天北京地區(qū)的“城市地質(zhì)”研究工作有指導意義。
《水經(jīng)》傳說為漢代桑欣編寫,共計水系137條。北魏酈道元編寫的《水經(jīng)注》名義為《水經(jīng)》做注,實際以《水經(jīng)》為綱,擴寫20倍于原書的補充文獻,引用書籍437種,記載河流1250多條,是距今1500年前(公元6世紀)中國最全面系統(tǒng)的地理學專著。
北京水系屬海河流域,自西南向東北分為五大水系。拒馬河和大石河屬大清河水系,永定河屬永定河水系,溫榆河屬北運河水系,潮白河屬潮白河水系,泃河屬薊運河水系?!端?jīng)注》卷十二篇、十三篇和十四篇記錄了北京的水系,稱拒馬河為巨馬水、大石河為圣水、永定河為漯水、清水河為清夷水、溫榆河為濕馀水、潮白河為鮑邱水、泃河為泃水,描述永定河上承桑干河、下接清泉河,流經(jīng)北京城內(nèi)的什剎海和中南海為高粱河[1]。
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有許多古老的地名傳承至今,《水經(jīng)注》稱房山為大房嶺、石景山為梁山、羊頭崗為羊頭埠、馬欄為馬蘭、秦城為芹城、獨樂河為獨樂水,居庸關和盤山名稱沒變,記錄了良鄉(xiāng)縣、昌平縣、密云戍、平谷縣等行政單元,記錄了中國最早的首都——涿鹿,現(xiàn)代首都北京城內(nèi)曾有薊丘,另外還記錄了北京最早的水利工程戾陵堰和車箱渠。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400m3,嚴重制約著首都的發(fā)展,北京多年平均降水量626mm,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量26億m3/a,地下水多年平均補給量39.51億m3/a,地下水平均年可供水量26.33億m3[2]。《1956北京市附近地下水動態(tài)觀測年終報告》基本描述了現(xiàn)代北京平原地下水的自然狀態(tài)[3]。《水經(jīng)注》對北京地區(qū)水系的描寫基本保留了1500多年前沒有受到人為干擾的自然地表水狀態(tài),分析《水經(jīng)注》中有關北京地理的科學描述,有助于解決當今北京的水資源短缺、南水北調(diào)工程影響及其引起的環(huán)境變化問題。
酈道元是房山地質(zhì)公園附近的北魏時期范陽(涿州—北京)人,在《水經(jīng)注》卷十二篇(圣水.巨馬水)中用中國古代的科學思想記錄了房山地質(zhì)公園所轄區(qū)域的地學內(nèi)容。2006年9月18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房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地跨北京市房山區(qū)和河北省淶水縣、淶源縣,總面積953.95km2,與(圣水.巨馬水)描述的地理范圍大致相當。
在(圣水)中記錄了石花洞系排泄點——孔水洞,隨之也記錄了“房山”和“羊頭崗”地名的由來。在(巨馬水)中描述的“藏刀山”是對房山地貌的最早詮釋?!拔鲙Ь薮ǎ瑬|翼茲水”明確了酈道元家鄉(xiāng)酈亭溝的位置。
1.1 石花洞系巖溶水排泄點——孔水洞
(圣水)中記錄了孔水洞:“逕大防嶺之東首山下,有石穴,東北洞開,高廣四五丈,入穴轉(zhuǎn)更崇深,穴中有水。耆舊傳言,昔有沙門釋惠彌者,好精物隱,嘗篝火尋之,傍水入穴三里,有穴分為二:一穴殊小,西北出,不知趣詣;一穴西南出,入穴五六日方還,又不測窮深”[1]。是對大石河南岸石花洞系出口——孔水洞的科學描述。
第一句描述孔水洞位于房山(大防嶺)東部,洞穴高度四五丈,有地下暗河。第二句描述洞穴沿著西北和西南2個方向發(fā)育,向西南發(fā)育的洞穴為主洞。
孔水洞地下水面海拔96m,洞口朝向東北。燕山運動形成走向西北和西南兩組節(jié)理,新構造運動使得山體抬升,在包氣帶與飽水帶接觸的潛水面附近形成洞穴,洞穴沿著西北和西南兩個方向發(fā)育,支洞沿著西北方向發(fā)育,規(guī)模較小,主洞穴沿著西南發(fā)育,規(guī)模較大。1981年—1982年,北京市文物局組織考察,經(jīng)過3個大型洞廳,仍沒走到盡頭,證實酈道元的描述正確。唐代,孔水洞上方建有萬佛堂,地下河流出桃花、有人劃船進入洞中,被譽為“孔水桃花”或“孔水仙舟”,2001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石河南岸的北窖—萬佛堂一線,依次分布的雞毛洞、銀狐洞、石花洞、清風洞和孔水洞,由一條地下暗河連為一個洞系,總長約10km,稱為石花洞系。補給點為大石河上游,排泄點為孔水洞[4]。
