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強
(寶雞文理學院歷史系,陜西寶雞 721013)
章炳麟作為革命元勛和民國碩彥,向來為學界所關注。關于章氏學識、思想、反清革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頗為豐富,但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民國初年,章炳麟曾出任東三省籌邊使之職,由于任職時間短暫,政績不著,因此學界的相關研究相對薄弱①主要研究成果有:徐立亭:《章太炎在東北》,《北方文物》1990年第1期;劉敏、張志強:《章太炎在東北的籌邊活動》,《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1年第3期;章念馳:《章太炎與東三省開發(fā)》,《史林》1993年第4期;馬勇:《章太炎籌邊考異》,《中華民國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華民國史(1912—1949)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1—1588頁。以上研究成果對章炳麟出任東三省籌邊使之背景、章氏在東北期間的活動等方面均有論述,但對于章炳麟辭職的深層原因及該事件與民國初年東北移民實邊政策實施之間的關系問題則較少涉及。,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拙文試就此問題進行探討,以期理清其始末。
章炳麟之所以出任東三省籌邊使一職,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自清初以來,由于清政府在東北地區(qū)奉行封禁政策,導致當地地曠人稀、空虛異常,在邊疆安全方面埋下了隱患,并最終導致嚴重后果。19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與我國東北地區(qū)廣泛接壤的俄國鯨吞我國東北大片領土,并且對該地區(qū)繼續(xù)加以蠶食和侵擾,近代東北邊疆危機由此而引發(fā)。日本在控制了朝鮮半島之后,以此為跳板,亦積極參與對我國東北地區(qū)的瘋狂掠奪。在擁有地緣優(yōu)勢的俄國與日本兩強的夾縫之中,我國東北地區(qū)邊患嚴重、危機四伏。辛亥革命前后,由于中國政權更迭導致局勢不穩(wěn),俄國與日本趁機加大侵略力度,東北邊疆危機愈發(fā)呈現加劇之勢。東北問題引起了民初朝野人士的高度關注,普遍認為只有移民東北以充實邊疆、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全面發(fā)展,才能有效地抵制外患,確保其穩(wěn)定與安全,由此形成了一股關于東北移民實邊的輿論潮流,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章炳麟出任東三省籌邊使之職。
1912年11月27日,章炳麟被袁世凱正式委任為東三省籌邊使,12月14日啟用東三省籌邊使銅質關防。與此同時,章氏認真擬訂了籌邊公署組織法,遴選屬員,開始謀劃東北籌邊事宜。章炳麟時任統(tǒng)一黨理事,統(tǒng)一黨本部于12月23日開會歡送,章氏在會上表示:“鄙人此次進行手續(xù),第一統(tǒng)一幣政,其次開礦,其次開墾?!保?](P420)指出到東北后所要主持興辦的事務,表達其籌邊之志向。