1.2 “房山”名稱的由來
從(圣水)中可以查證“房山”名稱的由來。
“水出郡之西南圣水谷,東南流,逕大防嶺之東首山下。有防水注之,水出縣西北大防山南,而東南流經(jīng)羊頭阜下,俗語謂之羊頭溪,至縣東入圣水”[1]。
“大防嶺”和“大防山”是對“房山”的最早稱謂,“羊頭阜”和“羊頭溪”是指燕山石化東部(房山花崗巖體東部邊緣)的“羊頭崗”,“圣水”指“大石河”?,F(xiàn)在“羊頭溪”上游建起了??谟畮?。
房山最早稱“大防山”,由于洞穴眾多,改稱“房山”,寓意像房子一樣的山。由于金代皇陵建在此處,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建萬寧縣(寓意萬歲安寧),金明昌二年(1191年)更名奉先縣(寓意侍奉祖先),至元27年(1290年)改名房山縣,1986年稱為房山區(qū),2006年建成以中國北方巖溶為特色的房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
1.3 “藏刀山”是對“房山地貌”最早的詮釋
(巨馬水)中描述的“藏刀山”是對房山地貌的最早詮釋。
“淶水又南,逕藏刀山下,層巖壁立,直上千宵,遠望崖側(cè),有若積刀”[1]。
最早科學描述了拒馬河谷(孤山寨—千河口)兩岸的巖溶地貌,“層巖”指中國北方中元古界霧迷山組地層產(chǎn)狀水平,“壁立”指燕山運動形成的北東與北西向兩組節(jié)理面產(chǎn)狀近于垂直。這是對房山地貌(新近紀石林與第四紀巖溶陡壁的組合地貌形態(tài))[8]最早的詮釋。古近紀,華北為準平原地貌,至今山區(qū)河流蛇曲發(fā)育,為長期準平原化形成老年型河流的結(jié)果;新近紀,氣候濕熱,降雨豐沛,在差異性升降為主的新構造運動作用下,山體抬升,河谷下切,在碳酸鹽巖地區(qū)形成石林地貌;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使得山體抬升加劇,在碳酸鹽巖地區(qū)形成巖溶陡壁,構成了新近紀石林與第四紀巖溶陡壁的組合地貌形態(tài)——藏刀山,或稱房山地貌。
1.4 酈道元家鄉(xiāng)在拒馬河畔
(巨馬水)中描述了酈道元的家鄉(xiāng)——酈亭。
“巨馬水又東,酈亭溝水注之……。余六世祖樂浪府君,自涿之先賢鄉(xiāng)爰宅其陰。西帶巨川,東翼茲水,枝流津通,纏絡墟圃,匪直田漁之贍可懷,信為游神之勝處也。其水東南流,又名之為酈亭溝”[1]。
第一句說明酈亭溝為拒馬河的支流。第二句陳述酈道元六世祖先在平壤做過太守,從涿郡的先賢鄉(xiāng)遷居到拒馬河畔,說明酈道元家鄉(xiāng)位于涿州——房山的拒馬河邊。第三句說明酈道元家鄉(xiāng)西面為白帶山(云帶山,現(xiàn)有地名西白帶),東面為東甘池濕地,不僅有豐富的農(nóng)產(chǎn)品和水產(chǎn)品令人懷戀,而且也是令人神往的游覽勝地。酈道元對家鄉(xiāng)的文字描述在《水經(jīng)注》中是最美的。酈亭溝發(fā)源于房山區(qū)云居寺溝上游,向東南流,在河北省孟家街村匯入北拒馬河,現(xiàn)稱“南泉水河”。
《水經(jīng)注》卷十三篇(漯水)記錄了中華民族的第一個首都——涿鹿(阪泉大戰(zhàn))位于延懷盆地,記錄了現(xiàn)代首都——北京(薊丘)位于北京平原,可以提出:“永定河溝通了古今首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永定河(古稱漯水,上游稱桑干河,下游稱清泉河,流入北京平原稱高粱河)橫跨延懷盆地、北京西山和北京平原3個地貌單元,是唯一溝通北京西山的河流,同時也溝通了古今首都(涿鹿——北京)。
2.1 “涿鹿”為中華民族的第一個首都
(漯水)記載:“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阿,即于是也。其水又東北與阪泉合,水導源縣之東泉?!段和恋赜洝吩唬合侣宄菛|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無東面。《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里有蚩尤城?!保?]
中華民族為炎黃子孫,《水經(jīng)注》記載了華夏族第一個會師之地“涿鹿”,第一場戰(zhàn)役“阪泉大戰(zhàn)”,黃帝將蚩尤戰(zhàn)敗,建立中華民族的第一個首都——涿鹿,涿鹿位于延懷盆地桑干河流域。
永定河在延懷盆地中有桑干河、洋河、媯水河3條河流,匯合于官廳水庫大壩附近,在桑干河畔出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第一個首都——涿鹿。古都的出現(xiàn)與古地理環(huán)境的演化相關,延懷盆地經(jīng)歷了整個新生代的演化。古近紀華北板塊相對寧靜,外力地質(zhì)作用占優(yōu)勢,形成北臺期準平原,延懷盆地周邊基巖頂面為準平原的殘留面。上新世,延懷盆地開始形成,氣候濕潤,沉積了3~40m厚的紅土,三趾馬奔跑在磚紅色粘土上。上新世末,盆地斷塊進一步下陷,盆地周邊地形傾角加大,形成了分選不好的洪積砂礫石。進入第四紀,盆地中心開始形成湖相層,出現(xiàn)了以長鼻三趾馬——真馬為代表的泥河灣動物群,以延慶農(nóng)場西南的震平-1孔為例,埋深600~865m為湖相層,盆地中心形成的湖相層最厚達558m,盆地邊部沒有沉積;中更新世,盆地邊部沉積了2~40m厚的離石黃土,舊懷來縣城西北曾發(fā)現(xiàn)腫骨鹿化石,說明離石黃土與周口店洞穴堆積物同期;晚更新世,氣候干涼,具有氣候特征的馬蘭礫石層(韻律明顯)發(fā)育;全新世氣候轉(zhuǎn)暖,人類進入文明期,距今5000年前的阪泉大戰(zhàn)形成涿鹿都城。
2.2 “薊丘”為現(xiàn)代北京城的雛形
(漯水)記載:“昔周武王封堯后于薊,今城內(nèi)西北隅有薊丘,因丘以名邑也。猶魯之曲阜、齊之營丘矣。……。城有萬載宮、光明殿,東掖門下,舊慕容俊立銅馬像處?!?。大城東門內(nèi)道左,有魏征北將軍建成鄉(xiāng)景侯劉靖碑?!保?]