1912年12月27日,章炳麟前往東北赴任,在同奉天都督張錫鑾短暫會晤后,于12月29日行抵吉林省長春,決定在此組建籌邊公署。翌年1月1日,東三省籌邊公署開始正式辦公?;I邊公署組建之時,“僚屬財①原文如此。十人耳,既鮮事,經費亦少”[2](P22),顯然,章氏對任職環(huán)境略顯失望。盡管如此,他還是希望在任職期間能夠有所作為,從其言論與行為上均可看出這一點。
章炳麟對東北地區(qū)由于外來侵略而導致的邊疆危機有清醒的認識,主張以開發(fā)實業(yè)、移民實邊之手段作為應對之策,這種政見通過其言論充分表現出來。
章炳麟抵長春后,在長春各界歡迎大會上發(fā)表演說,痛陳東北地區(qū)的危急形勢,指出:“自中國觀東三省,三省為中國領土,自外國觀東三省,三省已非中國領土。”[3]章氏所言“外國”顯然是指俄國與日本,兩國早已將中國東北視為禁臠,肆意侵略,我國主權堪憂。如何改變現狀?章氏認為發(fā)展實業(yè)以改變東北邊疆落后面貌為當務之急,在發(fā)展實業(yè)方面,他著重強調以下幾點:
第一,“清理財政”[3]。章炳麟首先指出東三省幣制混亂,不僅對于民生影響甚大,而且出現外幣泛濫、利權外溢的嚴重后果:“三省財政奉天略善,吉、黑不堪言矣,官帖②官帖是吉林、黑龍江兩省紙幣,分別由吉林永衡官銀號、黑龍江廣信公司在清末開始發(fā)行,以吊為單位,最初發(fā)行尚有限制,之后由于濫發(fā)而導致價值跌落、信用降低。以黑龍江官帖為例,由于“官帖濫發(fā),結果遂成為不兌換紙幣”,流通范圍僅“限于江省,不能流出境外”??蓞⒁娡趸菝瘛督鷸|北通貨之演變》(國立東北大學東北史地經濟研究室編輯兼發(fā)行:《東北集刊》第3期,國立東北大學印刷所1942年石印本)第16—17頁。所稱一吊并無一定準繩,每吊合銅元若干均由貪官汙吏所操縱,小民生計困苦達于極點。”[3]此外,由于“劃地自限,出者即不能通用,以致俄國羌帖、日本老頭票③羌帖指俄國盧布,老頭票指日本銀行券。關于俄國、日本等外國通貨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流通情況,可參見王惠民《近代東北通貨之演變》(《東北集刊》第3期)第35—38頁。充滿三省,利權外溢,莫此為甚”[3]。章炳麟接著提出改革之法:“首在設立三省銀行,改吊為元,價格有定,雖不無小小漲落,而大致不差,可以一律信用?!保?]
第二,“便利交通,其權必應操之自我”[3]。清末以來,在東北陸路交通方面,鐵路利權旁落,俄國與日本分別通過控制中東(東清)鐵路和南滿鐵路實行經濟侵略。對此章炳麟指出:“東清、南滿二鐵道直貫滿洲,腳價昂貴,外省人開墾者自不能扶老攜幼而來,其為移民殖邊之礙非淺?!保?]章氏同時認為以中國之財力,若大規(guī)模在東北修筑鐵路似不可能,如此“惟有開通小道”[3],但只能起到稍微補救的效果。陸上交通難以發(fā)展,章炳麟便著重關注水上交通,計劃在遼河與松花江之間開通運河,“由黑龍江至松花江、由松花江達遼河,可以直抵??凇保?]。顯然,與發(fā)展陸上交通相比較,章炳麟更加重視發(fā)展水上交通事業(yè),建議通過疏通水道以改善東北交通,認為此舉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注重移民實邊。東北邊疆危機出現之后,清政府被迫放棄“虛邊”這一非常不可取的治邊策略,開始推行移民實邊政策,通過招民墾荒的方式開發(fā)邊地、改變東北地區(qū)的空虛形勢,民國成立后繼續(xù)執(zhí)行該項政策。章炳麟對此頗為贊同,于是在重點強調財政、交通興革事項后,他在長春各界為其舉辦的歡迎大會上就移民實邊中所存在的問題發(fā)表見解:“從前三省移民移男而不移女,以至男丁日多成戶日少”,如此“人無室家,誰能常住,所以春來秋去并無停留,即使久居,亦無滋生之效,是移民于終無已時也”。如何改變這一現象?章氏建議“若欲招墾,亦當同時并招女工”,認為這樣可使移民在當地成家立室、安居樂業(yè),“不患其去焉,后輾轉孳生,而地無曠土矣”[3]。以上所論可謂有的放矢,移民實邊政策從清末以來已開始推行,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總體效果差強人意,其中一種常見現象是關內男子獨身一人出關謀生,每到冬季即返歸鄉(xiāng)梓,成為季節(jié)性移民,不利于邊疆人口的真正增殖,實邊效果也就有限,章氏就此問題有所思索,提出了以上建議。章炳麟在發(fā)表演說的最后,對東北發(fā)展前景有如此展望:“財政既理,交通既便,即使無官家為之提倡實業(yè),而行旅皆欲出于其途,商賈皆欲藏于其市,農夫皆欲耕于其野?!保?]對東北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充滿了期望。
從以上演說可以看出,章炳麟主張從財政、交通、招墾等方面在東北實施建設,以迅速改變該地區(qū)的落后面貌,同時保障邊疆安全?;I邊規(guī)劃確定之后,章炳麟開始打算將其付諸實施。
在改革幣制、建立良好財政系統(tǒng)方面,章炳麟意欲落實財政改革事項,興辦實業(yè)銀行①興辦銀行需要籌措資金,據章炳麟估計,“計需現金五百萬元方敷周轉”,此事本應由“中國銀行分設而濡滯未行”,為此章氏建議,“擬向英法德美各國銀行商借以作母財”。見《東三省籌邊使實業(yè)計劃呈大總統(tǒng)書》,《盛京時報》1913年2月22日,第2版。當時,對我國東北懷有野心的主要是俄國與日本,因此,對于章炳麟主張向西洋國家借款以興辦銀行的建議應予以理解。,改吊為元,鑄造金幣,建立金本位幣制②章炳麟建議在東北實行金本位幣制的理由是:“欲統(tǒng)一幣制,非先鑄金幣無以為銀幣權衡。蓋銀幣成色不高,則民間必失信用,而銀幣成色不減,則外人買以毀銷,必然之勢也。今先鑄金幣以為本位,無論銀元成色足與不足,其換兌金幣并無差異,于是銀元成色可以一律減低而信用依然如常,毀銷不禁自絕,此則金幣之鑄,誠當今所不可緩者?!币姟稏|三省籌邊使實業(yè)計劃呈大總統(tǒng)書》,《盛京時報》1913年2月22日,第2版。,以改善東三省混亂的財政局面,并借此抵制外來經濟侵略。但章氏興辦銀行的計劃由于袁世凱的親信梁士詒等人從中作梗,得不到北洋政府的支持,最后不了了之。
改革幣制、建立良好財政系統(tǒng)目的之一是為解決實業(yè)建設資金嚴重短缺的問題,為達到這一目的,章炳麟還希望依靠自己在海外華僑中的聲望促其參與東北籌邊大業(yè),為此發(fā)出呼吁,指出“關東地處邊陲,天產宏富,久為外族覬覦”[4],由于俄、日經濟侵略步步緊逼,以至于“寶藏內滯,羌帖外來,財權操于他人,則國非其國矣”,他認為“農商實業(yè)借交通為血脈,賴貨幣為源泉,今道路假于他人,現銀蝕于內地,天產雖富,人力未充,惟有開銀行以清其源,收沙金以固其本,然后大啟坦途,力謀林墾為救本之策”[4],但茲事體大,必須“恃全國之財力,非一方所能集合也”,章氏為此對海外華僑發(fā)出號召,強調“保全領土、力謀富強實吾輩之責任,惟望通籌南北、交相灌輸,以南紀之繭絲供朔方之保障”,希望華僑在財政方面對東北建設施以援手[4]。
在發(fā)展交通事業(yè)方面,前文已提及,章炳麟鑒于東北鐵路“多隸外人,雖欲新辟無由”[1](P428),決定從改善水上交通入手。曾任吉林民政使的韓國鈞也建議章炳麟將溝通遼河、松花江的計劃付諸實施,在兩條河流之間“穿運河以通之”[2](P22)。為將交通建設規(guī)劃予以實施,章炳麟聘請英籍工程師秀思主持實地勘查工作。1913年5月,勘查工作結束,結果發(fā)現遼河、松花江之間“有高原間之,恐穿治亦不可就”,于是,“其議遂寢”[2](P22)。章炳麟發(fā)展水上交通事業(yè)未果,主要原因是受限于自然地貌,但為以后東北水上交通建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科學勘測依據。