酈道元對中華民族現(xiàn)代首都北京1500年前的標志性地貌點——薊丘及薊城進行了描述。為恢復全新世以來北京沖洪積扇的形成過程提供了物證。
北京是在薊丘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薊丘”至今未被發(fā)現(xiàn),推測大概位于白云觀附近。薊丘形成于北京沖洪積扇上,上部一般堆積10~15m厚的粉細砂、粘質(zhì)砂土、砂質(zhì)粘土等細粒沉積物。筆者對東方廣場剖面和小紅門剖面的研究發(fā)現(xiàn),洪積扇砂礫石之上的細粒沉積物是永定河不斷泛濫形成的河流沉積物。沉積速率顯示在距今8000—4000年前為最旺盛堆積期,同時伴隨頻繁發(fā)生的大洪水過程,證實大禹治水是存在的。北京王府井東方廣場興建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古人類活動的遺跡,稱為東方廣場剖面,在剖面埋深7.93m和8.85m處發(fā)現(xiàn)舊石器及其它古人類活動遺跡,距今4000年左右,河流泛濫加劇,形成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北京平原[5]。薊丘也同時出現(xiàn),圍繞薊丘出現(xiàn)今日北京城市的雛形。
2.3 地質(zhì)構造控制了永定河(漯水)山峽
永定河為先成河,形成于上新世,新構造運動隆升使得永定河山峽形成8級階地。永定河溝通了古今中華首都(涿鹿——北京),傳承了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中華文明。
永定河山峽全長110km,依次流經(jīng)幽州背斜、沿河城斷裂、青白口穹窿、廟安嶺向斜、下葦?shù)轳妨?、九龍山向斜和永定河斷裂等地質(zhì)構造單元。幽州背斜軸呈北西向,背斜成谷使得永定河沿著幽州背斜軸部進入北京西山。沿河城斷裂是北京西山北東向延伸的活動斷裂,永定河從沿河城至向陽口沿著沿河城斷裂流動。廟安嶺向斜呈北東向展布,永定河垂直于向斜軸部橫跨。下葦?shù)轳妨c九龍山向斜之間發(fā)育奧陶系石灰?guī)r,永定河穿過石灰?guī)r(石古巖—軍莊)時形成大蛇曲。最后,永定河沿著永定河斷裂(軍莊—石景山)進入北京平原。
2.4 永定河最大支流清水河谷的馬蘭城
(漯水)記載:“清夷水又西,靈亭水注之,水出馬蘭西澤中,眾泉瀉溜歸于澤,澤水所鐘,以成溝瀆。瀆水又左與馬蘭溪水會,水導源馬蘭城,城北負山勢,因阿仍溪,民居所給,惟仗此水,南流出城,東南入澤水?!G逡乃治髂系没腹w齊桓公霸世,北伐山戎,過孤竹西征,束馬懸車,上卑耳之西極,故水受斯名也”[1]。
文中3次出現(xiàn)“馬蘭”之名,即“馬蘭西澤”、“馬蘭溪”和“馬蘭城”。其中“水導源馬蘭城”確定馬蘭是清水河的源頭之一。馬蘭黃土是中國黃土的研究基地,酈道元描述了馬蘭黃土形成區(qū)域的地理背景及傳說。馬蘭為春秋時期古道,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曾路過此地,命名“桓公泉”,增添了馬蘭的傳奇色彩,現(xiàn)代村名誤寫成“馬欄”。1882年,德國人李?;舴遥‵erdinand von Richthofen)來到馬蘭,認為黃土是風成的。1920年,葉良輔轉(zhuǎn)述瑞典人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手稿,推論原生黃土屬中更新世。1930年英國人巴爾博(George B. Barbour)參閱過法國人德日進(Teilhard de Chard in)和楊鐘健的手稿,文中第一次應用了“馬蘭黃土”名稱。1961年,在李四光指導下,劉東生和張宗祜在山西省命名了午城黃土和離石黃土,加上馬蘭黃土,建立了完整的中國黃土地質(zhì)剖面。
“桓公泉”說的是上清水泉,位于清水村北約1km的南北向溝谷中,泉口標高550m。泉水出露于百花山向斜西北翼的奧陶系灰?guī)r中,灰?guī)r呈北東向分布,產(chǎn)狀150 .∠ 37 .,出露面積較大,巖溶裂隙發(fā)育,透水性強,貯水條件好,泉東南為百花山向斜核部,廣泛分布著侏羅系髫髻山組火山巖及呈帶狀零星分布的石炭系砂頁巖夾煤層,兩者均系相對隔水層,阻擋了部分來自西北灰?guī)r中的地下水徑流,使得水位抬升,于地形低洼的灰?guī)r溝谷中上升為泉群,群泉匯成溪流向南注入清水河,常流不斷,是本區(qū)流量較大的泉水之一,也是齋堂水庫的主要源頭。1978年9月流量為48380m3/d,1979年5月流量為29370m3/d,2000年12月流量為8551m3/d,2002年4月流量為7356m3/d,泉水為HCO3-Ca-Mg型水,總礦化度0.25g/l,pH值7.8,水溫12℃[6]。
2.5 詮釋北魏時期民諺:“高粱無上源,清泉無下尾”
(漯水)記載:“漯水自南出山,謂之清泉河,俗亦謂之曰干水,非也。漯水又東南徑良鄉(xiāng)縣之北界,歷梁山南,高梁水出焉”?!??!段和恋赜洝吩唬呵迦由铣猩G?,東流與潞河合。漯水東入漁陽,所在枝分,故俗諺云:高梁無上源,清泉無下尾[1]。
第一句,漯水指永定河山峽,“漯水自南出山,謂之清泉河”,說明永定河出山后稱為清泉河。第二句,梁山指的是石景山,是高粱河的源頭。
永定河上游延懷盆地的3條河流中,桑干河最長;“清泉河上承桑乾河”說明清泉河為永定河的下游。高粱河為流經(jīng)北京城的什剎海和中南海,“高梁無上源,清泉無下尾”說明現(xiàn)代北京平原與北京西山接壤處為一片濕地,看不清流入北京城的高粱河源頭,反過來流入北京平原的清泉河也沒有明顯的河道,說明晚更新世末—全新世,北京平原為永定河沖洪積扇形成的泛濫平原。
永定河(軍莊—石景山段)原稱清泉河,隨著元大都的修建,破壞了北京西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稱為渾河。1932年計榮森和孫殿清將“永定河斷裂”最早命名為“沿渾河之斷層”[7]。公元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齊召南著《水道提綱》始有永定河之名[8]。
2.6 記載的延慶佛峪口溫泉很好地顯示張北地震前兆
(漯水)記載:“《魏土地記》曰:沮陽城東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山上神名大翮神,山屋東有溫湯水口。其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峰舉四十里,上廟則次仲廟也。右出溫湯,療治萬病,泉所發(fā)之麓,俗謂之土亭山”[1]。
佛峪口溫泉,位于延慶盆地北部佛峪口—黃柏寺北東向山前斷裂上,屬紫荊關斷裂帶的北端,是目前北京唯一自流的溫泉,溫度為41℃~42℃,取水層為燕山期大海坨花崗巖體。
該溫泉于1989年建立地震地下流體動態(tài)監(jiān)測站,稱松山站,監(jiān)測項目水氡和水汞。采用XG-4型測汞儀監(jiān)測,水汞一般在30~100ng/l之間起伏,但在1997年4月下旬突跳,最高達425ng/l。1997年5月21日,首都圈震情緊急會商,流體學科提出預測建議:“華北北部地區(qū)出現(xiàn)一批地下流體短臨異常,未來半個月內(nèi)有可能發(fā)生Ms4.0級以上地震或在北三省交界地區(qū)有可能發(fā)生Ms5.0級左右的地震”。結(jié)果,1997年5月25日在張家口西南發(fā)生Ms4.2級地震,1998年1月10日11時52分張北發(fā)生Ms6.2級地震。實現(xiàn)了張家口西南地震的短臨預報和張北地震的中期預報,是地下流體預報地震成功的范例,但沒有向社會發(fā)布[9]。
《水經(jīng)注》卷十四篇(濕余水.沽河.鮑邱水.濡水.大遼水.小遼水.浿水)中記錄了溫榆河、潮白河和泃河,隨之也記錄了昌平縣、密云戍、平谷縣、軍都山、居庸關、芹城(秦城)、獨樂水、盤山等。
3.1 昌平縣南濕馀水(溫榆河)
(濕余水)記載:“濕余水出上谷居庸關東,……。其水導源關山,南流歷故關下?!!独m(xù)漢書》曰:尚書盧植隱上谷軍都山是也。其水南流出關,謂之下口?!??!段和恋赜洝吩唬核E城東北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東流注濕余水。濕余水又東南流,左合芹城水,水出北山,南徑芹城,東南流注濕余水”[1]。
北京居庸關為太行山與燕山的分界,居庸關所在的關溝為太行八陘之一的軍都陘(太行山最北的交通要道)。在兩大山脈交匯之地的山前,沒有貫通山地的河流,源頭位于山地分水嶺的諸多小河在山前形成許多小的洪積扇群,這些洪積扇群的溢出帶形成了北京西北部的濕地,濕地剩余的水流入溫榆河,故稱濕余水。又因為有小湯山溫泉流入,又稱溫余水,直至演化成現(xiàn)在溫榆河的稱呼。
今天的泥炭就是過去的濕地。全新世以來,馬池口凹陷所在的區(qū)域為溫榆河上游。全新世形成的山前洪積扇群位于馬池口凹陷的山前部位,各個山口洪積扇較小,相變大。各洪積扇前溢出帶發(fā)育大量的泥炭,如高里掌、辛力屯一帶。高里掌揭露出12m的柱狀鉆孔剖面,埋深3.0~3.6m和4.65~5.80m的泥炭反映了洪積扇群溢出帶的地層結(jié)構。剖面如下:
埋深2.00~2.60m,大約在距今8000年前后,草原面積擴大,湖沼消退,泥炭停止堆積。
埋深3.00~3.60m,為泥炭層(14C年齡測定為8980±120,B.P.),即全新世早期濕地。
埋深4.65~5.80m,為泥炭層(14C年齡測定為9930±150,B.P.),為溫涼偏干的環(huán)境。
埋深5.90~7.00m處灰色粘砂樣中,草本植物花粉為主,屬干旱草原植被,氣候冷干。
3.2 密云戍西鮑邱水(潮白河)
(鮑邱水)記載:“鮑丘水從塞外來,南過漁陽縣東。鮑丘水出御夷北塞中,南流徑九莊嶺東,俗謂之大榆河。又南徑鎮(zhèn)東南九十里西密云戍西,又南,左合道人溪水,水出北川,南流徑孔山西,又歷密云戍東,左合孟廣水。……。水又西南至密云戍東,西注道人水,亂流西南徑密云戍城南,右會大榆河。有東密云,故是城言西矣?!保?]
北京有3條強降雨帶,山洪等地質(zhì)災害易發(fā)區(qū)也沿著這3條強降雨帶分布。第一條強降雨帶位于永定河上游的官廳附近,為懷來盆地與北京西山的交界處;第二條強降雨帶是門頭溝區(qū)的清水河谷地區(qū);第三條是北京的山前地區(qū),從密云一直沿城區(qū)西部到房山地區(qū)。
密云縣為北京山前強降雨帶的北端,自古泥石流地質(zhì)災害頻發(fā),“密云”一詞說明了這一點。建不成密云縣,但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只能建成將士守邊的密云戍。密云戍西的大榆河現(xiàn)在稱為白河,密云戍東的道人溪水現(xiàn)在稱為潮河,密云戍城南槽村附近兩河相會稱為潮白河。準確地描述了密云縣城和潮白河的具體位置。
3.3 平谷縣的泃河
(鮑邱水)記載:“鮑邱水……。又東與泃河合……。西北流逕平谷縣,屈西南流,獨樂水入焉。水出北抱犢固,南逕平谷縣故城東?!?。其水南流入于泃,泃水又左合盤山水,水出山上,其山峻險,人跡罕交?!?。泃水又東南逕平谷縣故城東南,與洳河會?!保?]
河屬薊運河水系,獨樂河屬泃河上游,泃河流經(jīng)平谷后接收左側(cè)的盤山水,當時盤山險峻、人跡罕見。在平谷東南與洳河會。洳河是(泃)河最大支流,因水從山谷低洼處泥沼地流出,故名,亦稱錯河。
酈道元詳細描述了泃河的流經(jīng)范圍。泃河全長206km,流域面積1712km2。北京市境內(nèi)長66km,流域面積952km2。有支流洳河(錯河)、金雞河、州河及還鄉(xiāng)河,1960年10月建成海子水庫(金海湖)。泃河自戰(zhàn)國時期開通水運,明永樂年間鼎盛,民國初年泃河加深。1939年以前,平谷境內(nèi)曾設寺渠、芮營、英城3大渡口,曾是平谷與外地通商的唯一漕運航道。
(鮑邱水)記載:“高梁水注之,水首受漯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戾陵名堰。水自堰枝分,東徑梁山南,又東北徑劉靖碑北。其詞云:魏使持節(jié)、都督河北道諸軍事、征北將軍、建城鄉(xiāng)侯沛國劉靖,字文恭,登梁山以觀源流,相漯水以度形勢,嘉武安之通渠,羨秦民之殷富。乃使帳下丁鴻,督軍士千人,以嘉平二年,立遏于水,導高梁河,造戾陵遏,開車箱渠,其遏表云:高梁河水者,出自并州,潞河之別源也。長岸峻固,直截中流,積石籠以為主遏,高一丈,東西長三十丈,南北廣七十余步。依北岸立水門,門廣四丈,立水十丈。山水暴發(fā),則乘遏東下,平流守常,則自門北入,灌田歲二千頃。凡所封地百馀萬畝?!?。水流乘車箱渠,自薊西北徑昌平,東盡漁陽潞縣,凡所潤含,四五百里,所灌田萬有余頃”。[4]
記載了北京最早水利工程戾陵堰和車箱渠的位置以及灌溉的區(qū)域。高粱水為流經(jīng)北京城內(nèi)中南海的高粱河,梁山為首鋼院內(nèi)的石景山,戾陵堰是以漢代燕王劉旦(現(xiàn)在門頭溝擔禮為旦陵的諧音)命名的。公元250年,三國時期魏國的劉靖登上梁山(石景山)進行水利規(guī)劃,率兵千人疏導高粱河,修建戾陵堰和車箱渠,使薊城(現(xiàn)在北京)地區(qū)的人民受益。
戾陵堰以石籠截流筑成主堰,高一丈,東西長三十丈,南北寬七十余步??勘卑对O立水門,門寬四丈,水中十丈。山水暴發(fā)時,水從堰頂溢出東流;平時則保持正常流量,水從水門向北流入。每年灌溉兩千頃,灌溉旱地共一百多萬畝。……。沿著車箱渠,水流從薊城西北流經(jīng)昌平,東至漁陽潞縣(通州)為止。沿途所經(jīng)四五百里,灌溉田地達到萬余頃。車箱渠是用人工的方法溝通了永定河水系與溫榆河水系之間的水利聯(lián)系,為北京地區(qū)最早的水利工程。