在興辦農墾、開發(fā)礦產方面,章炳麟也曾做出努力。他從“調查邊荒入手”,曾咨請黑龍江都督兼民政長宋小濂協(xié)助調查黑龍江“諾漠爾河南北地段已放未放之荒究有若干”,準備招徠墾民,宋小濂予以配合,“飭墾務局繪具圖表咨送”[5]。除調查荒地為招民開墾做好前期準備外,章炳麟對于東北墾務大力扶持。1910年,有民間商人在吉林省東寧承領荒地,招民開墾,集股創(chuàng)辦富寧屯墾公司,但因“辦理未得其宜,股束解體”[6]。東寧地處中俄沿邊地帶,富寧屯墾公司在創(chuàng)辦文告中宣布在當地招民墾荒,“無事則農,有警則兵,兵農合一,于墾殖之中實寓有防邊之意”[7]。沿邊地帶發(fā)展墾植事業(yè)的確可以收到抵御外患、捍衛(wèi)邊疆的效果,章炳麟有鑒于此,為維持陷于困境的富寧屯墾公司,于1913年3月將其購歸官辦,“將公司房屋、地畝、牛馬、農具悉數買收,派員辦理,名曰東寧屯墾局”[8](P272)。屯墾公司收歸官辦后,由章炳麟經手,“放出荒地一千九百二十二坰六畝三分,按籌邊使公署為國家邊務機關之一,該署發(fā)放小票,本公司可查見,此項地票從未收取分文地租,暫由各該領戶自行墾植,借資鼓勵”[6]??梢?,章炳麟在將富寧屯墾公司購歸官辦后將其招民實邊的主張付諸實踐,給予墾民以優(yōu)惠措施,希望以此廣為招徠、充實邊疆。
除注重農墾外,章炳麟對開發(fā)礦產資源也很重視,在請求北洋政府調撥農墾經費的同時,要求將開礦經費一并下撥。對此,當時報紙有報道:“東三省籌邊使章炳麟頃日電致政府,據稱現查得東寧地方可以屯墾,興龍溝礦產最富,擬即開采,刻已勘定地址,其開辦費約計兩處非三萬兩不可,請即飭部按數籌撥,以便著手辦理?!保?]東北地區(qū)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俄國與日本對此垂涎三尺,或非法盜采,或強行開發(fā),類似事件屢見不鮮,僅以章氏所指興龍溝礦產為例,該處礦址“緊接俄境,久為垂涎”,章炳麟據此認為若再不自為開發(fā),俄人很可能會越俎代庖,因此再次敦請北洋政府下撥開礦經費,以“杜外人窺伺”[10]。章炳麟來東北就職之前就已經表示要將開礦列入籌邊規(guī)劃的范圍之內,為此兩次向中央請款,其目的在于通過開發(fā)邊疆礦產資源杜絕外來勢力之覬覦,以確保利權不致外溢。
總之,改革幣制、發(fā)展交通、興辦農墾礦業(yè),是章炳麟最為重視的籌邊事務,并在舉辦屯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業(yè)績。此外,章炳麟在東北任職期間其他一些舉措亦值得注意。為充分了解東北情況以便于鞏固邊防、開發(fā)邊疆,章炳麟熱衷于測繪地圖。韓國鈞為此曾向章氏推薦繆學賢,章炳麟稱其人“善測繪,嘗為吉林圖,余甚愛之”,繆學賢在章氏提掖下,“復為繪黑龍江圖,校舊東三省圖為精”[2](P22)??妼W賢又曾編著《黑龍江》一書,由東三省籌邊公署出資出版??妼W賢在其著述中揭示東北邊疆危機的嚴重程度,呼吁移民實邊以為抵制之策,這種思想無疑與章氏相同。此外,章炳麟對吉林墾植分會繪制的《東北邊疆地圖》亦贊賞有加。民國初年,為開發(fā)邊疆以保障其穩(wěn)定與安全,黃興等人發(fā)起組織了中國拓殖協(xié)會(后改名為中國墾植協(xié)會)。1912年5月,作為中國拓殖協(xié)會的支部,吉林拓殖分會成立,不久遵照黃興的建議改名為墾植協(xié)會吉林分會,通稱吉林墾植分會[11]。