[1]酈道元. 水經(jīng)注[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2]鄭桂森,呂金波. 北京地區(qū)的水資源[J]. 中國地質(zhì),2001,28(4):45~48,37.
[3]地質(zhì)部水文地質(zhì)工程地質(zhì)局901隊. 1956北京市附近地下水動態(tài)觀測年終報告[R]. 1957.
[4]呂金波,盧耀如,鄭桂森等. 北京西山巖溶洞系的形成及其與新構造運動的關系[J]. 地質(zhì)通報, 2010,29(4):502~509.
[5]袁寶印,鄧成龍,呂金波等. 北京平原晚第四紀堆積期與史前大洪水[J]. 第四紀研究, 2002,22(5):474~482.
[6]北京市水文地質(zhì)工程地質(zhì)公司. 北京泉志[R]. 1983,41~42.
[7]計榮森,孫殿清. 北京西山三家店圖幅地質(zhì)說明[R]. 1932.
[8]齊召南. 水道提綱(28卷)[R]. 清朝(1703~1768).[9]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張北—尚義地震科學總結(jié)與反思報告[R]. 1998.
Beijing Geography in Notes on Book of Waterways
Lü Jinbo
(Beijing Geo logical Survey,Beijing 102206)
Abstract: Notes on Book of Waterways was an ancient and classic book on Chinese geography. Li Daoyuan, the author of Notes on Book of Waterways, was a Fanyang’s native (current Zhuozhou or Beijing )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He described the drainage system and geography around Beijing. For example, the Book named the Juma River as Juma Water, the Dashi River as Sheng Water, the Yongding River as Lei Water, the Qingshui River as Qingyi Water, the Wenyu River as Shiyu Water, the Chaobai River as Baoqiu Water, the Ju River as Ju Water, the exits of the Yongding River as Qingquan River, the Shicha Hai and Zhongnan Hai in Beijing City as Gaoliang River. The Book also described the Fangshan as Dafangling, the Shijingshan as Liangshan, Changping County, M iyun County, Pinggu County, Yangtoufu, Malan, Qincheng, Dule Water, Liangxiang, Juyongguan and Panshan etc. The Book not only recorded Zhuolu(the earliest capital of China) and Jiqiu (modern Beijing), but also the Liling Weir and Chexiang Ditch( the earlies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Beijing).
KeyWords: Notes on Book of Water; Drainage system; Geography; Zhuolu; Beijing
P531
A
1007-1903 (2015) 01-0008-07
本項目由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12120113012900(第二版北京市區(qū)域地質(zhì)志)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