吉林墾植分會倡導招民墾荒以充實邊疆、抵制外患,曾派人員經實地勘查精心繪制而成《東北邊疆地圖》計14幅。章炳麟指其圖“凡吉林與俄接壤者,其間土田、森林、漁牧靡不詳備,其測量之審正、比例之真確、繪事之慎密,界線之分明,視官圖什佰過之,而于‘耶’字界牌移徙處所尤詳①根據1861年中俄《勘分東界約記》之規(guī)定,在從烏蘇里江江口到圖們江江口的中俄東段邊界上豎立了八個木制界牌,中國名稱為耶、亦、喀、拉、那、倭、帕、土,“耶”字界牌為其中之一。但是,界牌方位確定后,俄國不顧國際公法,竟然使用私移界牌的卑鄙手法蠶食中國領土。民國初年吉林墾植分會派員經實地調查,以確鑿的證據證明“耶”字界牌經俄國多次偷移后,向中國邊界西進約八九十里。章炳麟提及此事,表明其對東北邊疆安全的密切關注及對帝俄卑劣侵略行徑的強烈憤慨。,用意深邃,規(guī)劃宏大,固非徒為農事計也。得是圖者念昔人之茍且棄邊,與今人保衛(wèi)之不易,茍居其位,亦可以知當務矣”[12]。分析章炳麟所言不難發(fā)現,章氏對于吉林墾植分會立志移民實邊頗多同感,并表示自己應在此項事業(yè)上有所建樹。
章炳麟在東北立志籌邊,但任期非常短暫,自1912年底受命赴任,僅時隔半年,1913年6月即辭東三省籌邊使之職。其原因復雜,試分析如下:
首先,東三省籌邊使之設未經法定程序,且權限不明,有因人開署之嫌,遂使章炳麟任職缺乏法律依據。民初政局錯綜復雜,出于安撫、籠絡之目的,因人設官的現象比比皆是。袁世凱任命章炳麟為東三省籌邊使的動機較為復雜,袁氏在清末曾經關注過東北問題①關于袁世凱在清末對東北問題的關注,可參見張華騰:《袁世凱對東北問題的關注與東三省改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2期,第77-92頁。,民國后委章炳麟以此職,一方面是對東北問題繼續(xù)予以關注的表現②袁世凱在民國初年確有對東北問題予以關注的表現,據《殖民實邊之政策》(《盛京時報》1912年4月10日,第4版)之報道,袁世凱曾致電東三省、山西、甘肅等省都督,“協(xié)商殖民實邊之策”,并擬訂了四項具體計劃:“(一)籌墾款四百萬兩;(二)先從東三省蒙邊入手,漸推及內蒙兩盟;(三)凡被遣散之軍隊,及八旗人等,及內地貧民愿往開墾者,均給資助;(四)設墾務銀行,以資接濟?!碑斎?,以上所擬訂的計劃實際上并未執(zhí)行。,同時也是為了順應民初對東北邊疆危機的普遍重視而做出的姿態(tài),但另一方面也包含以此籠絡章氏之意。對此,奉天籍參議院議員曾有翼曾質詢政府,首先指出東三省籌邊使之設不符合法定程序:“查東三省籌邊使在舊官制中原無是名,政府必視東三省有籌邊之必要,亦當先交東三省籌邊使官制草案,經院議決再行設官,未為晚也,乃舊無是官而遽然任命,以命令代法律,致與民國約法大生障礙。”[13]之后,曾有翼認為東三省籌邊使權限不明:“凡設一官必有一官之權限,今概稱之曰東三省籌邊使,將籌邊使可以指揮三省都督乎?抑三省都督仍各自為政,與籌邊使渺不相涉乎?”[13]最后,曾有翼毫不客氣地直言該職之設“不過為一虛矯名士章炳麟謀一位置而已”[13]。民初受辛亥革命帶來的民主政治思想的影響,一度實行議會政治,議員動輒對政府施政進行質詢、對官員加以彈劾,曾有翼質疑東三省籌邊使職官之設置并連帶攻擊章炳麟,雖有某些偏頗,但仔細分析其言,亦不無道理。東三省籌邊使之設確有因人設官、權限不明的問題,章氏盡管不應對此負責,但其出任此虛銜之職難免遭人非議。
其次,章炳麟上任后未能妥善處理與當地官員特別是高級官員的人際關系,不但使其籌邊規(guī)劃經常陷入曲高和寡、無人襄理的尷尬境地,而且無法在東北官場立足。章炳麟一向恃才傲物,臧否人物、針砭時弊不留余地,此秉性在東北期間不改,遂與當地官員結怨日深。在長春各界為其舉辦的歡迎大會上,章炳麟曾直言“物必自腐,而后蟲生,徒恨日、俄無益也,三省禍根在于官吏之腐敗”[3],抨擊東北官場腐敗不留任何情面,自然會引起當地官員的強烈不滿。另外,因熊成基遇害事件,章炳麟與東北地方高層進一步交惡。熊成基于1908年曾組織新軍發(fā)動安慶起義,后化名張建勛,在東三省從事反清革命活動,1910年在吉林省哈爾濱被捕遇害,時任吉林巡撫陳昭常對熊成基之死難辭其咎。章炳麟在尚未就任東三省籌邊使之前,曾于1912年2月趕赴吉林參加各界群眾舉行的熊成基追悼大會,知陳昭常亦與會,遂大書挽聯一幅懸于會場:“早到三年我也同成國事重犯,蠢爾元兇你敢來吊革命先驅”,陳見狀大為窘迫,只得匆忙離場[14](P3)。章炳麟向以文筆犀利著稱,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使陳昭常當眾難堪,二人之后關系如何可想而知。到東北任職后,章氏仍多次就熊成基遇害之事痛詆已由巡撫變身都督的陳昭常,并指斥在吉林任職的顏世清、陳友璋是殺害熊成基的罪魁禍首,為此曾致電共和黨③系以統(tǒng)一黨為骨干合并某些小黨派組織而成,章炳麟曾擔任該黨理事,但不久即退黨??偛?,“查悉當時捕殺熊君者,西南路道顏世清、長春巡警總辦陳友璋實為罪魁”[1](P429),建議“將二憝迅速驅逐出共和黨”[1](P429)。章炳麟以上舉動可謂激烈,出于緬懷先烈所致,雖無可厚非,但章氏既開署于長春,卻因此事與吉林高層結怨頗深,未免過于倡言無忌,導致當地官員對其頻生惡感,“聯電政府,取消是官,并取消是人”[13],雙方關系惡化程度之深于此可見。1913年3月,陳昭常即以與章炳麟意見不和為由,向袁世凱提出辭呈,其真正目的是借此迫使袁世凱盡快將章炳麟調離東北??梢?,與東北高官關系僵持,導致無任何權限的章炳麟不僅無法施展籌邊抱負,而且難安其位,只能離職。
第三,經費無助,致使籌邊規(guī)劃無法實現。關于籌邊經費問題,章炳麟預算“本署常年公費每年擬二萬六千金,請由財政部撥款”,并特別強調指出:“炳麟目擊時艱,不忍稍事虛糜,意謂開源尚未著手,節(jié)用自所宜先?!保?5]章炳麟所言不虛,他希望得到的經費并不多,因為當時“東三省各司、道”的經費開支,“無不歲支五六萬至六七萬兩”[16],兩相比較,東三省籌邊公署所得經費可謂相形見絀,除去職員薪水、日常辦公費用等開支外,所剩無幾。章炳麟在東北立志籌邊,為此擬定了發(fā)展實業(yè)的具體規(guī)劃,但設立銀行、改善交通、興辦農墾、開發(fā)礦產,均需要巨額資金,而籌邊公署根本無力籌措。在這種情況下,章炳麟為興辦實業(yè)曾多次請款,但除在將富寧屯墾公司購歸官辦時得到些許款項外①章炳麟所得款項并非政府財政撥款,而是借款。據《吉林阜寧屯墾公司成績報告書》(見《吉林農報》第65期,1918年10月21日)之記載,章炳麟在將富寧屯墾公司購歸官辦時,“由中央秘書廳撥借交通銀行大洋三萬元,并指定專辦此項實業(yè)”,章氏辭職后,“中央一再催還三萬元之公款”,后經秘書廳與吉林地方政府磋商,達成“以東寧屯墾暨密山等縣之金礦抵償此項債務”之協(xié)議。北洋政府對東北地方建設持如此態(tài)度,章炳麟當時因經費捉襟見肘而無法將實業(yè)規(guī)劃付諸實施之窘況可想而知。,其他幾乎一無所得。對此,當時報紙有如此評論:“章太炎氏到任后因迫于財政,至今一事未辦?!保?7]“一事未辦”與實際情況不符,但經費無助確實導致章炳麟在東三省籌邊使任上政績寥寥,雖然責不在章炳麟,但難免給人留下尸位素餐之印象,以章氏之性格,繼續(xù)擔任此有名無實之籌邊使,絕無可能。
章炳麟任職之初曾表達其籌邊之志向:“炳麟本革命黨人,從前所以出入生死者,只為政令之苛殘、民生之憔悴耳,今者持節(jié)臨邊,期償始愿,以鷹顫搏擊之心,副云霓救旱之望?!保?](P427)希望在東北地區(qū)通過興業(yè)殖邊而有所作為,但由于上述種種原因,最終事與愿違,始知事不可為,加上宋教仁被刺事件發(fā)生,使章炳麟對袁世凱徹底失望,改變了擁袁的政治立場,遂于1913年6月19日致電袁世凱,“懇乞將東三省籌邊使開去,生死之分,一聽尊裁”[14](P35),電文措辭強硬,憤懣之情溢于言表。6月23日,章炳麟獲準辭職。7月15日,東三省籌邊公署正式解散。
綜上所述,民國初年,章炳麟目睹東北邊疆危機日益加劇,認識到“關東地處邊陲,天產宏富,久為各列族覬覦,如不及早自圖,則必有先我著鞭者”[18],出于對東北安全問題的關注而出任東三省籌邊使。到任之后,章炳麟希望通過招民墾荒及興辦其他建設事業(yè)改變東北邊疆空虛落后的局面,以此抵制外來侵略、確保邊疆穩(wěn)定與安全,表現了籌邊興業(yè)、消弭邊患的愛國思想,但由于各種復雜原因,最終壯志難酬。盡管如此,章炳麟有關東北籌邊之規(guī)劃與舉措在民國初年東北移民實邊政策實施方面,做出了初步的嘗試,應占有一席之地。
[1]湯志鈞.章太炎年譜長編: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章氏國學講習會校?。紫壬远曜V(章氏國學講習會排印本)[M].上海書店影印,1986.
[3]長春各界歡迎章太炎大會紀事(章太炎先生演說詞)[N].盛京時報,1913-02-26(2).
[4]籌邊使照會南洋華僑[N].盛京時報,1913-05-18(6).
[5]籌邊使咨請調查余荒[N].盛京時報,1913-02-1(7).
[6]吉林阜寧屯墾公司成績報告書[N].吉林農報,1918-10-21(65).
[7]遼寧省檔案館.奉天官地清丈局全宗(JC12)東三省屯墾總局卷宗(2538)吉地字第4號第1宗(捆數124)東寧廳倡辦屯墾公司文宣統(tǒng)三年八月二十日[Z].
[8]徐曦.東三省紀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
[9]章太炎請撥屯墾開礦開辦費[N].盛京時報,1913-03-07(7).
[10]章太炎實業(yè)之規(guī)劃[N].盛京時報,1913-03-16(6).
[11]遼寧省檔案館.奉天省長公署全宗(JC10-4273)吉林拓殖分會咨奉天都督為送中華民國吉林拓殖分會簡章事,1912-06-11[Z].
[12]衣保中.民初的吉林墾植分會及其籌邊活動[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3,(4).
[13]曾有翼對于東三省籌邊使之質問書[N].盛京時報,1913-02-16(2).
[14]吉林省檔案館.吉林省大事記(1912-1931)[M].內部發(fā)行,1988.
[15]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財政部全宗(全宗號:1027案卷號:1258)東三省籌邊使函送臨時預算冊由財政部民國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收[Z].
[16]劉敏,張志強.章太炎在東北的籌邊活動[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1,(3).
[17]籌邊使之變相[N].盛京時報,1913-04-29(6).
[18]為籌實業(yè)基金事致奉天及吉林都督函(1912年12月20日)[Z]∥陟墻,劉敏.章炳麟出任東三省籌邊使檔案史料選.歷史檔案,1991,(1).